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绿化树木冬季越冬防寒技术措施

时间:2020-10-06 13:27:31 其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谈绿化树木冬季越冬防寒技术措施

摘要:简要介绍了发生树木低温危害的部位和原理,并就此提出了北方地区绿化树木冬季越冬防寒的主要技术措施,为防治冬季绿化树木冻害、确保绿化效果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绿化树木;冬季;防寒技术措施
    
  北方地区冬季至早春苗木容易遭受冻害或“生理干旱”(又叫冻旱、冷旱或冬旱),使局部枝条枯干,轻则部分枝条受害,重则会全株死亡。银川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长、干燥多风、气温变化剧烈,对苗木的危害很大,尤其是一些常绿树种、新引进的树种和一些抗寒力弱的幼苗。为确保“创园”成果,使树木安全越冬,防止其在冬季发生冻害,在了解低温危害原因的基础上,要采取必要的防寒措施,使树木安全越冬。
  
  1 发生树木低温危害的部位和原理
  
  1.1根系冻害
  因根系无自然休眠,抗冻能力较差。靠近地表的根易遭冻害,尤其是在冬季少雪、干旱的沙土地,更易受冻。根系受冻,往往不易及时发现。如春天已见树枝发芽,但过一段时间,出现突然死亡,大多是因根系受冻造成。因此,冬春季节要做好根系越冬保护工作。
  1.2根颈冻害
  由于根颈停止生长最晚而开始活动较早,抗寒力差。同时接近地表,温度变化大,所以根颈易受低温和较大变温的伤害,使皮层受冻(一面呈环状变褐而后干枯或腐烂)。一般可用培土的方式防寒。
  1.3主干冻害
  一是向阳面(尤其是西南面)的冬季日灼。因初冬和早春期间,昼夜温差大,皮部组织随日晒温度增高而活动,夜间温度骤降而受冻。二是冻裂(又称纵裂、裂干)。由于初冬气温骤降,皮层组织迅速冷缩,木质部产生应力而将树皮撑开;细胞间隙结冰,也可造成裂缝。
  1.4枝杈冻害
  主要发生在分杈处向内的一面。症状为皮层变色、坏死凹陷,或顺主干垂直下裂。因分杈处年轮窄、导管不发达、供养不良、营养积存少、抗寒能力差等原因导致导管破裂,致使树木来年春季发生流胶。同时,因分杈处易积雪,化雪后浸润树皮使组织柔软,气温突降即会受害。可用主干包草、树杈挂草等方法防寒。但在城市不宜使用。
  
  2越冬防寒的主要技术措施
  
  2.1加强肥水管理
  加强肥水管理有助于树体内营养物质的贮藏。春季加强肥水,还可促进新梢生长和叶片增大,提高光合作用的效能,保证树体健壮。秋季控制灌水,及时排,适量施用磷钾肥,锄草深耕,可促进枝条及早结束生长,有利于组织充实,延长营养物质的积累时间,从而更好地进行抗寒锻炼。
  2.2适时冬灌,保证植物安全越冬和来年萌芽
  合理的冬灌既能保证植物地上部分吸收充足的水分,又能保护地下根系抵抗干燥多风的冬季,延长来年开花植物的花期。一般地温高于5 ℃时,植物根系吸收水分,低于5 ℃植物根系不能吸水。所以,要在地温低于5 ℃前浇1次透水。地温低于0 ℃,土壤会因含水而结冰,这时也要浇1次水以保持根系不被风抽干。当温度更低时,根部冻水可放出潜热,提高温度。所以,冬灌应进行2次,时间为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 对油松、樟子松、侧柏等针叶树幼苗可以采取冬灌防寒法。
  2.3加强防冻保温措施
  2.3.1根颈培土
  冬水灌完后结合封堰,在树木根颈部培起直径50~80cm、高30~50cm的土堆,可防止低温冻伤根颈和树根,同时也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
  2.3.2覆土
  早春土壤尚未化冻时,树木根系难以吸收水分。而这时空气干燥、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易造成植物生理干旱而枯梢。针对这一现象,在立冬前后可将苗木整个冬季埋在土中,使苗木及苗床土壤保持一定温度,不受气温急剧变化和其他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同时,又可减少苗木水分的蒸腾和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持一定的土壤水分,有利于保持幼苗体内的水分平衡,可以有效地防止冻害和苗木生理干旱而引起的死亡。覆土防寒法适用于油松、樟子松、云杉、侧柏、桧柏等常绿针叶树幼苗和部分落叶的花灌木,如蔷薇、月季以及常绿的小叶黄杨等。易霉烂的树种不宜采用此法。覆土防寒应在苗木已停止生长、土壤结冻前 3-5 d ( 立冬前后 ),气温稳定在 0 ℃ 左右时进行。覆土防寒具体方法:用犁将步道 ( 或垄沟 ) 犁起,碎土后向床 ( 垄 ) 面一个方向覆土,使苗梢向一边倒,不要从苗上头向下盖土。覆土要均匀,埋严实,以免土壤透风引起冻害,一般床面南侧迎风面适当加厚覆土。覆土后要经常检查,发现露苗及时补盖。翌年春天起苗前1~2周,气温稳定在5 ℃左右时开始分两次撤土,不要在大风天撤土,这样有利于缓苗,使其逐渐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撤土不宜过迟,否则覆土化冻下沉,黏附苗木,影响生长,且不便作业。撤土后要及时灌溉,以防春旱。 2.3.3架风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