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胆红素测定在儿科临床的应用探讨论文

时间:2020-06-30 12:44:09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经皮胆红素测定在儿科临床的应用探讨论文

  0引言

经皮胆红素测定在儿科临床的应用探讨论文

  本文旨在探究经皮胆红素测定方法在黄疸患儿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现将统计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黄疸患儿8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所有患儿经临床诊断后均被判定为黄疸疾病,并排除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溶血症、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新生儿肝炎、G-6-PD缺乏等疾病[1],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患儿均40例。观察组患儿男女比例为24:16,日龄在1~31d之间,平均13d;常规组患儿男女比例为23:17,日龄在1~31d之间,平均13d。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良好。

  1.2测定方法。

  常规组:通过血清对患儿胆红素含量进行测定,取患儿2ml的静脉血,并采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观察组:通过皮肤对患儿胆红素含量进行测定,在患儿额头两眉之间[2]取三个点后进行测定,并取结果的平均值。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均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比较两种测定方法的准确性与两组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临床应用价值。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测定方法的准确性与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

  1.4数据分析。

  将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录入到SPSS18.0软件中,胆红素平均测定值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分析。

  两种测定方法均能够较为精确地测定出胆红素的含量,比较两组的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测定结果间的相关性分析。

  两组胆红素的测定值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P<0.05),即当胆红素值由小到大进行排列时,两组测定结果均随胆红素值的.升高而升高。

  3讨论

  胆红素是人体胆汁中的一类主要色素,是胆色素中的一种,为橙黄色。胆红素是人体内铁卟啉化合物[3]的一种代谢产物,可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大脑等造成一定的损害,有毒性,但是同样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剂作用,可以对磷脂与亚油酸的氧化进行抑制等[4]。判断黄疸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即是对胆红素含量的测定,同样也是用来测定人体肝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说,对人体胆红素含量进行精确地测定能够对小儿黄疸进行有效的判断,临床上通常采取经血液或经皮肤进行测定,当其转运至人体皮肤时,可与白蛋白相结合,并产生相关的复合物,引起胆红素酸沉积等。本次研究分别采用了经血液与经皮肤对胆红素含量进行测定,并探究两组测定方法的精确性与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经血液或经皮肤测定均可得出较为精确的测定结果,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两组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P<0.05),即当胆红素值由小到大进行排列时,两种测定结果均随胆红素值的升高而升高。经过反复的临床研究后证实,对胆红素含量采用经血测量后,虽然可以得到较为精确的测定结果,但是具有重复性弱、采血较为困难、患儿皮肤容易出现损伤、感染等不良情况;而采用经皮测定方法同样可以得到较为精确的测定结果,且采血过程简单、安全,能够有效防止患儿损伤等,相比经血液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所以说,对黄疸患儿采用经皮测定胆红素含量可以作为临床上重要的检查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经皮胆红素测定在儿科临床的应用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1.儿科临床实习教学的探讨论文

2.儿科临床C反应蛋白应用论文

3.抗生素应用儿科临床论文

4.儿科临床论文

5.银翘散在儿科临床应用论文

6.儿科临床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论文

7.抗生素在儿科临床的应用论文

8.儿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