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十二例AIDS艾滋住院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和心理干预

时间:2020-09-01 10:02:46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对三十二例AIDS艾滋住院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和心理干预

毕业论文

                    作者:赖伟珍 陈庆芬 周亚红 李桂英 王燕 徐岩 黄捷
  【摘要】  目的  探讨AIDS住院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调查32例住院AIDS患者的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干预。结果  住院AIDS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可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结论  临床心理护理在AIDS患者护理中有重要作用,心理干预对AIDS患者是一种良好的支持疗法。

  【关键词】  艾滋病;心理分析;心理干预
   
    AIDS患者具有个性异常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的特点,是给予心理学手段干预的高危人群。心理因素通过患者的认识产生负性情绪,影响患者战胜疾病的意志,影响患者的不良行为及人格,从而影响AIDS的转归和康复。为了缓解AIDS患者的恐惧心理,笔者对32例AIDS患者进行了心理分析和心理干预,为今后遇到艾滋病时实施临床心理护理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4年4月20日~2005年7月20日我院收治的确诊的AIDS患者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1~62岁,平均31.2岁。

  1.2  方法  调查时为了不增加AIDS患者的烦躁心理,使他们能很好地配合,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设计了简明问卷调查表,对32例AIDS患者进行心理问题调查。

  2  结果

  见表1。AIDS患者存在焦虑的原因是担心疾病治疗和预后,社会的歧视等;有些患者情绪低落,悲观易怒,总以为难以治愈而觉得死亡来临,逐渐产生抵触情绪,不能配合治疗及护理。特别是性格内向患者,固执、不易与别人沟通,自我封闭。由于住院后较少有家属和亲友陪伴,活动空间小,渐生抑郁;患者怕感染他人而自责;该病作为性传播疾病、传染性途径特殊、病情反复、合并症多以及隔离措施使患者感到孤独、无助、自卑,从而加重恐惧心理,影响睡眠,造成恶心、食欲不振等。

  表1  AIDS患者心理问题调查结果排序 略

  3  为AIDS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过程

  3.1  成立心理干预小组  心理干预小组由专职护士负责,均经过艾滋病防治知识及医护心理学培训,有一定的沟通能力。

  3.2  心理干预的原则  主要有:(1)建立互信:护患双方应建立良好的互信机制;(2)具有个性化:因人而异、因疾病的不同阶段及特点实施心理干预,根据患者情况变化不断修正护理方案,不能一成不变。(3)沟通灵活:灵活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综合运用语言、眼神、手势、脸部表情等与患者进行情感交流。

  3.3  实施计划具体包括  (1)安排专职护士对患者进行访谈,每次谈话时间约30min,每例患者1周谈话2~3次;(2)认真仔细倾听患者的陈述,根据患者诉说的心理问题以及护士所掌握的资料,与患者一起进行讨论;(3)进行交接班,重点是干预对象心态上的主要改变,还存在哪些问题,现在急需解决的事情;(4)每3天开会总结,制定患者的下一步具体干预措施。

  3.4  心理干预的措施  心理干预是应用各项心理学技术,采取劝导说服、启发、鼓励等交流方式帮助患者认识问题,改善心境,增强信心,以消除顾虑。

  3.4.1  建立信赖协调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适应医院环境  护士要有热情,有信心,做到语言文明,操作熟练,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赢得患者的信任。在与患者接触、沟通中及时收集可靠信息,用爱心和真诚激发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日常中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打招呼,认真倾听他们的心理感受。治疗前询问病情,治疗中应仔细、熟练操作并主动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适时地关心、同情、安慰、鼓励患者,再结合个体调查结果给予心理支持。通过一些形体语言诸如点头、手势等达到心理支持的目的。尽量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病痛,缩短护患之间的心理距离。住院的AIDS患者对医院的不熟悉和不适应,会产生失控感,并由此引发紧张、焦虑、困惑或无助的感觉。这时护士应主动介绍病区环境,介绍主要的医务人员,重建新的人际关系,调动他们的正性情感,使之主动地接受治疗、配合治疗。

