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水稻塑盘中苗抛栽生育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时间:2023-03-20 01:01:28 其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探水稻塑盘中苗抛栽生育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了水稻塑盘中苗抛栽的生育特性,总结了其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水稻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水稻;塑盘中苗抛栽;生育特性;配套栽培技术
  
  徐州地区粮食种植制度为稻-麦两熟,收种季节紧,农活集中;加之近几年轻壮劳力外出打工,留守种田的为年老者和妇女居多。长期以来,移栽水稻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栽插期往往拖延20多天,错过最佳的温光资源,水稻产量长期徘徊不前。为解决上述矛盾,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引进小苗抛秧技术,但是由于徐州地区多为丘陵,田块不平整,小苗抛秧容易干旱和漂秧,难以立苗。经过多年的摸索改进,2008年在推广机插秧的同时开始示范中苗抛秧,既解决了小苗漂秧的问题,又取得了较高产量。
  1塑盘中苗抛栽的生育特性
  一是返青早、生育进程快,全生育期缩短。抛栽的秧苗相对手栽秧较小,抛时植伤较轻,秧苗基本上无落黄现象。据观察6月12—14日抛栽,抛后3 d基本扎根,第4天长出新叶。生长发育进程明显加快。据徐庄镇太平村调查,盐粳93538品种5月24日播种,6月13日抛栽,8月13日齐穗,9月24日成熟,全生育期123 d。抛栽从播种至齐穗83 d,比手栽缩短8 d左右,全生育期缩短10 d左右。二是分蘖起步早,群体高峰苗数足[1]。据系统观察记载,抛秧时的秧苗好,单株叶龄3.9叶,秧龄21 d,株高12.4 cm,单株总根数11.2条,抛到大田后,由于返青快,叶龄4.8叶时开始分蘖,比手栽秧提早4~5 d,抛后10 d分蘖增加90万个/hm2,分蘖速度比手栽增加1倍,抛后18 d总苗数达到427.5万根/hm2,比手栽秧提早4 d够苗。高峰苗出现在抛后31 d,叶龄为11.3叶,高峰苗数687万根/hm2,与手栽秧相比高峰苗增加111万根/hm2,出现时间上基本相同,时期上提早1个叶位,据调查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抛秧稻成穗数比手插秧多45万~75万穗/hm2。三是根系发达,根量集中分布在土表层。据考察,抛秧稻的根主要集中在0~8 cm,占总根量的74%,由于其根系浅,在群体大、烤田差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根倒。四是穗数增加,粒数减少。据测定,盐粳93538抛秧成穗492万穗/hm2,每穗实粒数80.2粒,千粒重24.3 g,与手栽相比,穗数增51万穗/hm2,穗实粒数减4.2粒,千粒重增0.6 g。因此,抛秧稻要获得高产,必须在获得足穗的基础上主攻大穗。
  2塑盘中苗抛栽配套技术
  2.1根据不同茬口,选用适宜品种
  由于铜山县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的限制,抛秧稻对品种的要求:一是生育期适宜,确保在8月20日前后安全齐穗;二是株型适中,茎秆粗壮,抗倒能力强;三是分蘖力较强的大穗型品种。近年来,选用了6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参试品种均优于对照镇稻99。尤以徐稻3、盐粳93538表现突出,产量分别为8 265、8 085 kg/hm2,比对照镇稻99产量7 590 kg/hm2分别增产675、495 kg/hm2。因茬口不同选用品种也不一样,大蒜茬宜选用生育期在145 d左右的中熟中稻品种,小麦茬宜选用生育期在135~140 d的早熟中粳品种。
 2.2根据不同抛栽期,培育适龄壮秧
