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课程结构的改革研究论文

时间:2020-07-30 15:55:04 历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初中历史课程结构的改革研究论文

  摘要:

浅谈初中历史课程结构的改革研究论文

  初中历史课程结构一致沿袭人教版的结构模式,在断代史的基础上,细分为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进而又细分为国内历史和国外历史。在这种编排历史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历史被深深地肢解,而历史上各种现象的发生、影响及其原因,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共同结果。本文从历史教学实际出发,对初中历史课程结构的改革谈一谈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

  历史教学 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课程结构

  一、初中历史课程结构格式化影响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教学目标,我们的课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开放的系统体系。这个开放体系是由“教师与课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本互动作用的结果”。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体系以及所涉及到得全部课程都是相对开放性、相对互动性以及相对对话性的,现阶段来说,学习的全过程已近不仅仅是单纯的传递知识,而是更加拥有探索知识,不断创造知识的新意义、新内容。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对知识进行再构建的过程,因此,学生不能够单纯的满足于知道事实,还要清楚的知道其中的原因,以及对未来事物发展趋势有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同样,历史课程的教学也用开放的理念,去融入到实际的教学中。而历史课程的分门别类阻碍了学生综合思考,造成他们孤立地看待历史现象。在教学实践中,这种课程结构往往容易造成学生去分门别类的想问题,其实每个历史事件的产生都是有其内在因果联系的,但是当前初中历史课程结构却由于过度的格式化,使学生常常忽视了历史事件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

  鉴于以上原因,初中历史课程的结构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融合,使因果更加连贯,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清晰。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不仅要从诸如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出发,甚至当时关键人物的心理同样也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的现行课程却被肢解成各种独立的门类,这样就无法综合性地讲述完整的事件。

  二、历史教学应结合最新成果,不拘于教材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下称《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有效教学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进一步理解、认识有效教学的涵义及其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应用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初中历史课程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与方法,对促进新时期《规划纲要》指导下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历史学的发展,各种新观点的提出,新历史证据的不断发掘,为我们还原一个更加清晰的历史情境提供了可能。对初中历史课程结构进行改革时便应该尽可能去吸收最新的'历史学成果和观点,从而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力和搜索资料的能力,形成对历史的基本态度和审美趣味。

  我国进行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实施之后,我国法律明确规定:试行我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学校课程等三种级别的课程教育教学制度,其中的课程管理也逐步的由国家全面统管制变更为走向国家统管、地方统管以及学校管理等三方的分权决策管理制度。这个重大变更措施意味着我国教师今后不必在过分的强调教育教学中使用的教材所具有的权威性,也不必在完全的忠实于我们的教材资料,而是可以单纯的将教材资料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材料以及资源来使用,即一种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教育教学工具。除此之外,教师也不再是国家以及地方进行课程教育教学的执行者和使用者,同时还担负着应当结合我国本地的区实际情况,努力挖掘各种类型的资源。通过不断的修改、编写校本中的历史教材,主动的将教师成为我国学校课程改革中的研制者以及开发者,进而形成一种相对正确的教育课程观、教学教材观以及课程资源观。

  三、弥补历史课程结构固定化的几点看法

  1、不断激发学生在进行课程教育时候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获得对历史事件、人物的理性和感性认识,帮助学生获得内隐的、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如历史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从课本中提炼出来的历史理论等,然后运用已知信息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的训练,让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灵活变通地运用知识,让学生分析判断历史事件的合理性,预测其发展前景,并能提出较为客观、公正、科学的建议和措施。学生参与研讨、判断、预测、决策的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

  2、进行必要的教学反思

  当前初中历史的教学设计大多存在“理论脱离实际”之嫌。

  教学设计与“原生态课堂”往往是不能完全统一,甚至是相悖的。因为课堂是动态的,“每一堂课都是一条不同的河”。

  这就需要广大历史教师从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的实效性、教师的教学机智等方面,全面地总结和反思课堂教学的得与失。

  3、更新教师队伍的教育观念

  历史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观念一旦形成,便会决定着人的观察视角、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一切的进步当从观念进步始,一切的突破当从观念突破始。历史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观念,避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以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学生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着手努力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历史课程结构的改革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历史教学本身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董健。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2011,(1)。

  [2]李志辉。初中历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策略[J]。改革与探索,2010,(7)。

  [3]张航。浅谈初中历史教学设计[J]。教学设计:179。

  [4]郑志伟。浅析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魅力中国,2009,(3)。

【浅谈初中历史课程结构的改革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改革的研究

2.浅谈民法学课程改革论文

3.浅谈会计课程改革

4.浅析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5.体育舞蹈课程改革创新研究论文

6.浅谈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7.英语朗读艺术课程改革研究论文

8.浅谈材料力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探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