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与农艺深度结合主要方式

时间:2020-11-10 13:20:59 其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农机与农艺深度结合主要方式

  目前,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农业已经进入转型发展时期,而部分地区的农艺发展现在仍处在较单一的发展阶段,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农机与农艺结合发展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农机与农艺属于农机工程与农学两大领域,从科技发展史来看,是有了农艺的要求才有农机的发明,继而设计出所需的农机具。以前,农机都是按农艺的要求去设计、研发、试验最后投入生产,经过近些年两大领域的结合,农机农艺现在已经发展到相互联系,相互适应的阶段。

  农机不仅要围绕农艺的某个品种或某种技术去适应,同样农艺也要结合自身的因素去配合农机,只有让农机和农艺实现高度有机的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出各自的价值[1].

  1 赤峰市农业现状及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存在的问题

  赤峰市是一个农业大市, 全市耕地面积1461 万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 1100 万亩,占总面积的 75.29%,其中水浇地 394 万亩,水田 35万亩, 旱地 1032 万亩, 旱地中有水平梯田 570万亩,可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 30%,是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地区。其中最主要农作物为玉米,近几年种植面积每年都保持在 400~500 万亩,总产量达 16 亿 kg 左右。

  1.1 农机装备水平不能均衡大宗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需求

  近年来,赤峰市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技术水平、作业水平均发展较快。 在农机补贴政策的带动下,2014 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已经达到565 万 kW;拖拉机达到 109795 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到 86506 台; 小型拖拉机达到 23289台;联合收获机达到 2366 台。 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达到 146398 台,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达到 40518 台,其中:耕整机达到 2783 台;机引犁达到 49817 台;机引耙达到 2027 台;旋耕机达到26387 台;播种机达到 76003 台,其中:精量半精量播种机达到 39311 台, 免耕播种机由零发展到 26541 台;深松机械由零发展到 2428 台。以上机械主要适用于种植玉米、小麦、等大宗作物,但适用于杂粮、 杂豆等高效益经济作物的农机装备以及设施农业所需的机械装备并不多。 目前, 赤峰市大多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水平虽然有很大提高, 但与国外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1.2 土地承包经营方式与大中型农机作业相矛盾

  赤峰市虽然是农业大市, 但土地结构各旗县区分布不均,差距较大。 例如在我市翁牛特旗东部, 巴林右旗南部属于西拉沐沦河流域的地区,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户均耕地面积较大,适合大中型农机具作业,因此该地区大中型农机具保有量逐年增高。 在宁城县南部、敖汉旗南部地区主要以山坡地、 旱作地为主且地块较分散,户均土地较少,大部分作业以小型农机具为主,只有少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组织、种粮大户等保有部分大型农机具。 这种以小型农机具为主的现状, 在赤峰地区仍非常普遍,造成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因此,必须加快引导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龙头企业等机构的发展,走规模经营、产业化经营的路,才能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 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现代化[2].

  1.3 农业机械各作业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不同

  在农业机械化生产过程中, 农机与农艺最容易结合的环节主要在农田的耕整地方面;在田地的深松、起畦、起垄、开沟、平整等精细作业方面是以单独作业为主,联合作业机械较少;播种栽植、田间管理、采摘、收获等环节农艺与农机结合难度较大,相关机械的推广率较低。 因此形成了机耕率、机播率较高,其余作业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低的局面。 目前,全市机耕率达到 85%以上,但移栽、采摘、管理、收割等环节的机械化率较低, 耕种收农机综合作业水平仅为 46%左右。 因此,在田地的深松、开沟、起垄、平整等联合作业方面以及农作物的移栽、 田间管理、采摘、收获等环节应增大推广力度,使其机械化作业水平逐步提高。

  1.4 土地深松技术认识度低,配套动力不足

  土地深松好处很多,不仅可以打破犁底层,增加耕层厚度,而且能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通气,提高耕地质量,同时土地深松对农田耕作层不做破坏,使残茬、秸秆、杂草等大部分覆盖于农田表面,既减少了风蚀又有利于保墒。 多年来,在我市宁城县、敖汉旗、喀喇沁旗等山地较多的地区以及城镇周边耕地面积较小的乡镇,由于大部分农民对土地深松技术的不了解,农田耕整大多采用小型农机具浅层旋耕, 不少农田的耕作层厚度只有 10cm 左右,进而导致农田质量逐年下降。 此外,这些地区由于户均耕地面积小,缺乏大中型拖拉机与深松机配套,导致土地深松技术推广更加困难。 因此,我们应加大深松技术、 先进深松机械及配套动力的宣传推广,增加农户对深松技术的认识度,使深松技术在我市得到全面的推广应用。

