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反思

时间:2020-10-16 18:43:10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对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反思



文化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Schein,1984),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治理模式。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治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
十九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西方化发展到以大机器和生产流水线为主要生产方式的阶段,企业经营者主要关心的是生产效率和投进产出比,在这种条件下,泰勒的治理模式和韦伯的“科层制”的就导致了一系列理性化的科学治理实践,但是,它们都是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以为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经济的报酬。科学治理对企业进步生产效率和当时的产业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本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霍桑实验”使人们留意到组织中的人际关系、非正式群体等因素对组织效益的影响,开始关注包括自我实现在内的人的社会性需要,于是导致了一系列激励理论的出现。这些理论夸大人际关系在治理中的重要性,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础,提出用“社会人”概念来代替“经济人”的假设。五六十年代系统论的应用和权变理论的发展导致了西方组织治理在七十年代的“战略热”和“系统热”,即重点由组织内部的治理转向战略治理,夸大组织结构和系统的协调与适应能力(徐联仓,1993)。八十年代初,随着日本企业的崛起,人们留意到了文化差异对企业治理的影响,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治理的融合——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领导人用其在企业创业阶段形成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新成员,并在此过程中将全体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进行整合成同一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治理模式,以文化的气力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治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是西方治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文化价值、经营理念、治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的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阅。



早在五十年代,在我国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中,就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如鞍钢宪法、大庆铁人精神等,当时虽未冠之以企业文化的概念,但实际上发挥着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和整合功能。后来,随着人们对精神激励作用的客观熟悉和对物质激励手段的运用,人们迅速从精神控制的桎锆中觉醒起来,这些“企业文化”也由于未能适应的变化而逐渐衰落了。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进,在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治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治理模式又被引进我国的企业中。一时间,很多企业都风起云涌地搞起了企业文化,在全国掀起了企业文化的***。有些企业模仿外资企业治理和企业文化的一些形式,如热中于搞文艺活动、喊口号、同一服装、同一标志,有些企业还直接请广告公司做CI形象设计, 以为这样就是塑造企业文化。固然这些都是塑造企业文化的一般做法,但是,由于多数企业忽略了在这些形式下面的内涵和基础,因此就给人一种误导,似乎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开展的文化活动或企业形象设计。直到九十年代中期,的企业文化热才逐渐降温,很多在当时企业文化热中涌现出来的明星企业也纷纷星辰坠落。这是什么原因呢?实在,在此期间,也曾有学者对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题目表示过担忧,他们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等题目,但是,这些题目在当时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冷静地思考时,就不丢脸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所走进的几个误区:
1 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题目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根据企业文化权威爱得加.沙因所划分的层次,位于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基本假设,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位于最表层的才是企业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包括各种符号、英雄、活动等。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CI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聚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假如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