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砚文化的发展和历史意义论文

时间:2020-10-19 12:16:07 历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砚文化的发展和历史意义论文

  由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始,砚文化就开始产生、应用、发展起来。砚文化溯古通今,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产生、发展、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促进中国文化传播、交流和发展的重要工具。

浅谈砚文化的发展和历史意义论文

  1、砚文化的历史渊源

  砚是我国传统的书写绘画器具之一,它对传播文化艺术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历代文人把它和笔、墨、纸合称“文房四宝”。中国砚文化的历史悠久,其源流可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仰韶文化初期,砚文化最早表现为砚器文化,由此可见中国砚文化是源远流长,肇始于中华文化的源头。从东汉到唐宋时期形成了砚文化的高峰,明清时期也有特色,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高峰。

  1.1 砚文化的起源

  砚,是从研墨器发展而来,从问世至今已有五六千年历史。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中出现了原始形态的砚台,此后砚台开始绵延数千年的发展里程。

  有前人文献可查:据我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章鸿剑先生撰写的《石雅》所说,砚字不见于经,商三代尚未用砚。也就是说从夏、商、周(西周)时代没有用过砚字。汉末训沽学家刘熙《释名》(六卷)云:“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以后有关砚的著作愈来愈多,如柳公权的《论研》、欧阳修的《砚谱》、陆放翁的《砚录》、苏东坡的《砚评》、苏易简的《文房四谱》等等,都是比较突出的著述。这些著作和文献给后人研究砚史提供了依据。

  除以上所谈的有关砚的著作和文献外,还可根据考古资料。近年来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早在五千年以前的仰韶文化初期,就已经有了作为磨研用的石砚了。砚文化由此而来。

  1.2 砚文化在古代

  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国早期墓中,发现石砚、研石、墨及木牍等随葬品,这是现在已知的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书写砚”,距今约2300年。战国至秦代,砚形较原始简单,无雕刻纹饰,仅为一粗糙圆形石盘,至此,石砚的生产便开始发展。

  汉代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砚得到了真正的使用和广泛的发展。1955年河北沧县四庄村东汉墓出土的双盘龙盖三足石砚,1956年安徽太和县双孤堆东汉出土的缠双兽石足石砚,安徽太和县马古堆汉代空心砖墓出土有盖石质圆形三员砚、双鸠盖圆形三足砚等,不仅显示了早在汉代已有石砚这一事实,而且也确切地表明了此时之石砚的基本格式,多为圆型,并且有简朴的线刻纹样,造型古朴生动、雄浑端庄。

  魏晋时期,砚与新石器时期的研磨器在形式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开始以瓷制砚。在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地出土文物中都发现了青瓷砚,以瓷土为胎,挂青釉,砚堂无釉,以利研磨。在洛阳、长沙晋墓中出土的石砚刻有青龙、卧虎等浮雕,这一时期已发现有石砚、瓷砚、陶砚、铜砚等,其定型有圆形、长方形,还有箕形等,并有足。造型浑朴,注重实用。

  隋唐五代至宋,我国的制砚工艺有了迅速发展,砚材的`种类也较前代为多。石砚有歙石砚、端石砚、洮河石砚、红丝石砚等四十多个品种,其中的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为中国四大名砚。在造型上,唐代一般为箕形砚,这种箕形砚在晋时已有了,到唐代是一个继承和发展时期。宋代以长形桥亭卜卦砚和圆形石鼓砚为多数,以抄手砚为典型。

  元代不如宋代,制砚工艺没有什么发展。但是,元砚造型独具一格。由于蒙古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族人强悍英武,因此,元砚造型与纹饰形成了粗犷豪放、刚劲有力的艺术风格,处处体现元代统治者那种英武善战,粗犷强悍的民族精神。

  明清时期,砚台和其它工艺品的制作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除石砚外,漆砚、竹木砚、瓷砚、玉砚和铜、铁等金属砚都很发达。从制砚工艺上看,无论是造型还是构图都达到了沉稳精练的程度,具有端庄敦厚的艺术特征。在雕刻手法上,有圆雕、深雕、浮雕和高浮雕、浅雕、线刻等,制砚工艺日臻完善。砚台收藏家逐渐侧重于艺术品位。藏砚、玩砚、赏砚成风,并各自成谱。

