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部经济理论看广州物流业质量上风

时间:2023-03-22 00:09:11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从总部经济理论看广州物流业质量上风

内容摘要:目前,物流业已成为广州经济新的利润增长点。与此同时,国际物流巨头等纷纷抢滩广州市场,在带来竞争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经营理念。本文运用“总部经济”理论,通过分析广州物流业发展的现状、优劣,提出广州物流业的发展已具备“总部经济”的时机和条件,应该借助“总部经济”的理论,科学、公道地确立自己的目标定位,以提升广州物流业的质量上风为立足点,实现广州物流业“又好又快”地向前稳步发展。  关键词:总部经济 物流业 质量上风
  
  自2003年“总部经济”理论在我国被提出来以后,其理论便以“能够满足两个需求、产生五大效应”的学科特点而迅速向全国传播。所谓“两个需求”是指:欠发达地区对发展的强烈需求;公司总部在一个地区的聚集既带动当地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当地服务类企业的聚集又能吸引公司总部的前来,两者互为配套、共同发展的需求。所谓“五大效应”是指:税收贡献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劳动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很多城市已经具备了“总部经济”发展的肥沃土壤,例如开放、高效、便捷的市场化区域环境,较强的制造研发能力、完整的产业链、密集的企业群等等。目前,从全国区域布局来看,“总部经济”形态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经济圈三个经济发展领先的区域;从全国城市布局来看,“总部经济”现象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从行业来分析,物流业是典型的“总部经济”。在物流业中,企业总部与基层物流部分,物理空间上完全可以不在一个地方,而是将总部放在信息集中、资讯发达、交通便利的中心城市,发挥总部的“中心外围效应”,以便能及时获取商情,快速调度,从而满足客户需要,增强市场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广州的物流业如何贯彻国家“又好又快发展”这一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把握机遇、加速发展呢?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运用“总部经济”理论,对广州的物流业进行了考察和分析,以为广州物流业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广州要确保在华南地区的物流中心地位,不能只看其发展的数目,更应注重其发展的质量。广州的物流业应借助总部经济理论,科学、公道地确立自己的目标定位,以提升广州物流业的质量上风为立足点,促使广州物流业向“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总部经济理论的启示
  
  “总部经济”是顺应全球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经济模式,它是指某区域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大型企业团体总部进驻,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形成企业总部在本区域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通过各种形式安排在本钱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公道的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统称(赵弘,2003)。总部经济主要的理论精华是:企业总部与加工制造基地在空间上逐渐实现分离,总部向中心城市聚集,而产业制造基地向制造本钱较低的区域集中的规律,并出现专业化和集群化的趋势(赵弘,2006)。总部经济属于“一手‘托’着欠发达地区,一手‘托’着发达地区”的梯级发展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关注了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和区域发展所出现的一些新经济现象,有效融合了企业组织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的最新进展,并对这些理论进行了深化和延伸。
  发展总部经济需要非常严格的条件,如高真个资源投进、高素质的治理人才和信息处理人才、专业化,并具有一定集聚程度的服务业发展、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发达的现代交通体系等。但在实际操纵中,由于各地的区位特征、资源条件、发展水同等因素不同,总部经济的发展态势也应有所差异,因此制定总部经济发展政策应依据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城市的等级和发展目标,二是城市的比较上风,包括交通上风、人文上风、资源上风、资金上风、劳动力素质上风、信息上风、创新上风以及体制上风、特殊政策上风等。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市,在2006年的“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中,广州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总部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统计资料表明,广州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增长,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最大。据统计,2005年广州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达56.86%,对GDP的贡献率最大,贡献了8.98个百分点。广州第三产业中的物流产业发展最为迅速,截止到2004年底,广州市物流注册企业累计达2494个,增长26.5%。与此同时,国际物流巨头DHL、伯灵顿物流公司、联邦快递纷纷抢滩广州市场,物流业成为拉动广州经济新的利润增长点。此外,随着广州南沙港口和新白云机场物流量的迅速增长,港口型物流经济和空港型物流经济也已初见端倪。因此,发展广州物流业的总部经济已具备应有的时机和条件。
  
