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医源性感染控制的工作现状和管理研究

时间:2020-10-08 16:20:19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检验科医源性感染控制的工作现状和管理研究

  在医院临床标本检验检测中,检验科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检验科医源性感染控制工作现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检验科医源性感染控制的工作现状和管理研究

  摘要:目的 分析检验科医源性感染控制的工作现状,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给予解决。方法 参照《消毒灭菌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以及检验科工作制度等要求,对检验科医源性感染控制工作进行逐一对照检查。结果 通过检查发现在进行医源性感染控制工作中,检验科仍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导致了潜在感染风险的存在。结论 在医源性感染控制工作中,通过制度管理、规范操作和员工自律相结合方式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医源性感染控制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水平。

  关键词:检验科;医源性感染;控制工作现状;管理

  在医院临床标本检验检测中,检验科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天都需要处理大量的来自临床的各类感染性标本和面对大量的门诊患者,因此会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到感染源。本文就当前检验科医源性感染控制的工作现状和薄弱环节的加强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检验科医源性感染控制工作的现状

  1.1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完善 检验科未遵守相应要求进行感染控制小组的组建,并不具备一整套健全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标准操作规程,包括标本的采集、运送、接收程序,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程序,医源性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实验室生物安全意外情况登记与处理记录等。同时,检验科科室入口处以及微生物室等应张贴警示标志的地方并未张贴警示标示,可能会造成无关人员的进入。

  1.2制度未落实到实处 检验科部分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常常不戴薄膜手套会仅戴一只薄膜手套,并有上班穿拖鞋和不戴口罩的现象,不戴口罩具有极大的感染风险,尤其是在进行感染性材料可溅出或可雾化的检验检测工作时。进入休息室时仍旧穿着工作服,或离开感染区时未脱下工作服以及手套。

  1.3标本接收环节不规范 检验科中接收的标本包括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这些标本中含有病原微生物和有害成分,需要规范接收和处理,但检验科中无明确的标本管理流程。如检验科中无专门的标本接收区,盛放标本的容器不合格等。

  1.4无扎实的消毒知识 检验科部分工作人员对消毒剂的'配制、浓度要求、使用对象以及作用时间等了解不足,工作中随意性较强,容易导致消毒达不到预期效果。工作人员也会因无扎实的消毒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缺乏而在工作过程中忽视可重复使用的实验用品及器皿的高压消毒工作,对其不进行高压消毒或在消毒处理中直接清洗。

  1.5缺乏防护设施 检验科设置的紫外线灯不足以有效覆盖工作区;必要防护用品配置不足,如感应洗手器、洗眼器、生物安全柜、护目镜等。未对各专业进行合理科学的分区。通风设备少,安装不科学,可能会导致叠加污染现象的发生。

  1.6废弃物处理、管理不到位 感染性废弃物与损伤性废弃物、生活垃圾混放。将未经消毒处理的生化分析仪、洗板机等产生的废水直接排放。将未经高压蒸汽灭菌的各类培养基、菌液、菌种和毒种等高危废弃物直接收集处理。

  1.7意外事故处置不规范 标本倾倒、菌液溅出时,用抹布或拖把直接处理;在对被污染的破裂试管,玻璃碎片进行清理时未使用镊子;当爆炸等意外事故发生时,工作人员在处理过程中未进行安全规范的操作;在出现针头刺破、锐器割伤以及粘膜暴露等现象时,未进行恰当的预处理,未配备应急药箱。

  2检验科医源性感染控制工作的管理措施

  2.1合理布局科室 检验科中,将出、入口隔开,实行人、物分流措施。将功能区划分为三大部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工作服换衣室)、清洁区(包括值班室、会议室)。同时,在各专业室张贴相应的警示标识,如"生物危害"、"限制区域"等。此外,在出入口设置换鞋柜,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病原性感染物的对外传播机率。

  2.2建立感染控制机构、加强感控知识的培训 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在检验科进行感控小组的组建,感控小组需在医院感染控制科的领导下进行相应的工作。检验科在制定和健全科室工作制度和专业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感染防控工作指引的制定,并定期对检验科中的工作人员进行感控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应囊括《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灭菌办法》以及相关操作规程。同时,医院感染控制科可对检验科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以加强监督,有效提升全科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和处置能力。

  2.3科室内消毒措施 应用固定式紫外灯管照射方式进行空气消毒,若条件允许,则可应用移动式紫外灯消毒车进行空气动态消毒。空气消毒可安排在早班前1h、晚班后1h进行,安排专门的工勤人员进行空气消毒;应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或75%的酒精对工作台面进行擦洗消毒;清洁区和工作区的地面消毒分开进行,清洁工具各使用一套,避免交叉感染。对于工作人员会频繁接触的门把手、遥控器等物品,也要应用75%的酒精进行擦洗,以降低携带传播的机率。

  2.4加强防护,规范操作 在检验科,可能会造成医源性感染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标本检验时的直接接触感染;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意外感染;各种污染的物表而引起的携带感染等;因此,必要的防护设备必须配置充足,如洗眼器、感应洗手器、生物安全柜等。同时,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必须穿防护服,戴口罩及薄膜手套和橡胶手套;在进行末梢血采集时,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二棉球的方式;在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加热固定、菌液加样、菌种开封、转种、研磨、稀释等可能会产生飞溅或气溶胶的操作时,必须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培养皿、鉴定管、枪头、棉签、针头、微量吸管等物品废弃后需经过高压灭菌或消毒剂处理后才能打包外送。

  2.5 加强检验单管理 纸质检验申请单可携带医源性微生物,是医源性微生物传播的重要媒介。尽管有许多医院采用了LIS系统管理,但仍有纸质单在使用。对于临床送检单,主要采用的是班后集中消毒、统一存放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结果报告单中包括有住院报告和门诊报告两部分,前者由打印机打印好后,尽量避免与工作台面发生接触,直接分科室放入相应的验单柜中,再由护士送回病房;后者应用凭条形码或卡片索取IDE方式进行临时打印。以最大程度减少检验单携带污染的发生。

  2.6 废弃物处理 严格遵守《废弃物处理办法》的要求和感染控制工作规范,在科室中依据各位置的功能进行专用垃圾桶的摆放,同时,按照废弃物的种类进行分装,分装所用的塑料袋也选用不同的颜色,以帮助快速区分。将感染性废弃物高温灭菌或消毒液浸泡灭菌后再打包待送,将损伤性废弃物消毒后放入专用纸盒再打包待送。经专用通道将检验科全天产生的病源性废弃物送至医院无害化处理待转站代转。

  2.7 其他 建立和完善检验科生物安全应急处理预案,并进行不定期的操作演练,规范操作,提升员工应对意外事故发生时的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1]邓丽梅,刘征彦,陈小芳,等.浅谈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管理方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03):418+420.

  [2]夏厚才,罗小兵,刘小玉.检验科医源性感染控制的工作现状和管理[J].海南医学,2014(06):902+903.

  [3]陈玉宏.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控制与管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1):2221.

  [4]胡冰冰.检验科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01):142+143.

  [5]丁红.检验科的感染预防及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2(10):149.

  [6]吴志德.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对策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3):150+151.

【检验科医源性感染控制的工作现状和管理研究】相关文章:

1.医院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的作用论文

2.研究软件项目管理的控制

3.营销成本的优化和控制研究

4.作业基础成本控制的研究现状探讨论文

5.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分析研究

6.院内感染控制培训计划

7.生物技术制药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8.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现状研究

9.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现状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