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研究论文

时间:2020-06-21 15:01:50 美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研究论文

  摘要:人文精神对于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熏陶作用,美术教育是最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科之一,美术教育作为人文精神的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文精神的发扬。在如今的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缺失。本篇论文以探索的角度对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做出了两方面的探讨,并对如何在高校美术教育中重构人文精神做出了一些思考。

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研究论文

  关键词:人文精神;美术教育;缺失;重构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031

  一、人文精神的意义以及重要性

  所谓人文,《周易象传》中有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由此观之,在我国古代传统观念中,“人文”是一种与作为自然现象而言的“天文”相对应的人文现象。在中世纪的文艺复兴浪潮中,涌现出的一大批杰出人文主义思想家对人文精神做出了重要的阐释和发扬,催生出了以费尔巴哈所谓的“人本学辩证法”以及能够代表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哲学为代表的现代人文。现代人文囊括了以“知道”为主要内涵的表示人类对自身文化的了解程度的人文知识,以及表示人类对文化意义和文化的内在价值的自觉程度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的本质。狭义上的高校美术教育指的是以培养掌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美术绘画技能技法,能在中小学从事美术教学,组织课外活动和竞赛工作的中小学美术教师为目标而开展的一门具体的科目。而广义上的高校美术教育则是指一系列旨在通过提高人文素养、提升文化品格、完善人文学习从而提升人文精神水平的训练活动。其实质上是文化、精神、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抽象思维通过美术的形式所形成的具体体现。

  二、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过度强调技法的学习,忽视情感体验

  当前的高校美术教育已经达到了一个发展的高峰期,教材五花八门,培训机构林林总总,就教材的内容涉及看来,可称得上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但存在其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于,就美术教育发展结果看来,大体上都是偏离了作品的文化背景和现实基础。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仅仅只是对作品进行了单纯的了解,是一种脱离了人文精神而单独建立起来的机械性记忆。这就直接导致原本应该生动活泼的美术教育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失去了原来应有的活力。在更深的层面上导致学生的内心情感无法与美术作品建立联系,无法从情感的高度与作品进行沟通。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在内心层面上走进作品的可能。

  2.急功近利的心态占据上风,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受到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各方面对于教育的理解和关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聚焦在“升学”“就业”等字眼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美术教育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发展。急功近利的心态迫使美术教育不得不去迎合考试升学的需要,入职就业的需要,将原本应该重视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强调人的本体性价值的美术教育变成了增加分数的工具。消融了美术教育在弘扬人文精神方面的价值,僵化了美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得原本应该在美术教育中汲取人文精神而自由成长的学生受到了束缚,生命本性的发展被压抑,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彻底丧失。

  三、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重构

  1.心态要保持健康

  人文精神以人格健全与人格自由为重,实现的前提在于保持一颗健康的心态。健康的心态既包括在浮躁的社会现实面前能够做到从容、冷静,不随波逐流,更不要急功近利;也包括奋发向上的`乐观心态,独立开拓的进取心态。以健康的心态为基础,才能够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保持冷静分析的态度,醉心于艺术的世界里,尽可能的领悟蕴含其中的人文精神。

  2.坚持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美术教学中也应该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扬学生的课堂热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早日建立起能够深入作品世界的能力,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人文精神的体会和领悟能力。教师要注意运用包括纹理、色彩、形状、明暗等美术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注意培养学生在点、线、面、描绘、摹形等基础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将人文精神与美术实践建立联系的时候更加的游刃有余。

  3.课程设置要凸显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要求

  人文精神的内核在于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在美术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做到对以人为本有着深刻的理解,既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状态,也尊重美术作品的年代背景和精神内涵,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将二者巧妙结合,从而使学生既能领悟到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又能提升自我的水平,塑造健全人格,实现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上的双重丰收。

  四、结束语

  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是学生了解蕴含在社会中的人文意义,掌握人文精神,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人文性的文化学习理念,一方面要坚持诱导性学习的原则,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在积极的课堂氛围中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美术知识;更要通过对具体的美术作品内涵的阐发,揭示蕴含其中的人文内涵,介绍作品诞生的人文背景,从而帮助学生能够理解作品所表露出来的感情,在情感的层面上做到与作品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领悟和掌握人文精神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碧原.论中学美术情感教育的重要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2

  [2]杨启毅.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美术情感教育欣赏课探析[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2

【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高校体育生命教育缺失研究论文

2.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缺失研究论文

3.高校美术教育论文

4.高校学生缺失文学素养论文

5.美术教育高校美术论文

6.高校美术教育改革论文

7.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建构

8.生产成本管理中的内控缺失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

9.高校教学管理中教学干事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