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道德与环境道德教育

时间:2020-08-30 10:11:51 其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论环境道德与环境道德教育

毕业论文

道德是反映和调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由各种各样的规则所构成的规范体系。道德是随的而发展的,1定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形成1定的道德。
  按照人类与打交道的方式,人类经历了3种形态: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和社会,正向信息社会迈进。在渔猎,由于自然力异常强大,人们对自然非常崇拜。据人类学,图腾、风俗、礼仪、禁忌等说明了原始人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不得不依赖自然、归属自然、畏惧自然。当时入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剧增,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大增,开发和破坏相伴前进,主要表现在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在前工业社会及工业社会早期,资源对于人类来说还不是那样稀缺,当时的道德并未危害人类对自然的规范,或者说并未将破坏环境提升到道德的高度。如果说已出现了保护环境观点,也只能算是1种朴素的、建立在感性认识上的观点,其范围也是小规模的。
  20世纪5610年代即工业革命以后,人口膨胀,工业化步伐加快,生产力突飞猛进,极力追求增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导致了资源严重浪费,环境严重破坏。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1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极端行为终于到了危及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地步。这些事实使人们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于是生态变成了1个道德问题。由此可见,环境道德是在1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它是道德进化的结果。
    “环境道德”的内涵
  环境道德就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环境道德规范的核心主要是人类应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环境道德的建立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道德观念到处理人与自然、生态关系中去,从人类能动性的角度出发,倡导人们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它是新形势下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其基本包括以下3个方面:
    1.代内公平
  代内公平系指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由于大自然是人类共同栖居的家园,因而,在空间和地域上不同国家和民族应公平地享有地球,平等地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这就意味着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不能以牺牲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利益为代价,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当代社会存在巨大的贫富差距。发达国家总是利用不平等手段和方式,廉价地过多地利用地球资源,掠夺不发达地区资源,因此,富裕地区的人们应对自己的发展行为实行自律,并且履行扶持贫困的责任和义务,已成为人类真正平等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责任。
    2.代际公平
  代际公平系指当代人与后代人公平地享有自然资源与生态资源。由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人类的经济活动方式,直接影响到资源的持续性。工业时代那种浪费式、掠夺式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此,强调既要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能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不可以因当代人的自私和无限度地消耗自然资源而使人类发展的链条中断,而应该给后代留下1个健全的生态环境。
    3.人地公平
  人地公平系指人与自然界保持1种公正的关系。这1全新的`观念要求尊重、实现和维护自然价值,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尊重自然,摈弃对自然的极端功利主义态度,把人类与环境、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融合在1起,要求人类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合理地控制利用、改造自然界的程度,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环境道德”的有效途径
  环境道德作为人类道德整体的1部分,从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着重强调人对自然界的态度,实际效果却是对人类的保护。社会需要培育环境道德,这不仅是道德自身的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要将环境道德观付诸实践,环境道德教育是1个首要和必要的有效途径。

论环境道德与环境道德教育

$False$


    1.更新道德价值观念
  道德对象从人与人扩展到人与,特别是可持续理念的提出,大大拓展了传统价值观的内涵。首先要向人们揭示自然的内在价值,使人们能够将自然视为人类的伙伴,并产生1种尊重自然的态度,产生对自然的亲近感情和关怀。其次引导当代人要自觉维护下1代的发展权利,学会正确处理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在平等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2.树立合理的利益理念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道德与利益是统1的。正确对待利益也是1切道德的出发点。环境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其基本原则就是生态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高于1切。在利用和改进自然引导各种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要注重自然界各个要素的互利共生、协调发展。环境道德将我们置于1种挑战性的困境中,因为“它们可能会要求我们抛弃1些物质理想,即我们的生活应达到1定的水准以及为了维持这种水准应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尽管如此,培育环境道德并非是可有可无的精神游戏。人类应重新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分配,以生态优先的原则重新定位1些产业。
    3.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的支持。人们应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了解自然,与自然为友;只有掌握了自然,才有可能正确利用规律,满足人类自身需求,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4.建立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观念
  据有关资料显示,占世界人口20%的发达国家,每年消耗资源占全球的80%。如果所有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如此,那么,对全球生态将是毁灭性的。正如《只有1个地球》1书中所指出的:“对消费的喜新厌旧成风,无限制的使用能量,我们的前途只能是生态系统的灾难。因此,在消费中考虑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应作为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考虑它们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即使可以再生,也必须给它以喘息的机会,让其能够休养生息,否则人就在吃子孙饭、断自己后代的生路。我们应大力宣传和引导人们购买那些生产使用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培育绿色消费的情感和市场,从根本上杜绝1次性的消费。总之,我们强调:“自然界能够提供人类生存的资源,而人类消费过的东西又能够被自然界分解和吸收,成为自然界发育的有益养分,然后再以更多的财富回报人类。这样就形成了社会—人类—自然的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类可持续的发展。

【论环境道德与环境道德教育】相关文章:

1.浅谈高职道德教育

2.关于论环境保护与贸易发展论文提纲

3.论加强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论文

4.职业道德教育论文

5.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6.论川地传统民居的空间意象构成与环境研究

7.浅谈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8.浅谈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9.心理道德教育差别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