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对策研究

时间:2018-01-23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少数大学生 适应 健康 对策

  论文摘要: 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不适。文章分析了文化适应过程和模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提出创建多元文化、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同感、提高水平的相关对策来解决文化适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走出自己熟悉的文化生活环境,奔赴内地高校求学,开始一段独特的文化适应过程。由于在、风俗习惯、生活环境、教育基础等方面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较大差异,在差异感、陌生感、压力感的促使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容易产生一种包括混乱、无力、孤独、愤怒、敌意、挫折、疏离、抑郁等多种负性情绪的心理不适应感。因此,探讨由文化适应引发的少数民族学生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成为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文化适应过程与模式
  文化适应最初是人类学研究的范畴。人类学家将文化适应定义为:“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①心家 Graves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心理文化适应的概念 ,强调不同文化接触所导致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国内学者万明钢教授将文化适应定义为“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当初生活的文化不同的异质文化中后 ,个体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附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调整。”
  文化适应既是一个结果,也是一种过程。奥地利人本心理学家Adler在对文化适应进行系统研究之后提出了“文化适应的五阶段”模式假说,即“接触阶段——不统一阶段——否定阶段——自律阶段——独立阶段”,揭示了文化适应过程的规律性。在接触阶段,人们刚进入异文化环境,对新环境文化好奇心旺盛,对异文化表示出强烈的兴奋;在不统一阶段,人们开始觉察文化差异,并被这种差异压倒,感到混乱、困惑、无力、孤独、抑郁,找不到适应新文化的头绪,无法预料自己在中的地位、作用;到了否定性阶段,人们否定文化差异的同时,产生攻击性倾向,对异文化产生疑问和否定性行为;在自律阶段,人们能够承认文化差异,个人心理防卫性得以消除,人际关系和语言上已能与环境协调 ,行为开始变得沉着、自信,有控制力 。最后是独立期阶段,人们对文化差异的认识进一步确立,能够采取实现自我价值的行为,已能担负起社会职责,日常生活也很顺利 。
  文化适应是在两种及以上的文化环境间展开的。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一个双向的影响过程。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往往是弱势文化群体要作出更多的努力和调适。John Berry从文化适应的策略角度提出了文化适应的四种模式,即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弱势文化群体中的个体如果只注重维持原有的母体文化而避免与主流文化群体接互动,就选择了消极固守的“分离”文化适应模式;如果个体不认同原有的母体文化而一味追求主流文化,这是一种盲目顺应的“同化”文化适应模式;如果个体既不想维持原有的母体文化,又不愿意与主流文化群体保持互动,就形成了一种失范的“边缘化”文化适应模式;如果个体既保持对原有母体文化的认同,又保持与主流文化群体的互动,就是采用了积极的“整合”文化适应模式,这是最理想的文化适应模式。
  文化适应过程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揭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域文化中的心理适应阶段性特征,而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问题背后的深层心理机制。
  二、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
  笔者曾对某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问卷,并和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过深入访谈。研究显示,以Adler 的“文化适应五阶段模式假说”为经,以John Berry的文化适应的四种模式为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文化适应阶段,个体所采取的不同的文化适应模式,即文化适应模式也是一个动态发展到定型的过程。少数民族大学生刚到内地城市,周围的环境突然发生了变化,城市风貌、生活习惯、人际关系、价值取向等与自己家乡的完全不同。这种差异会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感官上受到刺激。文化刺激能够满足人类猎奇冒险的心理需求,在认知上会感觉新奇,情绪表现兴奋。但这种文化刺激时间不会持续很长,往往在数天到数个月不等,最长的不会超过六个月。在这个接触阶段,他们表现出对异域主流文化的亲近、对母体文化的疏远,在文化适应的模式上更倾向于“同化”。

浅议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对策研究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 最新26个广告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