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小麦品质的技术措施

时间:2023-03-17 21:00:33 其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析提高小麦品质的技术措施


   论文关键词:小麦;施肥;品质

    论文摘要:
要想获得小麦的优质高产, 除了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外, 栽培技术措施是一大关键。本文就小麦的施肥、灌溉和播期等作一点探讨。
  
  
  1 施肥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1.1 氮肥氮素是影响小麦子粒品质和产量最为活跃的因素,在一定范围内,施氮量和施氮时期影响到蛋白质含量、组分等指标。蛋白质含量一般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但超过一定的施氮量还可能使蛋白质含量下降。施氮量应当根据具体的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及其他栽培措施而定。氮肥对小麦子粒品质的影响还与施氮时期密切相关,适当晚追施氮肥对提高子粒蛋白质含量更有效,这是由于适当的后期施氮,小麦植株仍有较强的吸收能力,而此吸收的氮能更直接地输送到子粒中去合成蛋白质。
  1.2 磷肥一般来说在土壤含磷不足或大量施用氮肥的情况下,施用磷肥可以使小麦显著增产,并且可以改善品质。对于子粒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小麦品种而言,应在充足氮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适量的磷肥; 而对子粒蛋白质含量较低的品种而言,应在适量氮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充足的磷肥。
  1.3 钾肥钾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施钾明显增加小麦产量并改善小麦品质,像小麦粗蛋白和湿面筋含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对韧性的延长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对面包强筋小麦品质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1.4 有机肥一般情况下,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产量并增加子粒蛋白质、干面筋含量。在基础肥力较差时,增施有机肥效果更好,在一定范围内,随施肥量的增加,子粒蛋白质含量有显著提高。但其作用不及施氮量和施氮时期显著。
  1.5 配合施肥氮钾、氮磷和氮磷钾配合施用对小麦品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三元配合施用效果优于二元配施,二元配施高于单独施用。氮磷钾最佳用量和配比是氮肥与磷钾肥配合施用技术的核心问题,因为对于不同品种与不同土壤和气候条件,小麦吸收氮磷钾的比例有所不同。因此,氮磷钾的最佳用量和配比还应根据土壤肥力水平而定。
  
     2 土壤含水量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小麦生育期间的土壤水分状况受自然降水和灌溉的影响。在干旱少雨的条件下,降雨可增加小麦蛋白质含量,降雨量及其分布和湿度对蛋白质的影响更大些。小麦子粒蛋白质含量一般与降水量或土壤水分呈负相关,一般认为追肥浇水越向后推迟越利于小麦品质的提高,特别是孕穗期处理对小麦品质更有利。但施肥浇水太晚,又不利于产量的提高。
  
    3 播期和播量对小麦品质影响
  播期对品质的影响随机性很强。早播、中播产量比晚播产量高,特别是早晚播相比产量相差200 千克/ 亩以上,播期对产量的影响远远大于播期对品质的影响。播量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每亩播种量在7.5 千克以下时,随着播量增加,产量逐渐提高,而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却与之相反。播种密度会造成小麦群体结构不同而带来温光等生态条件的差异,从而影响小麦群体质量进而影响品质。播量过大即密度过高、过低均不利于高产的获得,也影响小麦营养品质和商品品质。因此,为实现高产保优栽培的要求,要合理密植。
  
    4 栽培技术措施要点
  4.1 优化投肥结构①增施有机肥: 小麦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一般亩施有机肥4 000 千克左右。增施有机肥料,可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②在无机肥氮磷钾三要素中,氮磷钾的总量供应、协调配合与时段分配,是调控产量与品质矛盾的重要手段,一般高产田要“控氮、稳磷、增钾、补中微”,氮磷钾配比为1∶0.4~0.5∶0.5~0.7,并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补充硅、钙、锌、硼、锰等中微量元素; 中产田要“稳氮磷、增钾、补微”,氮磷钾配为1∶0.5∶0.3~0.4; 低产田要“增氮、增磷”,氮磷配施比例为1∶1。在以高产优质为目标的小麦生产中,综合施肥是达到目的的唯一途径,要弃重氮、轻磷、忽视钾的传统施肥观念,尤其在大面积旱薄地的自然条件下,重视磷肥及配方施肥是普及小麦优质化生产的重要途径。③实施“氮肥后移”技术,在拔节期、孕穗期追氮利于产量和品质的双重提高。
  4.2 播期适宜适当早播,有利于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在一般情况下,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8~14℃时,为小麦的最佳播种期。在适宜播期内,旱薄地、黏土洼地及冬性品种可适当早播,地力高、砂土地和偏春性品种,可适当晚播; 同一品种可先播低产田,再播中产田,最后播高产田。
  4.3 合理密植小麦的适宜播种量因品种、播期、地力水平等条件而定。各类麦田的适宜基本苗为: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的品种,早播麦田、高产麦田,应适当减少播量; 分蘖力弱、成穗率低的品种,晚播麦田、低产麦田,应适当增加播量。在适期播种情况下,各类麦田的适宜基本苗为: 精播高产麦田、成穗率高的品种每亩8 万~12 万株,成穗率低的品种适当增加播量; 半精播中产田每亩13 万~15 万株; 旱作麦田每亩13 万~16 万株;晚茬麦田每亩20 万~30 万株; 独秆麦田每亩40 万~50 万株。
  4.4 合理灌既小麦播种前浇足底墒水外,中后期水肥与土壤肥力有关,即灌溉与追氮相结合,则产量和蛋白质同时增长,形成肥水合理运筹技术。
  4.5 化控化学调控作为一种有效的品质调控手段,具有低、易操作、效果明显的特点。一般认为后期叶面喷施效果较好,如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调控措施。

【浅析提高小麦品质的技术措施】相关文章:

浅谈蒙城县当前小麦冻害情况及春管技术措施05-27

浅析提高VB程序设计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08-09

浅析艺术的本质10-27

浅析日本交通08-09

浅析朱自清文字之我见05-30

民用建筑防雷技术措施设计要点06-13

浅析电子证据论文04-28

物权法定原则浅析06-05

浅析组织公道的维度08-24

浅析朱自清《春》的艺术特色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