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企业知识型战略同盟

时间:2021-04-20 11:43:40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构建企业知识型战略同盟

内容摘要:本文在阐述交易用度理论、资源基础论等传***略同盟解释方法的基础上,从知识的角度解析战略同盟的本质,并对同盟活动中知识的种类及知识同盟的构建作出分析,以期为中国企业战略同盟行为提供指导。
  关键词 :战略同盟 知识 动因 知识同盟
  
  从传统理论到基于知识观的战略同盟动因分析
  
  美国治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曾提出:“同盟是指企业间进行长期合作,它超越了正常市场交易,但又未达到合并的程度……,无需扩大企业规模而可以扩展企业市场边界。”对战略同盟出现的原因,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做出了解释。
  交易本钱的视角。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威廉姆森以为,把不同性质的交易与相应的规制结构(企业、关系缔约及市场)相配合能节省交易用度。他提出当交易重复发生以及对交易所作投资属专用性或混合性时,关系合约和双边治理就会流行。可见,交易本钱理论以为战略同盟是交易用度最小化下对市场和科层组织的替换,决策范围由制造或购买决策扩展到制造、购买或者同盟决策。
  基于资源的视角。资源基础论以为公司是一组资源的集合,通过有效配置资源来获得竞争上风。战略同盟为公司获得其它公司有价值的资源提供了正当途径。Ramanathan 和Thomas以为,为了把握住发展机会,当所需关键资源被不同公司拥有并且这些资源同拥有者的其它资源不可分割时,战略同盟将会出现。可见,基于资源的视角对战略同盟动机的解释是:为了获取其他公司有价值的资源。
  外部环境——能力的观点。该理论以为企业和企业同盟是治理一组能力的不同形式;外部环境决定企业取得成功所须具备的能力,假如企业不具备这一能力,它将寻求同盟。外部环境由复杂性和变化速度来衡量,高复杂性要求高专业化,较快的环境变化要求较高的柔性化能力。企业组成战略同盟既能进步专业化程度,发挥核心能力,又能利用同盟带来的“缓冲”机制及时应对外界变化,以保持企业竞争上风。
  
  基于知识的观点。企业知识理论以为,企业是特定知识的集合体,企业当前知识存量决定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企业发现未来机会、配置资源的方法以及企业的知识积累,企业所把握的知识是竞争上风的根本来源。笔者以为,组织知识的形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企业内部从个人、团体再到组织知识的转变,是企业内部成员共享知识的过程,即分散的个人知识的一体化;另一种是企业从外部获取知识,如向同行、供给商、客户学习。战略同盟的出现为企业更有效获取其他企业的知识提供了机会,是企业外部学习的平台。固然通过一般市场交易也可实现知识在企业间活动,但企业间战略同盟被普遍视为知识传递和形成网络知识的有效方式从基于知识的规制结构理论中,可发现同盟产生的知识原因。该理论对企业发展三个阶段所采用的主要企业模式进行了比较(图1)。从19世纪英国产权型企业模式,到20世纪美国治理型企业模式,再到日本合作型企业模式。外部环境变化促成了这一演变过程,而它正是企业内部知识共享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在环境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剧增的今天,突破企业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界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知识共享,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见图2)。战略同盟正是实现这一更大范围知识共享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由外及里的熟悉过程:组成战略同盟能节省交易用度,对方把握了更有价值的资源且该资源可通过同盟以较低本钱获得,而更有价值的资源背后隐含的是获得和运用资源的能力,而能力是知识发挥作用的表现。战略同盟的动因可回结为:搭建企业向外部学习的平台,从中获取同盟伙伴的知识以扩大企业自身的知识范围,进步企业竞争力。当然,战略同盟的形成有的是为了赢得标准之争,但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竞争上风的根本来源,在通过内部知识共享形成一定的企业知识之外,通过与外部其他组织组建战略同盟获取外部知识,已成为企业一项重要战略选择。知识同盟是未来战略同盟发展的主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