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竞争上风的源泉:动态能力战略观

时间:2020-10-19 15:12:21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寻求竞争上风的源泉:动态能力战略观

“动态能力”战略观是当代西方战略治理领域中正在迅速的一种,它集中探讨组织能力的演进与竞争上风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把组织能力看成是企业竞争上风的根本源泉。为了帮助理解其理论脉络,本附录首先先容一下能力概念在企业理论中的发展,然后以战略治理的理论演进为线索先容这个战略观的要点。

  (一)企业理论中的能力概念
  在学中,对企业组织的能力的讨论起源于潘罗斯发表于1959年的《企业增长理论》(Penrose,1995/1959),固然她本人并未直接使用这个术语。潘罗斯把企业定义为“被一个行政治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并以为企业的增长源泉是企业的内部资源。根据潘罗斯的逻辑,对生产性资源的使用产生生产性服务,生产性服务发挥作用的过程推动知识的增加,而知识的增加又会导致治理气力的增长,从而推动企业的增长。

  潘罗斯是西方经济学思想史上第一个夸大企业内部的知识创造是企业增长源泉的经济学家。她把知识分为两类:客观的和经验的。客观的知识独立于个人或团体之外,可以通过书籍、蓝图和语言向任何人传播。经验的知识却无法通过这些途径来传播,与个人无法分开,而且离不开一个有一起工作之经验的个人的集合(即组织)。生产性服务是在使用资源的经验中产生的,所以这种服务会创造出内在于企业的知识。同样的资源,当被用于不同目的或以不同方式并与不同类型或数目的其他资源相组合时,会产生出不同的服务,所以从特定企业的经验中所产生的知识还会是独特的。这是后来被概念化为独特的或难以模仿的企业能力的最初理论表述。

 潘罗斯以为生产性服务的异质性赋予每个企业以独具的特征,而每个企业扩张的方向必然受到所“继续的”(inherited)资源的制约。因此,企业倾向于围绕着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进行竞争和扩张:“在某些专门制造领域具有高度的胜任(competence)和技术知识基础之上进行多样化和扩张是(美国)很多最大企业的特色。这种类型的胜任与市场位置结合在一起是一个企业所能发展的最强大和最持久的阵地。”很显然,这种阵地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和在竞争环境中继续增长的基本武器:“长期内,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生存和增长并不那么取决于能组织生产甚至大范围多样化的产品,而更取决于有能力建立一个或更多的宽广而相对坚不可摧的‘基地’,从这些基地出发企业能够在一个不确定的、不断变化的和竞争性的世界里调整并扩展它的业务。重要的考虑并不是生产规模,也不是企业的大小,相反,而是企业能为自己所建立的基本阵地的性质。”

  受潘罗斯的启发,第一个提出企业能力概念的经济学家是理查德森(Richardson,1972)。他在《组织》一文中,使用“能力”(capabilities)概念来指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他以为,产业开展着无穷多的活动,而这些活动需要由具备适当能力的组织来开展。需要由同样的能力往从事的活动是相似活动(similar activities),而企业倾向专门从事于其能力可以带来比较上风的活动,即相似活动。代表了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而又要求这种或那种协调的非相似活动定义为互补活动(complementary activities)。互补活动需要由不相关的能力往从事,所以需要由不同的企业来进行。最关键的要点在于他以为,由于很多需要协调的非相似活动必须通过企业之间的能力互补来进行(如技术上的匹配和交流),所以互补活动的协调既不可能全部由一个企业承担,也不可能完全通过执行平衡供给和需求功能的市场来承担,而必须由企业之间的合作来承担。于是,理查德森扩展了潘罗斯的企业理论,把企业之间的合作概念化为在企业之外(市场)的或企业之内(科层)的协调机制之外的第三种协调机制。

  企业史学家钱德勒对西方现代大企业诞生、发展和变化的支持了能力演进的理论(Chandler,1992)。他早期在对美国大企业组织结构演变的研究中(Chandler,1962)提出了与潘罗斯很相近的框架。通过对美国大企业从直线职能结构向多部分结构(事业部制或所谓的M型组织结构)转变的分析,钱德勒发现,企业执行新的战略就要求新的或至少是重新调整过的组织结构,而结构对于更有效地利用企业的资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他后来发表的《规模与范围:产业资本主义的动力》(Chandler, 1990)一书中,钱德勒对以现代大企业为基础的治理资本主义在三个西方主要产业强权——即美国,英国和德国——的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钱德勒在这本书中所用的中心分析概念是组织能力。以世界资本主义产业经济的演变为背景,钱德勒对现代治理型企业产生和发展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向治理型大企业的过渡创造了组织能力的基础,由此而发展出来的组织能力是企业、产业甚至国民经济持续竞争上风的源泉和持续经济扩张的动力,决定了企业和国家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