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触觉”意味的绘画—秦凤玲作品解读

时间:2020-11-18 09:28:24 美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有“触觉”意味的绘画—秦凤玲作品解读

毕业论文


2005年11月,我在北京空白空间策划了1个由8位艺术家组成的《绘画-非现实主义展》。在精心挑选艺术家的过程中,我偶然在秦凤玲画室中发现了几幅色彩鲜亮、凸凹不平的绘画,我瞬间为之1震,立刻判定这正是我想要找的绘画。于是,秦凤玲的绘画进入我的视线,并成为那次画展中我所选择的唯1的女性艺术家。当然,我选择秦凤玲并不是因为她的女性身份,而是因为她的作品触及了绘画的本质问题。这次偶然的接触使我有缘最早发现并推出了秦凤玲的绘画。

正如许多艺术家了解的那样,我曾策划的展览以装置和多媒体为主,较少策划画展,但这并不是说我不喜欢绘画,实际上我1直给予中国当代绘画很大关注和期待。也许我对绘画的要求过于苛刻和挑剔,才使得较少的绘画作品在我策划的展览中出现,秦凤玲的绘画则是其中之1。

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秦凤玲是1位鲜为人知的女艺术荆??撬?幕婊?醋髟缭?985年就开始了。她的丈夫王鲁炎是中国当代艺术自1979年《星星画展》以来各个发展阶段的重要参与者之1。当时,秦凤玲家里经常聚集着许多优秀艺术家和批评家朋友。他们的言论、观念、人品、作品无不深深打动和影响着她。秦凤玲以极大的兴趣倾听他们的交谈,以极大的热情加入他们的争论。她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这些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并且经常是最先看到他们作品的第1个观众。由于长期受到这种艺术氛围的耳濡目染,她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他们之中的1员。她默默地画着自己想要画的画,在许多年里,绘画不知不觉成为了她的生活方式和“日记”。对她来说,展示自己的作品就如同公开自己的生活和日记1样,因此,她从未有过把自己的画拿给别人看的愿望,谁也没有注意到她在悄悄积累着她的自信,连她自己都没有料到,210年之后,她竟会突然出现在1个画展上,她在绘画上表现出的自由、想象、天赋和个性,让所有认识她的人为之惊叹!

在许多人看来,秦凤玲的绘画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从绘画潮流中脱颖而出并引起了广泛关注的。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绘画是210年积淀的结果。

谈论秦凤玲的艺术,不能孤立的只分析她的作品,而应把她的绘画放在中国绘画的上下文中加以考察。如果回眸中国现代绘画谱系,我们就可发现,中国现代绘画史的价值体系是由这样两个传统确立的。1个是法国的学院主义传统(以表现崇高、和谐、秩序作为学院的`美学原则),1个是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传统(以“积极的文学反映论”作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叙事原则)。后来这两种传统逐渐发展成了僵化和教条化的艺术体系,以学院为中心向外辐射,形成了主宰和支配中国艺术的主流“话语”,1直左右和影响了中国绘画的审美价值取向。面对这样的艺术体系,许多画家试图摆脱这种“正统”话语的牢笼,力图闯出1种独特的艺术之路。尤其是进入2101世纪,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各种文化观念不断更替,多样而复杂的艺术信息不断困扰和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心理。绘画观念与形式的日益趋同化导致绘画个性严重缺失,除极少数画家能“横空出世”占有1席之地以外,绝大多数画家则处在绘画走向“尽头”或“贫乏”的

 

【有“触觉”意味的绘画—秦凤玲作品解读】相关文章:

1.美丽的天空绘画作品

2.关于春天的绘画作品

3.数学绘画作品图片

4.美丽新疆绘画作品

5.畅想未来绘画比赛作品

6.儿童绘画作品欣赏

7.沙盘作品的解读方法

8.我的梦想绘画作品图片

9.我的妈妈图片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