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控制与内部人控制的比较分析

时间:2020-10-16 18:44:45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大股东控制与内部人控制的比较分析

[摘 要]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大股东控制和内部人控制题目,大量学者与实务工作者以实证或规范的揭示了大股东控制与内部人控制的现状及危害,并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本文主要探讨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与内部人控制的异同,并从制度学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大股东控制 内部人控制 比较

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大股东控制和内部人控制题目,这是不争的事实,题目是既然大股东能够控制上市公司,又怎么会存在内部人的控制呢?或者反过来说,既然内部人能够控制上市公司,又怎么会存在大股东的控制呢?本文拟通过对大股东控制与内部人控制异同的比较分析来解开这个谜,并控制大股东控制与控制内部人控制机制的异同,为解决实践中存在大股东控制与内部人控制题目提供一定的。
一、大股东控制与内部人控制内涵的比较分析
(一)大股东控制的内涵
大股东是指在公司股权结构中,拥有半数以上的有表决权的股东,也称为尽对控股股东,随着公司股权的分散化,持股未达到半数以上的相对控股股东也能有效地控制公司董事会及公司的经营行为。现在市场上所说的大股东也大多都是相对控股股东,即不再单纯夸大比例,而是着重看对公司的控制权。
在资本市场上,股东(包括大股东和中小股东)是公司所有者,所有股东都关心公司的收益。具体到股东内部来看,大股东投进资本较多,相对其他股东有更强的动机来保护自己的利益,更关心公司经营状况和回报。从股东持股的目的来说,控制权是各股东追求的目标,大股东更是想控制公司的经营决策。在我国,《公司法》将控制权赋予大股东,并实行一股一票和简单多数通过的原则,第一大股东,无论是尽对控股,还是相对控股,其在股东大会上对公司的重大决策及在选举董事上实质上都拥有尽对的控制权,这一现象也被实践所证实。
大股东控制并积极行使控制权来治理,对中小股东利益来说并非有害,中小股东可以用相对较低的本钱获取收益,得到“搭便车”的好处。但是,大股东往往会利用其垄断性的控制地位做出对自己有利而有损于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股东控制题目。
(二)内部人控制的内涵
所谓“内部人控制”,是指在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条件下,公司治理职员在上或事实上把握了公司的控制权。①
从所有权角度来说,内部人不是公司以及所使用资产的所有者;从资本市场的运作来看,股东会、监事会、证监会或者其它的监视机构都没能对内部人进行有效的监控,结果给内部人提供了权力寻租和侵占资产的机会,导致内部人既控制着公司的经营决策,又把握着相当大部分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
内部人控制并积极行使控制权来经营企业,对股东——所有者来说并非有害,由于内部人一般都是具有企业家才能的职业经理人,由这部分人治理企业,股东可以用相对较低的委托本钱来获取公司收益,得到所有者的好处。但是,“信息不对称”客观存在,内部人可能会利用实在质上的经营决策权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逆向选择,或者不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的道德风险,导致企业资产收益率下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内部人控制题目。
(三)大股东控制与内部人控制有时是同一的控制
一方面,从董事长的来源与地位来说,在目前非流通股股东占据董事会尽大多数席位的情况下,假如董事长来自第一大股东,并在作为第一大股东的公司中担任重要职务,在这种情况下,董事长往往会运用自己的权力将相关董事安插进治理层,造成大股东排挤内部人的格式,进而牢固地控制着整个公司。纵观我国上市公司运行状况即可发现,很多上市公司中,董事长既是大股东的发言人,又是内部人的代表,拥有相当大的权力。这就形成了以大股东控制为主的同一控制。
另一方面,从董事会的组成及结构来看,有的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内部董事一直占尽对上风,来自公司外部的董事要么“醉翁之意不在酒”,要么威信太小没有发言权,结果造成董事会受“内部人”控制的结局。有人直言指出,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权益的行为之所以屡屡发生,其背后重要的原因就是“内部人控制”在捣鬼。这就是以内部人控制为主的同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