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

时间:2020-10-18 19:47:21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江苏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文章分析了江苏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现状,阐述了江苏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之迫切任务,提出了江苏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之对策。  关键词:江苏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现状;任务;对策
  
  中小企业已成为拉动江苏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据更加突出的地位。80%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75%以上的技术创新由中小企业完成,60%~65%的专利由中小企业发明。但总体来说,江苏中小企业无论其规模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还不高,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还很少,普遍缺乏对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了解,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单打独斗的被动地位,很少从长远发展战略高度来规范知识产权的创造、治理、实施和保护,很难适应我国进世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民营科技企业应如何构建知识产权战略,如何进步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增加中国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数目与质量,已经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 江苏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现状
  
  1.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之实践。我国建立知识产权制度二十多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伟大成就。江苏和全国一样,特别在“十五”以来,知识产权事业步进快速发展期,截止2006年底,江苏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累计已达214 873件和106 062件,均居全国第三位;全省注册商标累计达14.75万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6件,省“著名商标”817件,列全国第二位和第三位;各类作品自愿登记量累计达47 740件,位居全国第二位。江苏具有较好的科技上风和经济基础,在企业技术创新中专利不断增长,截止2005年底,申请和授权量累计分别52 052件和32 525件,居全国第三位。“十五”期间,江苏企业申请专利达38 259件,为前十五年专利申请量的2倍多。中小企业面广量大,对于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1985年至2006年的22年来,在全省企业申请的71 830件专利中,中小企业约申请了约43 000件。
  就专利而言,江苏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有如下特点:(1)专利拥有和分布上,股份制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是集中拥有专利的大户,民营科技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高于全省均匀知识产权拥有量。(2)机构建设上,中小企业与规模以上企业有相当差距,设立专门知识产权治理机构的企业较少,很多企业没有明确的知识产权分管领导,配备专职职员的企业所占比例也很低。有近五成的企业没有建立知识产权内部治理制度,未能将知识产权治理制度化。其中,年销售3 000万以上的大中企业建章立制较好,年销售3 000万以下的小企业未能足够重视。机械、电子行业知识产权制度相对其他行业建制较好。(3)纠纷发生与解决上,企业所碰到的知识产权纠纷主要是专利、商标的题目较多,有限责任公司、中型企业、机械、电子行业是知识产权纠纷多发企业。发现被别人仿造后,82%企业选择以通过法律手段加以制止,18%的企业表示没有办法。被他人警告或起诉后,多数企业选择积极应诉,约有三分之一的企业表示要据理力争,这表明企业在面临知识产权纠纷具有一定维权意识。大多选择以法律途径加以解决,选择了一条本钱较高、收益较大同时也是风险较大的途径。对于研发成功的技术成果,三分之二的企业采用申请专利加以保护;三分之一的企业选择作为贸易秘密或其他保护方式加以保护,多数企业以为通过法律手段防止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最为有效,比如注册商标、申请专利等。法律手段还是民营企业防范知识产权侵权的首选。(4)知识产权的运用上,企业规模小的`、私营等其他企业知识产权信息利用明显不足,知识产权治理与运用能力比较弱。对专利信息的应用上,约半数直接使用过专利信息,有部分企业间接使用过专利信息,而有些企业从未使用过专利信息。
  2.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存在之困惑。江苏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对推动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但以知识产权为主的无形资产治理现状仍存在较大题目:(1)成果多专利偏少,产权保护意识淡薄。企业领导意识缺位,不懂得运用知识产权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和市场,导致知识产权拥有量未几,特别是专利申请量较少。很多中小企业专利意识淡薄,对发明创造不愿申请专利。不少研发职员有了发明创造,首先想到的是发表文章、成果鉴定、申请评奖,误以为这样做就可最先拥有发明创造的所有权,造成了知识产权的大量流失。很多中小企业基本上还处于知识产权意识启蒙阶段,对知识产权制度意义熟悉不足。(2)专利结构不公道,信息的运用能力差。中小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较少,和全省企业总体水平比,中小企业的发明专利所占比重明显偏低。发明专利量少反映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开发前期都没有作相关的专利搜索。专利信息尚未得到充分利用。(3)工作发展不平衡,企业之间差别悬殊。拥有专利的企业极不平衡。前十强企业申请总量为3 524件,占58.3%。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知识产权为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状况不容乐观。国外专利申请明显滞后。经济发达县(市、区)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较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较好,而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较为薄弱。(4)专利获权维权难,企业缺乏专门人才。企业的知识产权被侵权而得不到及时保护,成为广大民营企业集中反映的焦点。专利行政执法气力不够,碰到跨省侵权等就更显得无能为力。通过法院维权,一个案件往往要几年,有时一案未结多案又发,即使赢了,也是赢了官司赔了钱,久而久之,企业由于 被侵权而得不到及时保护,影响了积极性,很多企业干脆放弃了维权要求,有的企业只能靠不断推出新产品,产品被人仿制了就淘汰的办法来对付侵权行为。企业维权行动艰难。企业普遍缺乏既懂技术又善于运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企业要找适合企业需要,能胜任企业知识产权治理事务的人才十分困难。(5)内部治理制度缺乏,专利难以有效运营。企业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治理机构方面有相当差距。这说明一部分企业知识产权治理的内部规章制度建设仍不健全,没有把知识产权治理制度化。奖酬政策只在一部分企业得到落实,大部分企业没有全部兑现和没有兑现奖酬政策。企业这种知识产权治理的内部规章制度建设不健全及奖酬激励机制严重缺位的状况,已经严重地挫伤了科技职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