  广州物流业发展总部经济的资源上风
  
  (一)区位上风
  广州有优越的区位上风,属于华南地区核心城市,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背靠珠三角和泛珠腹地,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中心和关键。目前,珠三角已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广深、广佛、佛开、深汕、江鹤、江中、江珠等高速公路将珠三角连为一体;铁路建成了衡广复线和广湛、广梅汕、广深、京九线,形成了直通南北、横连东西的三纵一横省内网和三条出省通道,交通十分便捷。同时,珠三角一带的河流把华南地区重要的大港深圳港、广州港及其它数十个内河小港连成一片,为珠三角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水上运输通道;通过西江还可将水上运输延伸至川、云、黔、桂等省。广州、深圳、珠海三大国际机场,已开通了10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形成了辽阔的经济腹地。
  未来五年,广州计划投资260亿元加快南沙港建设和广州港航道疏通工作。此外,还将投资700亿元建设以广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高快速路网,新增700公里高快速路,届时广州的高快速路将超过1,000公里。同时,广州还将投资150亿元建设新的客运站。
  (二)经济上风
  广州的经济实力雄厚,GDP增长速度为全国的1.6倍,人均GDP在十大城市中独占鳌头。据统计,“十五”以来,广州经济以年均13.7%的速度持续、快速、稳步发展,尤其是近3年来,广州地区生产总值从4000亿元、5000亿元上升到6000亿元,比2002年增长7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超1万美元。难能可贵的是,广州无论是GDP还是产业总产值在每年递增1000亿元以上的情况下,其能耗、排污不但没有增加,相反逐年下降。相比2003年,2006年广州产业总产值突破8000亿元,而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减少了24%左右,万元GDP二氧化硫年排放量由5.3千克下降到2.9千克以下,下降62%。产业烟尘和粉尘排放量下降67%,主要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减少42%,全市万元GDP能耗从2000年的0.9吨标准煤降至2006年的0.75吨标准煤,能耗指标在大城市中居先进水平。
  此外,广东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也为广州的物流业提供了现实的市场需求,2005年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11674亿元,其中产业增加值5856.8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13亿元,进出口总额达2211亿美元。
    (三)产业上风
  广州自身有着非常完善的产业环境和产业基础,第三产业产值已由1978年的0.0013亿元增至2004年的2182.6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29.74%上升到2004年的53.03%,在全国大城市中比重最高。从表1可以看出,第三产业总量在不断增加,其增加值所占比重远高于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在第三产业中,物流产业逢勃发展,流量经济潜力巨大。2004年,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424.40亿元,增长17.5%。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总量3.48亿吨,增长18.9%。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长2.6倍。广州背靠珠三角,这将给广州发展总部经济提供足够的产业支撑。更可贵的是,广州和珠三角城市群的“产业生态关系”特别好,总部企业落户广州,生产链条展在珠三角,完全在公道服务半径以内,而且,广州已基本形成现代服务支撑体系。
  (四) 商务上风
  经济国际化程度居全国领先行列,总部存量资源上风较大。截至2004年底,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00家外资企业和2000多个外商办事机构在广州运作。世界500强大企业已有127家进进广州。为进一步提升广州现代物流国际化水平,广州市正采取以下措施:
  大力推进物流重点项目建设,引进第三方物流为主的国际大型物流企业,以规模化、高水平的大型项目带动、促进广州市物流业的跨跃式发展;建立“全球采购,广州集散”的大宗产业原材料采购交易平台,现已成功建立全国第一家塑料原料商品的现货电子交易所广东塑料交易所,包括广州华南金属材料交易中心、广州华南粮食交易中心在内的一批各具特色、交易量大、交易方式齐全的采购交易平台也相继投进运营;设立大型国际采购配送中心,构建城市配送中心体系,推进国际综合物流采购分销中心的建设,吸引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国内著名品牌的区域销售公司、大型企业的采购配送中心,以及资本雄厚的批发商、代理商和经销商,建成一大批高水平的商品交易市场和大型物流中心;多方拓展与国际物流等相关行业合作交流的渠道,加大专业招商力度。组织穗美物流货运业合作发展交流会等活动,为广州本地产品成功“走出往”,打进美国市场提供了新的物流渠道。
  (五)政府服务上风
  广州拥有难得的、良好的制度基础,这些制度基础代表着公道正当营商的法制环境。2006年由广州市经贸委牵头研究制定的《加快推进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即将出台,在《加快推进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中,将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来促进我市物流业的发展,包括八方面的具体扶持政策:建立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划和用地政策、物流财税政策、物流信息化政策、物流通关政策、用电优惠政策、工商企业分离物流业务扶持政策、规范物流运输车辆治理政策。
  广州物流业发展总部经济存在的质量劣势
  尽管广州物流业拥有很多发展“总部经济”的独特上风,但广州市陆向经济腹地狭小,人力资本丰度不高,因此,相对于流量指标,质量指标所反映的发展“总部经济”的质量上风并不明显。
  (一)前向劣势
  前面提到,在2006年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序中,广州落后于北京与上海,深圳则紧随其后;在各分项指标中,广州的位置也并不比北京、上海、深圳乐观。其中在基础条件得分上,广州落后于上海,排第二位,北京、深圳紧随其后;在商务设施上,广州落后于北京、上海,位列第三;在研发能力上,广州落到了第五位,深圳上升到了第三位等等 。此外,与广州毗邻的香港已经吸引数千家跨国公司在港设立亚太总部、地区总部,广州要抢香港的地位目前是不可能的,只能配合香港来发展自己的“总部经济”。近年来还出现过这种现象,本来珠三角的一些企业可将总部搬来广州,但却往了香港,如科龙团体总部。再有,新加坡也是广州潜伏的一个巨大的竞争对手,最新统计显示,全球有6000多家跨国公司的区域总部设立在新加坡。
  (二)后向劣势
  国内的重庆、深圳、天津、大连、沈阳、青岛、济南、厦门、杭州、武汉、南京、 西安、郑州等一批中心城市或者区域中心城市也都提出发展“总部经济”。对广州而言,在竞争中并不轻易,尤其是与它不分上下的近邻—深圳。 根据“总部经济”理论,拥有战略资源的地区将成为企业总部的聚集区域,在这方面,广州与深圳不相上下,特别是吸引珠三角地区的企业总部进驻方面,广州能开出的条件,深圳都能开出 ,甚至还可能更优惠。
  (三)技术创新滞后
  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广州高层次的人才储备不足,人才“瓶颈”导致的“短边效应”有可能大大制约广州物流业“总部经济”的发展。从整体上看,第三方物流市场还相当分散,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几乎没有物流服务商拥有超过2%的市场份额;从提供的服务范围和功能来看,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仍以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业务为主,加工、配送、定制服务等增值服务功能处在发展完善阶段。
  
