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检测方法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观察

时间:2020-10-25 09:04:50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不同检测方法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假性增高或降低的影响。方法 取检查血常规正常标本10例,溶血标本10例,脂血标本10例,小红细胞血10例,EDTA?K2依赖性凝集10例,溶血标本10例,共50例。采用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和目视显微镜法对50例血标本进行血小板的计数。结果 10例正常标本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和目视显微镜计数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40例脂血、溶血、小红细胞血、EDTA?K2依赖性凝集标本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和显微镜计数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电阻抗法对脂血、溶血、小红细胞血、EDTA?K2依赖性凝集标本的测定可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偏高或降低。

【关键词】  血细胞分析仪; 血小板计数; 显微镜计数

 为了保证临床作出正确和安全的临床决策,关键是血小板计数不仅要精密,而且更要准确。因此,选择一种准确血小板计数方法和采集合格的标本,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试验通过用仪器和手工2种方法对血小板计数进行对比,探讨其应用价值,使之为临床精确计数血小板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仪器和试剂:采用日本Sysmex KX?21N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和显微镜计数及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配制的草酸铵稀释液,对50例患者标本进行血小板计数,实验前已做好质控,空白计数符合标准。(2)标本:选择来我院检查血常规的患者标本50例,其中正常标本10例,脂血标本10例,溶血标本10例,小红细胞10例,EDTA?K2依赖性凝集10例,血细胞分析仪采用的标本是抽取静脉血2 ml加入到硅化内壁的EDTA?K2抗凝管中混匀。目视显微镜计数法采用同一血标本20 μL(注:EDTA?K2依赖性凝集标本应重新手工采集标本),加入到盛有0.38 ml的草酸铵稀释液的.清洁塑料试管中混匀,所有血液标本均在采集后室温(18℃~22℃)放置,4 h内完成各种方法计数血小板。

  1.2 方法 采用日本Sysmex KX?21N血细胞分析仪,对50例标本进行血小板计数,每个样本计数3次,取平均值。采用目视显微镜计数法对50例标本进行血小板计数,每个样本计数3次,取平均值。

  2 结果

  50例标本用2种方法计数血小板结果比较,10例正常标本2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0例脂血标本、10例溶血标本、小红细胞血标本10例、DTA?K2依赖性凝集标本10例,2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细胞分析仪采用电阻抗原理计数血小板时脂血、溶血、小红细胞结果高于目视显微镜法计数,表明电阻抗法将红细胞碎片,小红细胞,和脂血中与血小板大小相似的乳糜微粒等作为了血小板计数、导致血小板计数偏高。EDTA?K2依赖性凝集标本结果低于目视显微镜法计数,表明抗凝血在室温下发生EDTA依赖性凝集,血细胞分析仪对凝集的结构不能辩别,而误以为是白细胞造成血小板计数假性偏低。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