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完善辽宁老工业基地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思考

时间:2017-12-02 其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论文摘要:保障体系是社会的“安全阀”和“稳定器”,其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辽宁作为老基地,离退休人员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城镇比重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养老面临着严峻考验。分析辽宁养老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策,不断完善辽宁老工业基地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社会保障体系;辽宁养老保险;主要问题;措施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为社会成员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 “稳定器”,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养老保险制度更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深远。辽宁是全国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省份,目前已基本形成以社会保险费征收为主、以补助为辅、企业筹集和社会支持为补充的、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在“做实”和“并轨”等方面,实现了养老保险基金的部分积累,其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示范作用。但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仍然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

  一、辽宁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逐年递增
  当前,辽宁省养老基金普遍支大于收,据初步,累计拖欠金额近30亿元,且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表现为逐年递增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辽宁老龄化的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企业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方面。截止2004年末,辽宁省企业养老保险抚养比为42、68%,比全国平均35、6%高出7.2个百分点。职工平均退休年龄较低,领取待遇年龄降低,使养老保险老龄化的问题更加突出。二是辽宁省城镇化率高。辽宁省4200多万人口中,城镇人口占55%,城镇率较高。随着城镇化的进程,社会保障体系面临一系列的新问题,突出的就是农民工的基本生活和老有所养问题,这势必使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更加扩大。

  (二)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偏低
  辽宁自试点以来,在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扩展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养老保险仍然没有实现全覆盖,特别是私营企业和各类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率仍然偏低。2003年末,全省参保人员缴费率为77.4%,比全国89_3%的平均水平低11.9%;到7004年6月末,我省参保人员缴费率为69-3%,比全国87.9%的平均水平低18.6%。

  (三)养老保险金保险机制存在一定问题
  经过几年试,辽宁的养老保险机制在不断的建立和健全,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是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门槛过低:现计发办法为缴费满十五年后,每增加1年的缴费年限,基础养老金增加0.6%,而缴费15年基础养老金为全省社会平均工贤的20%,相当于缴费满1年基础养老金为省社会平均工资的1.33%,对参保人员缴费起了弱化作用。
  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按个人账户储存额的1/120计发,支付年限远远低于职工退休后的平均寿命,这实质上没有堵死个人账户基金透支统筹基金,未来的支付风险非常大。
  三是过渡性养老金在总体上占基本养老金的比重过大,目前的比重超过50%,计算公式过于复杂,普通老百姓难以掌握,地区之间各项统筹内物价补贴差异过大,显失公平。
  四是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征缴数与实际数严重不符。试点以来,辽宁关于做实基本养老账户取得了成功,累计做实个人账户基金1l5亿元。但需要注意的是,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税务征缴数与实际数严重不符(见下表)。

试论完善辽宁老工业基地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思考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