  借助总部经济理论提升广州现代物流业的质量上风
  
  广州具有“总部经济”的上风资源,同时也面临严重的挑战。要顺利实施“总部经济”的发展战略,就要以“总部经济”的理论为指导,依托大珠三角洲城市群上风,采取相应的战略思路,扬长避短寻找出一条“又好又快”的广州物流业的发展之路。
  (一)依托总量资源上风,扩大发展空间
  可鉴戒北京、上海等成功的总部经济模式,实现区域合作、资源整合,突破广州土地面积对广州发展的制约。可以在珠三角以及泛珠三角地区选择若干区域,设置若干“广州物流园”,完成以广州市为中心总部,周边腹地物流园为“躯干”运行中心的建设模式,解决当前土地紧张以及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产业升级的需要。同时将南沙港与周边港口和异地广州物流园结合起来,形成“区港连动”的机制,扩大广州港口的辐射力。
  (二) 依靠政府气力,“内聚型”与“外延型”相结合
  国际经验表明,物流业的发展,政府的政策导向起重要作用。广州市出台的《广州市鼓励外商投资设立总部和地区总部规定》,鼓励外国投资者在广州设立总部,明确表示总部落户广州的企业,将得到最高500万元人民币的“礼物”。假如将地区总部设置在广州,也将得到200万元的奖赏。此外,对广州经济发展有贡献者,亦可得到额外奖励。这对广州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因此,广州物流业应该在立足于培育本地大型物流企业,鼓励其将总部留在广州,建立“内聚型”的“总部经济”;同时,重点应该放在以吸引跨国投资为主上,开拓“外延型”的“总部经济”。
  (三)加大智力投进,打造最具核心的价值链
  发展“总部经济”更多的是依靠智力投进。广州应大胆引进市场治理决策咨询机构、国际著名的人才“猎头”公司等高端资源,开辟物流业“总部经济”“试验区”,探索物流业总部经济发展最佳方式,打造最具核心的价值链。
  (四)树立现代物流观念,进步物流业的规划水平和服务质量
  广州多数物流企业是由传统单一的储运、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物流的知识和理念均处于低级阶段,业务也主要集中在仓储、运输、货代等有限环节,轻易造成低价无序、互相拆台的局面。另外,各企业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上风进行发展规划的较少,或规划千篇一律,重复投资,企业之间无法做到资源共享,导致服务本钱过高,缺乏竞争上风,或服务质量太低,丧失竞争能力。因此,借助“总部经济”的形成,促使物流企业树立现代物流的观念,根据市场需求,公道定位企业的发展方向,进步物流业的规划水平和服务质量。
  (五)建议政府规范市场,创造物流业发展的优质环境
  广州现有的物流企业,尽大多数规模小、规范化运作较差,业态发展不平衡。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对物流企业进行政策引导和规范治理。如建立市场准进制度,对申请开办仓库租赁、中介运输服务的企业及其从业职员、经营场地、经济能力、治理技术条件进行资格审查,限制分歧格者进进物流市场,遏制恶性竞争等。此外,广州要加快物流业“总部经济”形成的步伐,还要从要素本钱上风、资本上风、创新上风、信息上风、技术上风等方面来进一步思考发展“总部经济”。
  
  参考文献:
  1.广州市规划局,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课题组.进步广州城市综合竞争力战略研究,2006
  2.赵弘,2004年总部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从总部经济理论看广州物流业质量上风】相关文章:

培育发展南宁市总部经济的思考08-30

高新技术产品动态竞争上风分析06-02

石家庄市物流业发展研究05-30

复数法益下的被害人同意-“上风法益说”之提倡06-03

立法质量与质量立法──欧美台立法质量立法研究(四)06-03

以质量创造品牌05-31

江苏沿海港口开发与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05-11

制度质量与组织生命06-01

质量稳定建筑给水论文05-23

质量管理论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