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舞台美术设计中的空间组合研究论文

时间:2020-07-12 10:32:38 美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戏曲舞台美术设计中的空间组合研究论文

  新时期以来,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号角的吹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提到新的战略高度,我国的戏曲艺术进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伴随着众多优秀戏曲作品的涌现,尤其是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大力推动,作为戏曲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舞台美术逐渐摆脱传统的程式束缚,更加强调与戏曲情节、人物命运、戏曲音乐等的有机结合,突出表现出立体艺术的特征。当代戏曲的舞台表演空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静态的单一方体空间,舞台美术设计师们根据戏曲表现主题的改变、剧情的发展,将有限的舞台空间分解重构,转换出不同的空间组合,以更利于演员表演的发挥,展现剧情发生的环境地点,协调组织戏曲表演动作,创造剧情情调及演出气氛,使当代的戏曲舞台空间的组合样式不断创新异彩纷呈。

戏曲舞台美术设计中的空间组合研究论文

  一、传统戏曲中的舞台空间组合

  戏曲舞台美术中的空间设计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造型结构方法和审美法则,借助相关物质材料,对室外自然空间或室内空间(剧场)进行围隔而形成的供演员使用的人造表演空间。传统戏台包括主要服务大众的庙宇、祠堂、戏庄茶园中的戏台,以及带专属性质的宫廷戏台、私家戏台,多为三面开敞的半封闭式空间,比如常见的万年台(以祭祀或娱乐为目的而设置的固定舞台)为例,便是前方有左右对称的四根柱子,后面以三星壁(描绘福、禄、寿三星图案的板壁)作为限定面围合的空间。戏曲是舞台空间特性与时间特性凝练融合的艺术,要让演员在特定的实体空间中演绎超越现实空间和时间范畴的剧情,还必须对现有空间界面进行解构组合。传统戏曲具有独特的舞台空间设计语言,在“一桌二椅”程式下,简单的桌椅扮演着建构戏曲舞台空间形态的关键角色。戏曲舞台上桌椅的组合样式、摆放的方位朝向,体现出极强的象征性,指向具体的剧情发生场景,同时也改变着舞台空间的边界、尺度与形状。中国戏曲讲究舞台表演的虚拟性,在舞台为演员提供表演的空间场所的同时,演员也在通过服饰装扮的改变、表演动作的更替、道具的巧妙运用对舞台空间进行二次创造:扩展收缩舞台空间、分割围合空间、转换空间乃至时间,把若干空间进行串连组合。例如,传统经典川剧《金山寺》一开场,白娘子与青儿率众水族前往金山寺寻夫,二人舞动船桨,双腿一蹲一站,即是表明此时身处汹涌波涛中。待二人将船桨掷出,白娘子手持马鞭与青儿一番站位走位,则是已到陆地之上。及至白娘子与法海座下紫金铙钵、哪吒等神将斗法时,则通过主要人物轮番上场下场转换出天上地下的打斗空间。通常意义上,舞台表演空间与观演空间虽相互连接,但有严格的空间功能和边界限制,但在川剧中,还有“打上台”与“扮下台”的传统,演员可以从观众区出场或下到观众区表演,打破空间界限,让表演空间与观演空间融合在一起。面对没有背景幕布的舞台,戏曲观众在观剧中必须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通过对剧情以及道具、服装、动作表演、唱腔念白等特定戏曲符号语言的认知、理解,感悟舞台空间的变化,与演员共同参与舞台空间的塑造。古典戏曲虽受限于舞台技术与物质材料的运用,却通过调动观众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戏曲舞台展现出极具魅力的空间审美特性。

  二、当代戏曲舞台的空间组合

  戏曲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又是与时俱进的艺术门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趋向多元,审美意识逐渐增强,影视、综艺、节会的舞美空间设计对戏曲舞美设计的冲击和影响不断加深,新创剧目题材范围与表达方式不断拓展,对舞台空间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促使空间样式从单一到多元、从静态到动态,达到了写意与写实的结合。当代戏曲舞台空间的功能已不仅仅是为演员提供表演场所,它已与视觉审美传达相融合,被注入了更多的艺术个性。