  近年来的实践表明,秧龄期的长短与秧苗素质、抛秧质量、产量有密切关系[2]。一是秧龄期与秧苗素质的关系。据2008年秧龄期试验,秧龄期18、20、22、25、28 d,苗高分别为10.8、11.6、13.1、15.3、18.8 cm,叶龄分别为3.3、3.5、3.9、4.4、4.9叶。秧龄在18~22 d的叶色较绿,秧龄28 d的叶色发黄,出现脱肥现象。试验证明:秧龄过长、秧苗瘦弱、苗脚高、叶色发黄素质差,秧龄28 d的还出现串秧根现象。二是秧龄期与抛秧质量的关系。据田间观察,秧龄期过长,抛秧难度就大。串秧根不好抛,抛不匀;抛后不易立苗,秧龄愈短,立苗愈早,秧龄愈长立苗愈晚。据调查,当秧龄期为20 d时,抛后3 d全部立苗。三是秧龄期与产量的关系。据试验,秧龄20、22、25、28 d,产量分别为8 7515、8 520、8 310、7 590 kg/hm2,以秧龄期为20 d的产量最高,秧龄期28 d的产量最低。由此可见,相同条件下,秧龄期越长,减产幅度越大。综上所述,铜山县抛秧最佳秧龄期为18~20 d,叶龄控制在3.5~4.0叶。解决秧龄期过长的方法,一是确定最佳播期。最佳播期大蒜茬5月28日至6月2日抛秧,播期为5月10—15日,小麦茬6月10—15日抛秧,播期为5月20—22日。二是适当降低播种量。据田间调查,每盘用种量50~60 g,每孔播3~4粒种子有利培育壮秧,若播量过大,每穴苗数过多,秧苗瘦弱不壮;用种量过小,空穴率增加,秧盘利用率降低。三是施用旱秧绿培育矮壮秧。据试验,用淮安旱秧绿育秧专用肥进行拌种育苗,秧苗矮而壮,可使苗高控制在15~20 cm高,单株根量增加1.5~2.0条。
  2.3根据不同品种,确定最佳抛秧密度
  实践证明,合理的抛秧密度和高标准的抛秧质量是抛秧成功的保证。据密度试验,凡是分蘖强的大穗型品种,适宜的密度是27万~33万穴/hm2,基本苗数105万~120万根/hm2。小穗型品种,适宜的密度是42万~45万穴/hm2,基本苗数165万~180万根/hm2。如密度过大,总苗数多、群体恶化,纹枯病发生重,不利争大穗;密度过稀成穗少,同样不利高产。为提高抛栽质量,防止漂秧和倒苗,一是选择土地平整的老稻田,精细整地,确保田平、泥烂、草净;二是严格控制水层,做到浅水抛秧,田间水层不超过3 cm深,以“瓜皮”水为宜,以利扎根立苗;三是以亩定苗,以苗定盘分次匀抛;四是疏密补稀,抛后及时进行疏密补稀,适当扶理,并每隔4 m建1条操作行,确保秧苗均匀一致。
  2.4根据不同时期肥水要求,合理调控群体结构
  一是适时烤田防倒伏。由于抛秧稻分蘖节入土浅,大部分根系主要分布在0~8 cm土层内,容易发生根倒。另外,发苗早、分蘖猛、高峰苗提前。因此,要适时早烤田,通过烤田控制群体,促进发根,培育健壮根系和单株长根量。根据几年的实践,抛秧稻开始烤田适期是,总茎蘖数达到预计穗数的85%~90%时,即总茎蘖数达到420万~450万个/hm2时开始分次烤田。高峰苗控制在570万根/hm2左右,不突破600万根/hm2。同时控制氮素肥料用量,合理搭配磷钾肥,以促使形成壮秆,增强抗倒能力[3]。二是巧施穗肥防早衰。抛秧发苗早而猛,前期群体生长量大,消耗养分相应较多,在肥力不足情况下,容易出现早衰,影响增粒增重。防止早衰的主要方法:合理肥料运筹,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重视穗肥的施用。据试验结果分析,穗肥的用量应占总施肥量30%,穗肥的施用应采取“以促为主,促保兼用”二次施肥法,穗肥总用量为施尿素180 kg/hm2左右,一般掌握促花肥105~120 kg/hm2,保花肥60~75 kg/hm2。破口期做好叶面喷肥,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据试验,采取此方法施用的产量为8 352 kg/

【浅探水稻塑盘中苗抛栽生育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相关文章:

浅探室内陈设05-29

浅探装饰艺术花版设计中的线造型05-28

浅探我国侵权责任法中的补充责任05-28

浅探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06-09

浅探作为自由的平等05-28

《左传》修辞方式浅探05-03

水稻免耕抛秧高效栽培技术08-21

浅探具象与意象的深度连接05-29

浅探张之洞实业教育思想05-30

浅探音乐教育之路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