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必生平及其文学翻译思想论文

时间:2021-06-17 17:20:40 历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杨必生平及其文学翻译思想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杨必生平及其文学翻译思想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杨必生平及其文学翻译思想论文

  杨必,近代中国著名女翻译家,她翻译的长达60多万字的《名利场》再现了原着的风格,蕴含着丰富的翻译思想。在翻译实践中,杨必注重语言的巧妙运用,追求神似的艺术魅力,译文朴实无华,自然流畅,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一、杨必生平及其与文学翻译的渊源

  1.出生于书香世家,家学功底深厚

  杨必出生于当时著名的书香世家,其父亲杨荫杭是中国第一批革命党人。早年,杨荫杭留学日本攻读法律硕士学位。1919年初,他便担任京师高等审判厅长及司法部参事等重要职务,杨必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她从小便喜欢中国的古典文学,尤其喜欢《红楼梦》,这也是杨必在翻译遇到瓶颈时,总能从中国古典作品中获得启示的重要原因。杨必从小便喜欢看母亲的手抄本《石头记》,还曾以“一心”的笔名在《新语》杂志上发表过文章。杨必翻译作品中丰富的人物形象的形成还与其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她善于模仿事物,在讲述某一事件时总能以简短语句将其完美地表现出来。幼年时期的杨必喜欢安静,非常乖巧,但是也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如不爱洗脸及不按时睡觉等。每当看到佣人端来洗脸水时,她便嘴里喊着“跑、跑、跑”的声音急忙逃走,但还是被妈妈抓到哭着洗完脸。当时,杨必家中养了很多猫,她经常爬楼梯到佣人房间去看猫。一次,母亲发现其鼻子上有灰,问到怎么回事。3岁的杨必泰然说道:“从楼梯上不小心跌下来的。”[1]23中学期间,杨必就读于工部局女子中学,并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毕业后便进入清华担任一年的助教。凭借其深厚的英文功底,杨必还曾为国际劳工局担任英文翻译,同时她还是傅雷先生的儿子的英文教师。正是在傅雷先生及钱钟书先生的指导下,杨必才真正进入其文学翻译的发展道路。

  2.结缘文学翻译,为《名利场》耗尽精力

  因为杨必曾担任过傅雷儿子的英文教师,她从事文学翻译工作与傅雷先生的鼓励有着很大的关系。一次,杨必写信给姐夫钱钟书,请其指导自己翻译一本国外文学作品,钱钟书便推荐了英国现实主义女作家艾杰沃斯的《莱克仑脱堡》让其翻译,他还建议杨必将其书名改为《剥削世家》。钱钟书非常欣赏杨必的翻译才华,他曾在书信中说道“:最近看佛尔雷的作品,觉得其缺乏故事性,而原着全凭故事来吸引人的。我的文字较为死板,很难将这种故事性表达出来。建议你能翻译该部作品以展现原着的真正风采。”1934年,杨必完成了萨克雷《浮华世界》的翻译,并发表于《文学》杂志上,这是中国国内第一本关于萨克雷作品的译本。后来,杨必根据《镜花缘》中“世上名利场,原是迷魂阵,一切皆枉费心机”,最终将该书名改为《名利场》。在复旦大学外文系任教期间,杨必全部完成了《名利场》的翻译,为此她也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当出版社再版时,问其是否修改,杨必以“一字不改”来回答,足见其对该部译着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从《名利场》的翻译便可知杨必深厚的翻译功底,其精湛的译文体现其熟练的语言驾驭能力。

  二、注重艺术性及语言魅力的翻译思想

  1.对钱钟书翻译思想的继承

  翻译的本质几乎是每个翻译者都要讨论的基本问题,从杨必的翻译特征看,其主要包括自由、读者导向及富有弹性。我们可以从杨必的观点中总结出翻译的本质就是要诱导读者通过目标语言的规格及风格来了解原文。“翻译即交换”出自唐代编着的《周礼注》,同样在西方的翻译理论中也包括“翻译便是在源语言语义及风格上的再生及演化”[2]109.有很多关于翻译本质的讨论,有些将其定义为一门艺术,有些则定义为科学或工艺。杨必的老师钱钟书先生对其翻译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钱钟书曾通过许慎的古典文学翻译来探讨翻译的本质,他认为翻译中的“诱”与“讹”是很难避免的,这就需要“化”来减弱它们的影响。杨必继承了钱钟书的翻译思想,将翻译视作一门工艺,她尽力保持原文的风味,并启发读者了解更多的新文化。在“化”方面,杨必重新构造了原文中的结构与形态,同时又完整保存了原作的韵味,没有出现任何因为语言转换上的牵强内容。杨必的这种翻译思想堪称原作的“投胎转世”.从《名利场》翻译中,我们可以看到杨必将自己更多的精力放在翻译的交流功能方面,以适应目标读者的需求。所以,杨必的翻译思想在中国传统翻译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了中西文化的精髓,对国内外文学的互译、互解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2.强调翻译艺术的神秘性

  在翻译思想上,杨必一般用简短的语句进行概括,她认为最好的翻译是在保持原文风格的基础上,巧妙地将其转化为另一个国家的文字。同时,她认为这种翻译很难实现,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具体的难以克服的问题。杨必认为,好的译文能引导读者熟悉原作,拙劣的译文则有着相反的效果,在无形之中排斥了读者,并损坏了原文的声誉。所以,杨必认为真正的翻译是灵魂转世,更是一门艺术及难以实现的理想境界。杨必继承了钱钟书关于翻译过程中“诱”、“讹”的思想,指出“诱”在翻译过程中有着良好的联络作用,能有效激发读者去了解国外文学作品,并实现文化上的接近。这样,语言便成为翻译的一个重要工具,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如果没有很好地掌握该种语言,其传达的思想及理念便很难让人理解。