  (一)空间造型形态的多样性呈现

  舞台空间是戏曲表演的重要平台,不同的空间限定界面可以构建出不同的空间形态,利用人的行为心理和视觉心理因素,让观众产生不同的空间感与心理上的场所感。从早期古戏台的由柱子与三星壁围合的方体舞台空间发展至今,空间围合、分割的形式与方法不断更新,加之材料的丰富,空间形态已日趋多样。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源自西方的现代艺术观念影响着传统戏曲艺术,开始出现身着当时大众流行服饰进行演出的时装戏,舞台上也逐渐引入西方戏剧常用的景片、幕布、灯光、机械等。这些元素已成为当代戏曲舞台空间设计的重要表达手段,使舞美设计者有了更大的创作自由。幕布主要分前幕、大幕、边幕、天幕等,对于空间分割、围合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幕布间的组合与材质变化可以展现不同的空间效果。在川剧《巴山秀才》第三场《屠城》戏中,透明纱幕将舞台分割为不同视觉感的内外两个表演空间,展示着屠杀场景的浩大惨烈:官民在前杀戮,灾民幕后奔逃,前实后虚的空间设计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效果。天幕是距离观众最远的舞台空间限定面,根据剧目要求,可在其上绘制或喷绘景物,以加强空间进深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还可以直接用投景幻灯在天幕上投射天、云、植物图像图案等。舞台中灯光的功能不仅仅是照明,还可通过变化灯光的光源位置、明暗强弱以及光柱间的穿插相交实现多层次虚拟空间样式,并通过对比建立空间秩序,强化空间的流动性与融合度。在川剧《欲海狂潮》开场戏中,剧中主要角色同立于舞台剖白心迹,交代故事缘起:贪婪成性的白老头在把两任前妻折磨死后,想再取年轻貌美的蒲兰为其生子承继家业;蒲兰为财欲所控,少妻欲嫁老翁在黑色背景下,白色灯光随人物角色变化而转换照射角度,调整光线强弱,既塑造了人物舞台心理空间,又营造出主次分明、虚实有度的多重空间。川剧《死水微澜》舞美设计采用写意为主的手法,主要以椅子和台面为道具和空间分割工具,背景色为黑色,却充分运用光的空间造型功能,强调人物表演特色及演员对舞台空间的创造作用。色彩在空间设计中,可以起到调整空间形态和尺寸的作用。它对人的视觉及心理影响明显:高纯度高明度的色彩在视觉上会增大空间体量,低纯度低明度的色彩则会减小空间尺寸,让视觉退远。通过冷暖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并结合限定面可以营造多种空间形态。在色彩设计的时候应考虑到不同表演空间的功能,合理调整色彩。道具和机械等物质技术手段的大量运用能使空间的形态构成更自由。道具或机械的升降、旋转、移动,以动态的方式改变空间的边界,能够营造虚拟空间。川剧《尘埃落定》中的大殿立柱采用活动式设计,柱子的下半部被设计为台阶,演员可以踏上走下进行表演。根据剧情发展,柱子或二分排列于舞台两边,通过左右方位的限定突出前后的空间进深感;或横向疏排,将底幕与前台虚隔开来,形成虚面通透空间;或几根柱子拼合在一起形成分割面,显得自由灵动。景片主要作为舞台美化及信息传递之用,因其自由灵活的特性,可置于舞台任意位置或由演员手持进行空间分割,缓解常规舞台空间给人造成的审美疲劳,使空间生动、富于变化。

