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展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对策

时间:2020-10-07 09:29:09 其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研究发展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对策

摘要: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存在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尚且不足,对农产品的加工能力严重滞后等现状。针对我国目前农业集群的发展,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一定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农业集群 循环经济 特色经济

1 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基本状况
   我国许多地区已经产生和正在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他们以乡村农民企业家、城市科技实业家、外资、港台资本家和国有企业等为驱动主体,在不同的背景下,以不尽相同的方式组织农业生产,农业产业集群基本上可分为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两种,其中以农业科技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存在的农业集群总数已达到440多个。从主要类型和相关问题角度来看,我国农业集群的基本情况主要有以下内容:
1.1 根据地区区位优势,建立在农村或乡镇工业基础上的农业集群,并形成专业化小城镇
  例如广东东安的农林牧渔产业群,已形成的优势农产品规模集聚区有淡海水产品、畜禽产品、林果蔬产品、特经产品和粮棉油产品五大板块,生产的优势农产品主要种类有18种,其中1/3的品类与国家对农业区划要求主攻产品目标相衔接,2/3与融入国际产业链,应对入世要求相吻合,集聚区内注册的品牌有45项。
1.2 依靠科技、专业优势建立的高科技农业集群
  陕西杨凌示范区充分发挥杨凌的农科教整体优势,经过6年多的发展,从开始的17家企业发展到现在的680多家,初步形成了包含生物工程、环保农资和绿色食(药)品三大特色产业,新区技工贸收入从建区之初的几十万元达到2003年的28亿元,年均增长60%,GDP年均增长30%,杨凌已经成为陕西省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增长点之一。新企业的衍生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企业家的成长和产业文化的变迁等现象十分明显。另外包括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信息咨询和技术培训、农产品和农资的物流配送等涉农服务业也是发展重点。
1.3 以市场为依托,发展特色农业集群,即通过贸易集群带动生产集群
  如广东竹器编织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以信宜市怀乡、东镇、白石等镇为主体,以信宜市万事利实业有限公司和信昌林产工贸公司为龙头,已基本形成产、加、销、出口一条龙的竹器编织产业集群。2003年,信宜全市共有竹器编织中小企业1 000多家,其中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103家;2003年实现产值近18亿元,出口创汇2.18亿美元,产品出口到美、日、欧、澳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出口订单不断,生产前景看好。由于竹编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仅2003年该产业就联结带动农户10万多户20多万人就业,有效地解决2万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
1.4 外来资金带来多个配套企业发展起来的农业集群
  如台商在福建农业投资范围由原先的种植业、水产和畜禽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到农业关联企业乃至观光休闲农业,特别是出现了整个农业产业上中下游一体配套投资的现象,除农业生产领域之外,还投资产后的加工、贸易、销售和产前的种苗业、化肥、农药、农用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和食品加工包装设备、农产品运销设备等领域。这种农业集群化生产组织模式促进了产品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在带动投资地产业提升和整体经济发展的同时,竞争力不断加强,效益不断增长。
1.5 在改制后的公有企业基础上经过企业繁衍和集聚形成农业集群
  例如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广西贵港甘蔗化工厂独家发起定向募集改组创立。其前身是建成于1956年的广西贵县糖厂,1994年完成股份制改造,组建成定向募集的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贵糖拥有日榨万吨的'制糖厂、大型的造纸厂和酒精厂、轻质碳酸钙厂。这些企业为蔗糖和衍生产品的深加工及相关原料、技术的支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同时,在贵糖周围又有一批为之服务的运输、仓储等企业,这些企业都促进了糖业集群的发展和运行。
  整体而言,我国东部的农业集群发展较好,正如波特所说,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机制越健全的地方,集群越健康。在以中小企业为主农业集群中,尚存在主导产业不明显,难以形成产业优势,“跟风”仿效,盲目培植主导产业。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是以粮、猪为主,其他产品较少或没有形成规模,区域化生产和主导产业不明显。有些地区提出要抓十几个主导产业,但最终没有形成规模,也就难以形成产业优势。有的地区在实行区域化生产和选择主导产业时候,对自身区位条件了解不够、竞争仿效等问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