价值链视角下的经营者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时间:2020-10-19 15:11:15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价值链视角下的经营者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摘 要】 本文针对目前绩效评价中存在的对企业评价和对企业治理者评价不分的题目,分析了我国现行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并从价值链视角出发,阐述了经营者绩效评价特点,设计了三级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得出经营者的绩效评价应主要通过对企业经营、成长、发展、社会责任所取得的成果和所做出的贡献来体现的结论。
  【关键词】 价值链; 经营者; 绩效评价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加剧,企业经营者在现代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经营者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是经济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对企业经营者基于价值链的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将有利于完善企业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有利于对经营者的选拔、评价和成长,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
  
  一、价值链理论简析
  
  价值链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价值链理论以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交货以及对产品起着辅助作用的各种价值活动的集合。在价值链中,企业的价值链通常以为有三条,即纵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以及企业内部价值链。纵向价值链反映了企业与供给商和销售渠道的价值链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企业可以通过考察供给商或销售渠道行为如何影响每项活动的本钱,或考察其反面影响来识别这种相互依存关系;横向价值链分析反映了同类产品在不同生产者之间的价值运动状况,是企业确定主要竞争对手底数的基本工具,其意义在于找出与竞争对手在作业活动上的差异,扬长避短,选择适合本企业的竞争策略。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企业产品价值的逐步积累和转移,最后转移给企业外部的客户的价值增值过程。企业战略的实现是通过营销治理、财务治理、会计核算、法律治理等多种职能活动实现的。这些职能活动也是企业内部的价值活动,这些相互联系的价值活动构成了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波特以为,企业价值链贯串着企业的每一项生产经营活动,价值链“无处不在”。
  
  二、我国现行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方法的局限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经营者绩效评价的`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传统的方法多数是将企业绩效评价与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混合在一起进行评价的,这种评价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侧重于对经营者基本素质的评价,考评缺乏可操纵性
  对经营者的绩效评价注重于“德、能、勤、绩”的考评,考评的办法多数没有以量化指标为基础。由于考评标准中定性描述的内容居多,可衡量的标准太过空泛,实际操纵时缺乏同一的标准,也没能确切地反映出经营者的努力程度,另外考评过程看似严谨,但评价者一般由同级或下级组成,经营者绩效评价很轻易流于形式。
  (二)侧重于从企业绩效对经营者进行绩效评价
  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一般采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等。一些单位近年来还积极探索采用了平衡计分卡、EVA经济附加值等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但这些方法都不能全面、动态地反映经营者绩效,没有突出反映经营者在经营治理企业的过程中对企业经营、成长、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所做出的贡献。
  (三)经营者绩效评价缺乏对经营者努力程度的反映
  一方面,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基于利润指标,一般没有考虑资本本钱,不能反映资本净收益的状况和资本运营的增值效益,使企业或各部分的经理们倾向于只注重利润指标,轻易导致其短期行为。另一方面,传统的评价方法没有能够确切地反映出由于经营者的努力,企业前后各期实际运营结果的差异并可以进行比较,也没能够衡量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经营者的运作,企业的经营绩效水平在本行业中所处的地位。
  (四)经营者绩效评价结果没有完全与经营者薪酬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