  1.3 砚文化在近代

  清末至解放前,由于统治阶级对砚的制作不重视,加上残酷的剥削和压榨,制砚艺人度日艰难,被迫放下雕刀,另谋生路,制砚工艺毫无发展。

  1.4 砚文化在现代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制砚工艺得到了很快恢复和发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使失传的砚品得到恢复,同时开发出不少新品种,制砚工艺也日臻完美。许多砚石研究专家、学者,应用现代科学方法探索砚石“发墨”机理,用地质学的原理提示各类名砚石的岩石学特征,形成环境与机理以及砚石构造地质学特征与成因,并建立砚石品级标准和鉴别方法,使人们科学地认识各种名砚的特征,从而提高了对“国宝”的利用和资源保护的认识。专著论文不断涌现,如程明铭的《中国歙砚研究》,刘演良的《端溪砚》,孙敦秀的《文房四宝手册》,赵松龄的《砚石》,蔡鸿茹、胡中泰的《中国名砚鉴赏》,罗春明等人著的《中国苴却砚》,霍有光的《宋代砚石文献的地学价值》,傅才生的《中国天然石砚概况》等等,不胜枚举,这些专著、文献为繁荣中国砚石文化,做出了贡献。

  2、砚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历史意义

  从研到砚漫长的历史变迁中,砚文化凝就了独特的中华文化。每一方名砚背后都有极其丰富的链接,博大深远的知识海洋,也凝聚着中国人集体的记忆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千年密码。砚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象征,在中华文化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2.1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学者都一致认为:中国砚文化肇始于中华文化的源头。砚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华几千年的古老文明历上,对我国民族历史的延续和灿烂文化的传播、交流有着举足轻重的特殊作用,使我国东方的古老文明闪亮在世界的舞台上。几千年来,砚文化在我国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研究砚文化,形成了壮观的砚文化成果。据不完全统计,从晋代到清代,关于砚的专门著述就有14种之多,其中宋代的著作可占6种以上,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至现代,在继承古人砚及砚石研究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研究更全面、系统,粗略统计主要的著作就在40部(本)以上。砚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具有重要的科学内容,它集书法、绘画、雕刻、艺术于一身的艺术珍品,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2砚文化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载体

  砚文化作为“文房四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和延续过程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世界历史长河中,没有哪一个民族的文化像中华民族的文化那样同书写工具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没有哪一个民族的文人像中国古代的文人那样把自己的书具视如自己的生命和密友。中国文人用“文房四宝”来传达自己的思想、文化、生活和感情,成就了不朽的千秋事业,不可想象,如果没有书写工具,中国古代艺术将会是怎样的面目,众多的光辉灿烂的典籍将会以怎样的形式流传,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将会怎样表现自己的儒雅。砚文化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对于表达中国古代人文思想,对于呈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历史场景,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因此,砚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砚文化是中华文明得以丰富多彩的重要内容。

  2.3砚文化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交流的重要工具

  自隋唐以来,砚文化便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工具,承载着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在历次的对外交往中,中华砚文化都随着我们的船只漂洋过海,远赴异国,曾经成为欧洲宫廷和日本上层社会人士的最大青睐,受到各国贵族和士人的广泛欢迎。在中华大地上,每一次外国使节的来华觐见、通商、游历,中国统治者的御赐之物中都有“文房四宝”,随着外国使节和中国使节的交流,将这些中国文人的最为心爱之物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成为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代表,成为中华文化对外宣传和展示的最佳选择。这无疑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播。

  应该承认,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砚作为日用文具早已退出历史舞台,新的书写工具早已取代了这一古代文房的实用价值。砚文化的社会历史空间也已悄然转换,就如许多传统文化一样,已离我们渐行渐远。但砚文化带给人们的雅趣,不仅可以让人“发思古之幽情”,也可以令人心如止水,在墨香四溢中清静人的心境。因此,我们更要珍视古老而极为文雅的砚文化,保护砚文化,推广砚文化!

  参考文献:

  「1」 姬可周 邹议砚文化的历史意义和发展策略 首届中华砚文化学术研讨会 2010

  「2」 周世全 砚文化及其在中国文明史中的地位[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3」 王家国 砚文化漫议[J].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6:98-102

【浅谈砚文化的发展和历史意义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食品文化的发展

2.浅谈中国动画发展的民族文化根基论文

3.浅谈山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4.浅谈对科室发展护理文化的探索

5.浅谈泰山石的文化论文

6.浅谈中日妖怪文化的论文

7.浅谈网络保险发展论文

8.浅谈国产CAD的生存和发展

9.关于浅谈图腾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