  (二)空间组合样式的多元化发展

  戏曲演出时只有一个表演舞台,而舞台上的空间却往往是多个共存,并沿演出时间轴变化更替。这些空间的组合样式或者平行并立、或者重叠交融。既有整齐严谨的排列,也有自由多元的串联;既有静态空间组合,也有动态空间组合。通过变换组合方式及排列顺序,能够产生极强的空间视觉张力,而所有的'组合样式和结构体系都必须服务于剧目演出的需要。在川剧《杨汉秀》中,舞台以写实手法再现了民国年间大军阀杨森公馆内部的奢华场景,舞台后部作了空间的抬升,以台阶保持前后空间的连续性,把大门巧妙地设计在台阶后部,主要人物由大门上场,在视觉上强化了空间的真实感,扩大了舞台的空间尺度和层次,将不同角色置于不同空间位置进行表演。动态空间组合,是指将空间进行动态组织,由一个空间形态过渡到另一个空间形态,连续不辍,如地域空间、场景空间的更替。经典川剧《请医》中,店主黄翁请医生,一句“说说走走,来此已是温先生的家门”,便是从自己客栈到了药店;随后一句“来此已是我的店中”,又由街道空间回到了客栈。这是典型的通过演员移步换景方式和文字方式转换空间。目前剧场演出的戏曲大幕戏中,通常以落幕起幕、灯光明暗变化等源自西方戏剧的处理方式实现大场景转换,从观众心理来说,每场幕布拉开,就是一个新空间的呈现,这与传统戏曲演出中的空间审美体验是迥然相异的。

  三、舞台空间组合与民族民间文化内涵的表达

  中国戏曲是综合性极高的艺术,它综合了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并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集中展示。同时,它又高度融合了不同时期流布各地的乡情民俗、文化艺术、历史人文内容,打上了鲜明的地域文化印记,体现了民众的审美情趣,成为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戏曲舞台的空间设计不仅要考虑如何适应戏曲主题呈现与演员表演发挥,满足观众视觉审美需求,空间形态与组合样式还应根据剧目主题及文化意蕴,科学合理地运用相应的空间表现手段,准确传递优秀民间文化内涵。同时还应把脉当代人的文化消费需求,创造易于被当代观众接受和认可的舞台空间组合形式。通过舞台设计中的服饰、道具、布景等外在可视信息,表达直观的地域特征,是营造剧目文化氛围最常见的手段。现代川剧《槐花几时开》的舞台设计就忠实呈现了川南山区地域文化特色,道具、布景均提炼自川南传统民居建筑及地形环境元素,充满了浓郁的乡间风情。舞台空间前部表演区开阔宽敞,尺度感强,后部的山石台阶将舞台空间垂直抬升为富有层次变化的故事场景,根据剧情发展增减道具和景片,深化了故事意境。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其他剧种及艺术形态中的空间设计理念、新方法新手段的融入极大地促进了当代戏曲舞台空间设计的发展,并使舞美空间逐渐成为戏曲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了当代人们的文化消费和审美需求,彰显出戏曲艺术包容并蓄的特性。作为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中国戏曲艺术有其鲜明的艺术风格、美学品格和文化意蕴,在空间设计中,纯粹的拿来主义将消解其独特的剧种风格,过度的写实会弱化戏曲写意性表现的艺术魅力,过多的空间形态与组合方式的变化则可能干扰演员表演及剧情推进,应把握创新与传统承继的平衡关系,以维护戏曲艺术的本真性为出发点,尊重戏曲本源,继承戏曲传统,转化创新,努力建构兼顾创新与传承,有利于体现戏曲艺术作为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空间设计语言。

【戏曲舞台美术设计中的空间组合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传统图案在美术设计中的功效研究论文

2.建筑空间组合分析论文

3.戏曲舞台上如何称呼年龄

4.媒体组合在职校珠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5.空间转向文学研究的论文

6.美术设计中的文化艺术述评论文

7.音乐创作中传统戏曲论文

8.针对空间句法的理论与建筑空间的研究论文

9.戏曲演员舞台上表演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