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生命本身-阅读邓荣斌的美术作品

时间:2020-09-02 12:12:45 美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恰如生命本身-阅读邓荣斌的美术作品

毕业论文


       当邓荣斌的美术作品在2004年第1期《扬子江》诗刊刊发后,这个陌生的名字便在文学界和艺术界不胫而走。很多人问我,你认识他吗?他到底是谁?我说,我也不认识邓荣斌,但他与许多创作作品的人有1个共同的名字——叫艺术家。

  我相信图像(包括影像)艺术的永恒魅力,诚如塔可夫斯基所言: “影像即是真理的印象,让我们在盲目之中得以瞥见真理的灵光。具体化的影像必然是忠实的,只要它的组成很显然地是真理的表现,即便是最简单的宣示,只要它是独1无2,恰如生命本身。”对于这1点的理解,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来获取认知。曼德尔斯塔姆有几句这样的诗句:

  1枚果实从树上坠落

  谨慎而低沉的1声

  融入林中深深的寂静——

  那1支连绵不断的歌

  轻轻朗读诗句,1种恬静、博大的感觉会向我们走来,真理的灵光就这样在简单(又并不简单)的图像中得以宣示。

  邓荣斌的美术作品无疑也是1种独1无2的宣示,它们呈现了色彩、线条、结构和想象的生命。

  绘画艺术(架上作品)有1个致命的摆脱不了局限,那便是它必须要在有限的纸上进行。而常常是因为这1点,使许多艺术家放弃了真正的本质的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艺术语言——绘画,转而走向装置、观念和行为。我觉得这非常可惜,因为我相信绘画语言不管在什么时代都可以创作出伟大的作品。邓荣斌的作品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有了自信。图像艺术的阅读,是我们在凝望,在凝望中唤醒我们,并在这个半途中使我们震动。《梦里共聚》、《夜语》、《青春梦》和《梦游者之恋》用色彩和图像唤醒了我们沉睡已久的秘密,1种无法说清,被暧昧的生活所遮蔽的情绪和心灵的指向。其实,从表达的角度讲,艺术作品就是通过呈现和隐匿,表达已知的和未知的。邓荣斌的呈现是磅礴的,他似乎不愿意直接说出人们惯常看到的'事物,而他的眼睛又是1双艺术的复眼,传达给我们的竟没有1件是完整的、具像的事物,是运动、是变化、是飘0、是组合、是梦在奔跑、是爱在漫溢……通过这样独特的呈现,他的隐匿也就更有力度、更具魅力了,他所隐匿的正是世界的真相,1个物质时代里可资想象的最后的希望。当然,作为读者,误读和臆测是不可避免的,我认为这样恰恰使阅读者走进了他的画中,共同参与了1件件艺术品的创作。

  邓荣斌的画是1种浓缩,它们所体现的密度真是图像艺术所要拥有的密度。 《晚秋》、 《随风》中到底能有多少可以用物质尺度度量出的事物,我们实在无法精确计算。有房屋、竹笋、表情、目光、花朵、井或心灵的深渊、预言般的恐惧……

  同时,邓荣斌的画还是1种发散,它们能以最简单的方式最少量的用墨引领我们从眼前的世界里出走,向往1种更为宏大的想象力的精神生活。《宝贝》、《重返伊甸园》、《踏歌》等作品,线条柔和,总是呈现出有1阵风正在画面运动,而我们所想的,就御此风而去,再也不想回来……

  不管他的作品如何诡秘和变化多端,但作为成熟的艺术家,他懂得保持着内在的统1性和完整性。

  能与1个真正的艺术家生活在同1个时代,我感到是1种莫大的幸福。我希望能见到邓荣斌,凝视他艺术家的表情。

来源: 作者

恰如生命本身-阅读邓荣斌的美术作品

【恰如生命本身-阅读邓荣斌的美术作品】相关文章:

1.模特的基本身高

2.浅谈阅读与生命的联系

3.陈斌强孝感天地的故事

4.绚烂的生命之花的阅读理念论文

5.邓紫棋泡沫mv

6.邓紫棋泡沫歌词

7.阅读了《敬畏生命》后的读书笔记

8.邓紫棋桃花诺mv

9.婚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看不见自己本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