  3.4.2  通过健康教育,针对患者认知偏差进行干预  要战胜心理上的情绪障碍,以及由此引起的躯体上的不适,从根本上调整患者对艾滋病的认识是很重要的。护士利用接触患者的有利时机,提供艾滋病正面信息(如既往治疗效果显著的患者情况介绍)。在与他们沟通时,一方面了解其患病情况及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情况,找出患者对疾病认识上的偏差,另一方面与患者一起通过认真分析,引导患者多方式思考,多角度去考虑问题,转变其疾病观,使患者对艾滋病有全面健康的认识。

  3.4.3  情绪疗法,帮助患者认识消极的态度是不利于健康的  护士首先要接受患者的消极心理反应,了解到任何人处于这种状况,都难免不会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因此要积极分析对策,耐心说服。在护理工作中使用应用多种心理学技术积极疏导,并注意鼓励患者宣泄不良情绪。对症状及检查结果,即使是轻微的好转都要告诉患者,并与其分享快乐,使患者培养积极向上的情绪,缓解心理困扰。

  3.4.4  寻求社会力量支持  对健康损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社会支持。由于艾滋病的特殊性,住院的患者往往都体验到被遗弃的感觉,他们非常需要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对于患者而言,护士本身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护士用诚恳的语言及精湛的技术来对待患者,使他们身处绝境仍然保持信心和希望;另外应主动传达社会各界对患者的关注和理解,给予患者间接的心理支持;护士还要积极与其家属、朋友联系,劝导他们正确对待艾滋病,抽出时间陪伴、探视患者,使其感觉到家庭的温暖,朋友的友情,最大限度地让患者感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4  效果评价

  32例患者中有14例睡眠障碍,经过护士悉心照料和心理疏导,11例睡眠时间明显延长甚至睡眠障碍已消除,3例患者仍有易醒或睡眠不实。13例患者有恐慌、愤怒,10例情绪低落、抑郁,4例易激惹,1例自我残害等情绪极不稳定的患者,通过劝导、启发、宣泄不良情绪等方式积极疏导,鼓励他们采取积极应对方式,25例患者情绪有了好转,但2例仍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23例患者经心理干预后消除了负罪感、内疚感、自责、孤独感、自卑感、惧怕他人歧视、疏远、绝望感、担心自己前途、工作自责和孤独情绪。另具心慌、乏力、幻觉、妄想的病例,通过心理干预后,提高了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增强了自身应对能力,改善了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对于复查时仍有心理问题的康复者,继续随访并通过面谈及电话等形式为他们实施心理护理,对于仍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的AIDS康复者,建议他们去做专门的心理咨询。

  5  讨论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AIDS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较差,在住院患者中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自身方面的压力、目前艾滋病的不治性及传染性、医院的隔离环境、社会方面的因素等。人的身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方面我们应积极采取治疗措施,另一方面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慰和心理疏导,深入到患者内心世界,观察患者的情绪,了解患者的心理,归纳出患者的问题[1]。由于艾滋病的不治性、传染性,及其以性传播为主的传播途径使其比以往任何一种疾病在患者及周围人群中引起更为强烈的情感问题和心理反应,引发的心理问题相当复杂。我们必须积极主动把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不同的个性素质,因人而异,提供心理安慰,健康指导,疾病知识教育等护理服务,并且将心理疏导施于日常护理中,使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护理当中。消除患者心理障碍,减轻患者身心痛苦,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防止病情恶化,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期,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艾滋病患者复杂的心理及不治性令我们体会到心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它的不可替代性,护士要通过培养自己过硬的心理素质及敏锐的观察能力、熟练的业务技术、礼貌庄重的行为举止等良好素质,通过更新知识来提高心理护理的质量,更好地为艾滋病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本组患者的护理经验,为我们以后继续收治同类患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黎明.临床心理护理方法探讨问题(上).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74.

对三十二例AIDS艾滋住院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和心理干预

【对三十二例AIDS艾滋住院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和心理干预】相关文章:

1.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2.心理干预对精神症患者心理健康的作用

3.抑郁症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

4.老年抑郁心理干预分析

5.护理干预对门急诊输液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论文

6.心理干预对急救人员心理健康的作用

7.当前儿童的心理状态和教育

8.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作用

9.调整高考心理状态和考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