  在翻译过程中还会出现译文与原文的'失真问题,即“讹”的出现,如果读者阅读了原作,便会将译作丢弃。相反,质量不高的译文还会对原文产生负面的影响,影响读者对原着的认知。所以,杨必认为文学翻译应将忠实于原文内容及风格放在首要位置,这也是其《名利场》翻译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3.注重文学翻译的语言魅力

  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杨必便是翻译艺术的杰出代表,她翻译的《名利场》再现了原文艺术风格,达到了神似的艺术效果。虽然在这部长达六十多万字的译着中有少许错译问题,但是其仍不失为中国文学翻译中少有的几部成功的译着之一,这与其语言魅力有着极大的关系。翻译作品的语言好坏关系到整个作品的成败,杨必的文学翻译更注重语言的运用。在翻译过程中,杨必只是采用简短、朴素的语句,惯用文言词句、惯用语等,使得多种词句相互映衬,有着强烈的语言表现力。杨必非常注重语言的选词,善于将那些特定的词句放在特定的位置上,使得它们能在译文中大放异彩。

  杨必还善于把握原文的语言结构及形式,从多个角度来选择词句进行翻译。她说:“好的译文能正确地引导读者向原着延伸,拙劣的译文不但破坏了原着的形象,而且还在无形之中拒绝了读者。”例如,《名利场》原着中叙述了艾米丽在丈夫死后的痛苦生活,杨必将原文中的长句分成若干的短句,使得语句更为流畅、明快。另外,诸如“却一样”、“闲言闲语”等熟语的运用,展现出说话人的内心世界。语言也有雅俗之分,杨必善于运用典雅的文言词句进行翻译,她说:“文言词句能表现任何学问,以典雅的文言探讨国外文学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抉择。”[3]50杨必还善于运用普通用语,以实现其生动、传神的翻译艺术效果。

  三、杨必翻译思想的具体体现

  1.翻译中注重神似的艺术效果。在译着方面,杨必留下了《名利场》、《剥削世家》两部作品。在翻译过程中,她更注重神似的艺术效果,形成了其文学翻译的艺术风格与魅力。钱钟书认为,杨必的翻译犹如中国翻译界的新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她翻译的《名利场》完全可以与原着相媲美。杨必译文中的神似来源于其对原文的斟酌,她综合语境、风格等因素,并结合译入语的内容,使得各要素之间相互融合。在《名利场》原着中,萨克雷以说书先生的角度来展开故事,语句风趣幽默。为了传承原着的艺术风格,杨必在词句及篇章上都进行了详细的斟酌。同时,为了符合汉语习惯,她大胆遣词造句,她曾说:“国与国之间的语言及文字有差别,这就需要在理解原着文风的基础上,仔细推敲用语的表达。”[4]48在翻译过程中,杨必面临这些巨大差距的情况下,并不是完全拘泥于原着,而是结合当时原着创作的历史背景进行综合分析与评判,将其视作一个独立的作品来创作。文学翻译更多的是文化及思想的传达,杨必非常注重作品“神似”的艺术效果。为此,她很好领悟到了原着的精神,并对原文遣词造句,大胆创新,为广大读者呈现一部精彩的作品。翻译中存在的漏译问题,丝毫不影响译文的整体性及艺术性。

  2.灵活运用语言,再现原着的风采。在文学翻译中,杨必并不拘泥于原着形式,而是采用更加灵活的表现手法,再现了原着的风采。杨必注重译文语言的具体化及形式化,强调“内容尽化为形式”,承认译文思想的外在含义。在语言转译过程中,译者都会遇到语言习惯带来的问题。例如,如何处理从句的问题,杨必往往采用并列句、因果句型等形式,以展现原文的含义。同时,她还将西方文学中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转化为中国的熟语。杨必在翻译《名利场》时,注重词汇的表达,文字转换方面有着灵活的特点,真正再现了原着的神韵。例如,原文中将里倍加描述成为对金钱与地位而不择手段的人,杨必在翻译中结合故事中人物的生活经历,采用切合人物身份的语言文字与风格,将人物完美呈现在读者面前。另外,杨必还以其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原文中盲人与瘸子相互搀扶的故事情节,她对原文没有任何的删减与延伸,真正让读者体会到原文的真实风采。在翻译实践中,杨必交错运用日常用语、典雅词汇等,彰显原着的艺术魅力,并使得译文更为生动形象。

  参考文献

  [1]嘉荣慧.论杨必对钱钟书翻译思想的继承[J].海外英语,2011(1).

  [2]陈荣东.杨必和她的翻译[J].上海翻译,2005(6).

  [3]刘庆玲.译学之道,存乎于心---以翻译家杨必为例[J].翻译研究,1999(2).

  [4]邢晓宇.浅析杨必译《名利场》中的多维语境意识[J].语文学刊,2005(4).

【杨必生平及其文学翻译思想论文】相关文章:

1.杨必生平及其文学翻译思想论文

2.浅议文学翻译的移情文学论文

3.文学翻译创新分析论文

4.陈淳及其思想研究论文

5.语言哲学与文学翻译论文

6.文学翻译再创性叛逆论文

7.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及其运用论文

8.儿童文学读物及其分类研究论文

9.陌生化和文学翻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