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讨论了岐江公园设计在社会学意义上的开拓,在产业旧址再利用题目下的思索,并探讨了观念艺术的景观意义和实践。 前言 ??岐江公园,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出现历史尚不足百年的">

场所语境-中山岐江公园的再认识

时间:2020-10-07 15:36:22 其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场所语境-中山岐江公园的再认识


本节讨论了岐江公园设计在社会学意义上的开拓,在产业旧址再利用题目下的思索,并探讨了观念艺术的景观意义和实践。

前言
??岐江公园,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出现历史尚不足百年的公园,还远不应是一件暮气的事物,它还有许多的可能!如果不是亦步亦趋于传统园林的章辞语句;如果不是越来越把设计理解为一种纸上的构图,我们就可能获得一个个关于环填塑造的更新语境。
??设计不就是文化的一种现象吗?设计不就是檀根于社会并且仍归融干社会吗?专业的界域,一定程度隔阻了人们的视野,隔阻了那些需要通畅的思想。我们尝试去寻找设计的社会学基础,寻找公共环境的“公共”基础,为设计培植发达而敏蜕的根丛须系,以便从固有成法和常规习惯中“摆脱”,从而,综观和再造,从而,提炼出亲人并且动人的“场所精神”。
??在岐江公园的设计中,我们正是试图以一种宽泛的设计“笔法”来抒写“面”,使历史旧迹与当代特征、记忆与创新、机器技术与艺术、人工与生态、框架与细节,“共冶”,“并置”,盘根错节,形成落差与张力,形成一定程度的解读多向性和歧义感,使“产业旧址再利用”的主旨,交融在美学、社会、人文、生态、技术、艺术诸多境界之中,意象跌宕。

产业旧址再利用
??旧的粤中船厂地处中山市区中心的岐江水畔,匝湖而建,湖与江通。停产后,原址留下不少造船厂房、起重构架、水电配套设施、机器设备。岐江公园就选址在这里。经过勘察实地,城市调查等前期工作,并且通过多轮方案比较,思路筛选,俞孔坚博士与设计组同事从自身“观念”出发,拿出了一个以“产业旧址再利用”为设计主旨的方案。在设计组的“观念”中,作为地方性中小规模的造船厂,粤中船厂由1953年创业到1999年停产,全程经历了新中国自力更生的工业化进程,可以说艰辛而饱蘸历史沧桑。特定年代和那代人的创业历程,已经沉淀为真实并且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对此,设计组以为,应“敝帚自珍”,在旧址基础上,保留并创造出一种新的城市价值。对这个观念和主旨还可以做以下几点说明引伸:
??(1)近年来城市建设之沉重现状,一方面是对城市的认同和美化要求的迫切;一方面是空前高速的建设、美化行为时对城市珍贵历史文化结构的“擦除”。这里一个中心的问题是价值判断的偏差。比如,对“现代化”单向度的备极推崇;对西方文化的备极推崇以及误读,甚至“恶读”。或者以二十四史等同历史,名人等同文化,帝王将相意义浓厚等。
??(2)广东中山是孙中山先生的故里,也是著名的“侨乡”。在这里,寻找中山先生光芒外的“光芒”和回避现成的西式古典“文脉”,而另辟蹊径是一个“设计”的险途,在公共环境设计中大家都讲“以人为本”,耳熟能详。实际上,这里的“人”是否应理解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设计的“人民性”是否应成为公共环境设计更清晰和更重要的'认知?歧江公园正是在题材上选择了一个“人民性”的主题。
??(3) “产业旧址再利用”,是一个非常概念性的设计旨要,容易成为纸上建筑,作为特定条件的景观设计,既要避开通常的“习惯性”设计,又要为创新寻求“分寸”和“根据”,使环境的诗意产生于大量“非诗意”。即严格并且准确的细部之中;产生于对“机器的学习”之中。
??(4)不管以什么题目作为设计主旨,是否使人们亲近和进入这个公园并寻找到克服城市生活嘈杂、紧张、疲惫之后的欣喜,愉快,寻找到适合休憩和使人们舒缓平和的空间氛围,寻找到属于孩子、老人、恋人和钓鱼者们的那些场所,这些既是设计的根本前提,亦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