  2 农机与农艺深度结合主要方式

  2.1 玉米种植的农艺措施与机械收获紧密结合

  前些年,全市农机农艺结合水平有限,尤其是在我市松山区、翁牛特旗、宁城县等主要玉米产区,玉米收获主要采用人工收获,机械化收获水平非常低, 从而造成了各旗县区玉米种植特性的巨大差别,如松山区、宁城县人均耕地面积小的地区玉米种植行距较小,翁牛特旗、阿鲁科尔沁旗人均耕地面积大的地区玉米种植行距较大;水浇地的行距较小,旱作地的行距较大。 而早期的玉米收获机又多为定制行距, 很难适应这种多行距的种植模式。 这种多样化的农艺,不仅降低了农机的使用效率, 对农牧民使用农机具的积极性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通过我市各级农技、农机推广部门的共同努力,使各旗县区的玉米种植基本达到统一的种植标准,如在推广全覆膜种植的'地区统一采用宽行距小株距的全覆膜种植模式, 改变了以前各地区行距株距不一致的种植模式;同时,农技研究推广部门也加快引进能够适应不同行距的玉米收获机进行推广, 这种农机农艺根据种植模式的需求在各自领域不断进步,不断适应对方,使玉米种植的农艺措施与机械收获能够更紧密结合。

  2.2 节水灌溉与农作物的需水特性相结合

  赤峰市大部分位于干旱半干旱农业区,地表水严重贫乏,降水量少且不均衡,年平均降水量只有 400mm 左右,水资源严重不足制约着粮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以我市主要粮食作物玉米为例, 玉米在生长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大量的水,据资料显示,亩产在 500kg 以上的玉米平均需要水量在 350m3左右。 为了在有限水资源的情况下确保我市的粮食产量能够高产、稳产,必须采用先进的节水农艺以及相应的农机具。 如我市十二五期间实施的 500 万亩玉米膜下滴灌工程就需要农机农艺紧密结合, 该工程的实施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效益。 2014 年,全市精少量播种面积、 化肥深施面积、 机械铺膜面积、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分别达到 831 万亩、758.5万亩、379.5 万亩、555.3 万亩,相比前几年已经显现出了“省水、省力、省钱、增产、增收、增效”的效果。 又据水利部门统计资料显示,每推广实施100 万亩玉米膜下滴灌, 可相应节省水资源 2.3亿 m3,节省人工 500 万个,同时可实现粮食增产10 亿斤,农民可实现增收 10 亿元。 由此可见,大力推广农作物节水灌溉工程不仅能够节省宝贵的水资源,还能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2.3 土地承包经营现状与小型多功能农机具相结合

  目前,中央已经定调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但在我市农村土地流转仍然存在很大困难,主要原因为,各旗县区人均应有的土地面积不同,人口密度不同,经济条件不同,进而造成各旗县区土地流转情况不同。 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均土地少,但劳动力充足,农民舍不得土地,对土地流转租金要价高, 这些地区土地流转较困难,而人口少,土地充足的地区,土地流转相对容易。 在我市南部主要农业耕作区人口密度大,人均土地少, 各家各户主要采用分散经营的方式。 因此,在我市这些地区农机小型化现状仍然较普遍,适合该地区使用的轻便农机具,一机多用的小型实用的农机具很受农民欢迎, 特别是全市大部分地区都普及了一机多用的小型拖拉机,这些小型拖拉机,挂上犁和小型旋耕机,能犁、旋耕地;挂上各种类型的播种机,能进行多种模式的播种作业;挂上拖斗,能把家中肥料等生产资料送到田头, 能把收获的农产品从田头运回家; 与小水泵连接起来, 能抽水灌溉或排涝;与脱粒机连接起来,能进行机动脱粒;与植保机具连接起来,可以喷洒化肥、农药[2].

  2.4 保护性耕作生产农艺与机具配套相结合

  保护性耕作主要的核心是少耕、免耕、秸秆留茬覆盖,其最终目的是保水保墒、保持土壤肥力。 根据赤峰市农田现状分析,全市保护性耕作的生产农艺主要为秸秆覆盖、土壤耕作处理、种床处理和免耕播种等几种方式。 2014 年,全市共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面积 390 万亩, 投入机具26541 台。 从全市近年来保护性耕作的发展情况来看,为了更好地适应以上生产农艺的要求,必须加大推广保护性耕作机械, 但其所用机具种类比传统耕作机具少,机具配套主要在收获、免耕播种、植保和深松四个方面。 今后不仅要让更多农民在了解保护性耕作技术优点的同时对保护性耕作机械也认可, 还要根据不同地块对保护性耕作生产农艺的要求, 推广与之相匹配的保护性耕作机械。

  3 农机和农艺相结合将成为全市农业主要发展方向

  目前, 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农业已经进入转型发展时期, 而我市的农艺发展现在仍处在较单一的发展阶段, 农机也是以中小型农机具的广泛使用为主。 因此,我们不仅要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如加快速度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推广符合现代农机具作业要求的种植方式等,同时还有加快研发、引进、推广适合现代农艺要求的农机具,如提升农机产品质量、提高农机产品适应性,引进高端农机具等。 只有在农机和农艺的各自学科领域跨过界限多联系、 多了解才能进一步推进我市农机和农艺的深度结合。

  参考文献:

  [1]陈 霖 ,漆向军。农业机械化专业中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农机化,2012,(2):194~195.

  [2] 曾其真。 粤北山区农艺与农机相结合问题的探讨[J].现代农业装备,2009,(4):51~55.

【农机与农艺深度结合主要方式】相关文章:

1.纳税筹划的主要方式

2.国际物流主要运输方式

3.网络营销的主要方式

4.资本运作的主要方式

5.德国留学签证的主要方式

6.资本运作主要方式分析

7.员工激励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8.员工激励的五种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