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意识在20世纪的变迁与回归-从“五四”到九四的争论谈

时间:2020-10-06 13:52:19 其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社会性别意识在20世纪的变迁与回归-从“五四”到九四的争论谈

  社会 性别在 中国 民间仍是一个新概念,女学运动(注:我以“女学主义”一词替代“女权主义”、“女性主义”的译法(三词均源于 英文 的Feminism),是因为:1)女性主义/女权主义似乎具有更强的 政治 倾向性,没能表达出 研究 、探讨上的“学术性”;2)近来,美国学术界对男性研究(mens studies )的关注增强,但不是以传统的“男权主义”出现。在这种新情况下,“女学主义”(Feminism)的译法可能为以后在中国出现的“男学主义”(mens studies )打下基础。)学者们正在不断向大众传播。但在学术界,社会性别已成为新 理论 的视角,并运用到研究中国妇女 问题 当中。作为一名女学研究者,在此,我对社会性别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思考。本文主要论点在于:(1)社会性别的定义是不断更新变化的;(2)其变化的条件与特定的 历史 、社会、政治背景相联系;(3)这种不稳定性,决定了社会性别 内容 的相对性与模糊性。

  为了证实以上论点,本文将以五四运动作为二十世纪的出发点,而后跨入30年代及建国后的60、80及90年代。按照这些历史线索,有关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报纸、杂志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诸如五四、新生活运动的争论,及《中国妇女》杂志上发表的三次争论。借用文字上的资料,作者试图作一个历史比较、 分析 ,并指出社会性别内容的变化是多次借用男性的定义而出现的,在中国二十世纪的长河中,社会性别的男、女定义是不断交换、变化的。

  一、社会性别在西方女学主义的提出、意义及问题

  社会性别首先是由美国人类学家格·如本(Gagle Rubin )在1976年提出的,这对西方的妇女研究有重大的促进和 发展 。其一,社会性别的提出是对生理性别的批判,提出了男(male)女(female)应从社会、文化的背景去理解的问题。其二,社会性别的提出,强调“后天”对“先天” 影响 ,指出社会制度、 法律 、价值观对妇女的歧视而造成政治、文化、 经济 上的压迫。其三,实现男女平等的道路有待于建设一个平等的社会制度,创造一个平等的文化。

  对于社会性别提出反思始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 现代 女学主义者的出现,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过去的问题。首先,后现代女学主义者主张以权力(power )取代社会性别(gender),因为,权力的`概念涉及广泛,包括多种不同的因素,而且超脱了社会性别中的二元论——男女的局限。新词汇对抗(resist)、权力(power )成为女学理论中的新视角。其二,后现代女权主义的理论模式,批判了社会性别中的二元论(binary opposition )。强调多元论和不同性,以批判以往的共同性的社会性别,成了后现代女学主义的重要特点之一。

  二、对中国传统社会性别意识的挑战:五四及新生活运动(1919-1934)

  后现代女学主义的理论模式,要求我们从简单的二元论中解脱出来,而把复杂的社会因素加入对人类的分析中。借用这种思维结构,探讨中国社会性别意识的历史变化,对分析了解中国妇女问题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有许多益处。下面,我将按历史的顺序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要弄清什么是传统社会性别意识。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文化从秦汉到明清经过不少变化,连同孔孟之道也是经过历代学者的修改和补充。为了简单起便,这里,我以明清为界线,以便与五四运动的内容有更直接的联系。根据中美历史学家的论点,17世纪的中国在明清的孔孟之道统治下,扩大了原有的封建伦理,明确地规范了男女不同、内外之别及家事国家之别。正因如此,妇女受压迫的程度,到达了历史上的高潮(ko:1992,1994;Ropp 1990;Tu1990)。

  在明清封建伦理的说教下,社会性别意识明确规定的男主外、女主内不仅成为男女之间的界限,也把男性作为以社会为主的人,女人作为以家庭为主的人。贤妻良母在这种历史背景下, 总结 了传统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性别——女性在中国社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