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美术欣赏的主体

时间:2020-09-04 17:15:56 美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让学生成为美术欣赏的主体

毕业论文

  
       曾经告别美术教学的我,去年9月又踏上了美术课堂。开学的第1节是6年级的《中国古代建筑欣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1半,为了上好这节课,我是查资料,看教参,整整花了两天的时间。上课时,我是津津有味地从“北京8达岭长城”讲到“山西悬空寺”,而学生却是坐在座位上神色漠然,昏昏欲睡。看着学生的反应,我不禁暗自着急,感叹美术欣赏课怎么这么难上呀?

让学生成为美术欣赏的主体

晚上,我就认真翻阅了《美术课程标准》和相关资料,里面的“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知”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将课本和教师的知识简单地装入学生头脑的过程。”这些教育理念深深的触动了我。备课时,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些呢?我怎么就把学生当作容器呢?怎么就把教学过程看作是把单1确定的相关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过程呢?

于是,我就进行了第2次备课。针对古代建筑与学生在时空上已有了很大的距离,学生对它们的感知可以说是寥寥无几,甚至有的是空白。为了拉进学生与欣赏作品之间的距离,我就布置学生课前去收集有关资料。同时,课中改变教师“主讲”的策略,而是根据教学目标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欣赏,发表见解,让学生在交流中进1步感受古代建筑。

调整后的教学片段如下:

教师出示欣赏作品。

师:请同学们自由欣赏,可互相聊1聊你对这些古代建筑物的感受和想法。

学生自由读画5--8分钟。

师:同学们聊的很热烈,很开心,下面我们就1起来说说这些建筑物。

课件出示话题:①你能说说这些古建筑的名称及地理位置吗?②这些古建筑各有什么特色?③你最喜欢哪1古建筑,为什么?④我们身边有哪些有名的古建筑?

生:(摘录学生答案)

1、我知道的古建筑有“万里长城”,它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也是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精神的体现。

2、我在语文课上了解到长城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到鸭绿江口,全长12000多华里呢!最让我们值得自豪的是----1987年12月,长城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3、长城的雄伟气势,壮丽景色可以用我昨天在网上看的“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诗句来形容。

4、从电视的《走进科学》这1栏目中,我了解到可“悬空寺”是千年古刹,它是木结构……

5、“悬空寺”是在什么地方?建于什么时期?

6、我去过苏州,那里有各种各样的园林……

7、古代建筑1般都是木结构……

……

不难看出:学生们是畅所欲言,有的说感受、有的说见解、有的提问题、有的做补充,他们仿佛就是1群艺术评论家。这不正是欣赏课要达到的目的吗?其实美术欣赏是主客体的统1,欣赏活动必须依赖于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

经历了这次教学及1年的教学实践后,我认为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欣赏课的主体,可以采取以下的教学策略:

情感策略:沟通师生情感,奠定主体意识

我国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情感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因此让学生自主参与欣赏,师生情感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上课前,我1般都是早几分钟到教室,利用这宝贵的几分钟与学生进行沟通,询问学生课前是否去收集了有关欣赏内容的资料,若是做得好便给予表扬和激励,若是没做好则提醒他下次别忘了;还可以让学生谈谈上节课自己的表现,若是表现的'不好,则给他鼓鼓气,加加油。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又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创造了条件。

上课时,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1种平等、博爱、宽容、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的身心能够自由的表现和舒展开来,鼓励学生从每个不同角度欣赏和感受,教师不轻易批评学生的欣赏不正确,让每位同学都能轻松地讲出自己的感受、观点,在全班同学激烈的争论中,让美内化、升华,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下课后,教师不要马上急着就离开教室,应让学生先离开,这1点有很多教师可能并未在意,殊不知这小小的1个举动会让学生觉得是老师对他们的极大的尊重,会引起学生对老师极大的信任,师生之间的沟通会变得自然而然,有水到渠成的感觉。同时教师可以询问这节欣赏课学得怎样,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听懂,哪些地方需要老师作进1步改进等等。若是有拓展延伸让学生动手的欣赏课,下课学生作品来不及完成的,我们还应主动走到他身边去帮助他。

教学策略: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凸现主体意识

教师与学生在情感领域的沟通奠定了学生成为欣赏主体的基础,在教学中如果运用1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则更能使学生主动感知艺术形象和体验艺术情感。

1、兴趣先导----增添欣赏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所欣赏的作品不感兴趣,就是认真的同学,也没有了欣赏的激情,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大打折扣。另外,学生1直以为,欣赏的作品是大画家画的,我们没有这样的水平,对范作有距离感。找到了在欣赏教学中学生的动态、想法,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例如《漫画欣赏》1课,本来课本中的漫画就少,学生早就看过几遍了,没有新鲜感,更何况,书本中的漫画儿童味不足,时代感也不强,在备课中,我就补充1些充满童趣的,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漫画,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欣赏,使

长颈鹿的秋千瞧,这1家子星光灿烂

学生感到很有吸引力、新鲜感,学生欣赏的兴趣就又提上来了,记得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兴趣有了,还怕学生不积极主动参与吗?

在欣赏作品中,还可以有意选1些上1届学生的优秀作品,作为欣赏对象。这样,可以拉进欣赏作品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欣赏时,就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是上1届同学作品,只要我们认真学,1定能超过他们,从而促进学生在欣赏中自信心的形成。

2、凸现主体----关注学生自主体验

美术欣赏是主客体的统1,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像我第1次上《中国古代建筑欣赏》,便因1讲到底,从而造成了教师投入,学生漠然的尴尬场面。而第2次调整了教学策略,其效果就大大不1样了。

1 2下1页

具体的操作有以下几点:1、让学生有备而“赏”,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直接兴趣。2、在出示欣赏作品后,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仔细地“读画”,然后再请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初步印象和直觉。3、根据各欣赏课的教学目标,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画面;假如是欣赏绘画类的作品,还可以从色彩、线条、给人的情绪上去细致地体味;4、对于欣赏中出现的重难点,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议,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为班级交流欣赏成果做准备。

3、拓展延伸----欣赏与动手相结合

欣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学生如果有了工艺、绘画的实践,就能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因此,欣赏教学要善于借助学生绘画与工艺等美术实践活动。在欣赏时安排操作活动。如民间艺术和工艺品欣赏时,不妨让学生照着作品的风格、形象临摹1下,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

总之,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情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合理设计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乐学精神,给学生欣赏的“阵地”和“空间”,加强学生“学”的成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欣赏的主体。只有这样,学生的欣赏能力才会得到锻炼,审美素质才会得到了提升,人的素质才能更全面的得到培养。

 




 

上1页12

【让学生成为美术欣赏的主体】相关文章:

1.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英语教学模式教育论文

2.让美术课堂成为个性绽放的晴空论文

3.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的论文

4.让简历不再成为你的弱项

5.如何让恐惧成为自己的朋友

6.让网络成为你成长的动力

7.美术欣赏教学小学美术论文

8.浅谈让教育成为享受

9.芭蕾:让宝宝成为小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