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供给链同盟中合作伙伴的战略关系

时间:2020-10-16 18:44:19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如何构建供给链同盟中合作伙伴的战略关系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企业间的竞争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战略同盟越来越多地被企业所采用。战略同盟能否获得成功,同盟伙伴选择是个关键因素。本文提出一种战略规划框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供给链的网络结构模型分析了供给链同盟中的合作伙伴关系。  关键词:供给链同盟 战略规划 合作伙伴
  
  当今企业与供给商、生产商、销售商、顾客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密切,企业间的竞争不再是原来那种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一条供给链与另一条供给链的竞争。在这种竞争环境下,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完全孤立地长期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和取得长期效益。企业要想保持持续竞争上风就必须与不同组织和企业进行合作,形成各种社会关系来获取和交换各种知识、信息和其它资源,实现上风互补、知识和信息共享、风险分担、利益共分,获取持续竞争上风。这就迫使各企业必须通过战略同盟,以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资源和能力作为杠杆,充分发挥供给链的整体效能,才能有效参与市场的竞争。
  目前利用战略同盟实施供给链治理的模式主要有供给链治理库存(vendor management inventory)、联合计划和猜测库存(collaborative planning and forecasting replenishment)、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第四方物流(fourth-party logistics)以及合同制造(contract manufacturing)等几种类型。但是在实践中,研究表明有61%的企业同盟要么完全失败,要么在合作的晚期也失败了。而在所有影响战略同盟成功运作的因素中,最重要的便是合作伙伴的选择。战略同盟能否获得成功,同盟伙伴选择是个关键因素。本文在提出一种战略规划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供给链的网络结构模型分析了供给链同盟中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及恰当选择合作伙伴时应考虑的因素。
  
  供给链同盟的战略规划框架
  
  供给链同盟是指在同一条供给链中企业之间形成的合作伙伴,它们的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都能结合在一起使用,从而获得企业在设计、制造、产品或服务提供上的共同利益。通常企业加进同盟是为了暂时填补能力或经营组合上的空缺、缺陷。因此企业在加进某个供给链同盟之前,必须审慎地规划其供给链战略同盟框架。
  国外学者在这方面已有相关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Pettigrew的战略变化框架和Parkhe的战略同盟框架。Pettigrew的战略变化框架夸大了战略变化过程中的三个方面:内容、关联因素和过程。Pettigrew以为战略变化过程是由关联因素的变化而连续形成的,然而,由于关联因素的丰富性使得企业无法理解并预见同盟的终极效果,因此,这一变化过程不会沿着一条直线或易于识别的序列阶段前进,而是动态的、持续的、反复的、不确定的。Parkhe的战略同盟框架则夸大了战略同盟中的“硬”的和“软”的两个方面。“硬”的方面是指战略同盟的动机,合作伙伴的选择和识别、控制和冲突治理以及同盟的稳定性和绩效。“软”的方面是指协作关系中的核心行为变量:容忍、信任、机会和互惠。企业之间自愿协作的本质是通过相互容忍所达成的合作,万一某种机会丧失时,只有存在互惠行为和相互信任,容忍才有可能。Parkhe以为协作关系中的核心行为变量是受到企业之间的差异性(亦即伙伴之间的内部关联因素)的影响,这些行为变量会影响企业对从相互合作中盈利的远景的看法,并对当前的互惠行为产生影响。因此,伙伴之间的协作或冲突都有促进作用,同盟的结构和绩效会影响同盟的绩效。本文所提出的供给链同盟战略框架是对上述两个框架的集成。如图1所示。
  
  在企业预备实施供给链同盟并进行战略规划时,该框架有助于企业对应考虑的主要题目的理解,这些主要题目是指伙伴的选择,伙伴关系的范围,供给链治理类型的选择、反馈机制、解除合作的程序及条件值等等。
  
  供给链同盟的合作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