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与硝酸银治疗鼻中隔毛细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0-10-03 10:33:58 其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微波与硝酸银治疗鼻中隔毛细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论文关键词】鼻中隔;毛细血管瘤;微波;内窥镜;硝酸银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微波凝固手术治疗鼻中隔毛细血管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微波与鼻内窥镜联合应用治疗鼻中隔毛细血管瘤52例,并与33例硝酸银烧灼治疗鼻中隔毛细血管瘤进行对比。结果:微波组病人术后无需鼻腔填塞、术后平均复诊间歇期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两组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t=2.586,P<0.01)。结论:微波与鼻内窥镜联合应用治疗鼻中隔毛细血管瘤,效果满意,优于硝酸银方法。手术术野清晰,操作简便,可减少鼻出血,避免鼻腔填塞,减少病人痛苦。
  
  
  
  我科自2001年9月~ 2006年12月以来,采用微波凝固术与30%的硝酸银烧灼进行治疗鼻中隔毛细血管瘤,并比较两者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我科门诊自2001年9月~2006年12月共治疗鼻中隔毛细血管瘤85例,其中左侧62例,右侧23例。病史0.5小时~10天。随机分为两组,微波组52例,其中男36例,女性16例,年龄16~61岁,平均(42±11.5岁); 硝酸银组33例,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18~69岁,平均(39±12.3)岁。瘤体大小:均<0.3~0.5 cm。病变部位:微波组原发于鼻中隔前份40例,中份12例;硝酸银组均位于鼻中隔前份33例。两组的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
  1.2 手术方法:硝酸银组:1%丁卡因加1%呋嘛滴鼻剂棉片填塞鼻腔,麻醉10分钟后,抽出棉片后观察扩张血管,常可见到米粒大小或呈小肉芽状瘤体,瘤体常有搏动性出血或用棉片触之即有活动性出血。用30%硝酸银烧灼瘤体基底,将瘤体取下送病检。将瘤体基底用30%硝酸银烧灼平于鼻中隔黏膜,行前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48小时后取出纱条,有8例病人仍有渗血:其中2例仍行前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治愈,另6例改行微波治疗。术后需常规服用抗生素3~5天感染。标本病理检查报告为鼻中隔血管瘤型息肉。
  微波组:1%丁卡因加1%呋嘛滴鼻剂棉片填塞鼻腔,麻醉10分钟后,鼻内窥镜检查:肿瘤呈米粒大小或呈小肉芽状,瘤体基底部原发于鼻中隔前份40例,中份12例,应用南京华贝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制造HBS-A/D多功能微波手术治疗仪,根据病变部位、大小、深度,选用输出功率30~35W,每次2~3秒,进行瘤体基底部凝固,使瘤体游离,将瘤体取下送病检。继续凝固基底部及其周围黏膜有1~2 mm安全边界,组织变黄白色平于鼻中隔黏膜,同时出血停止。边操作边观察组织反应,避免组织变黑,防止发生鼻中隔穿孔。术后鼻腔常规滴血管收缩剂及薄荷石蜡油,以防粘连。术后均不需填塞、不需服用抗生素。有6例病人术后1周内仍有渗血,但出血量较原先明显减少,予以2次微波治疗。术后2周复诊,该处黏膜已恢复正常。标本病理检查报告为鼻中隔血管瘤型息肉。
  1.3 学处理:对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作t和V2检验。
  
  2 结果[1]
  
  2.1 手术效果:85例病人均门诊痊愈,术后随访0.5~2年,均无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及全身不良反应出现。
  2.2 手术出血量:微波组平均术中出血5~20 ml,硝酸银组平均30~100 ml。两组比较,微波组病人的手术出血量较硝酸银组明显减少,其差异有极显著性(t=2.586,P<0.01)。
  2.3 鼻腔填塞情况:在85例鼻腔血管瘤手术病人中,微波组52例均未行鼻腔填塞。硝酸银组均行鼻腔填塞(100%),明显高于微波组,其差异有显著性,填塞后病人鼻塞、头痛,纱条取出后才可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