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25例

时间:2023-03-21 14:17:32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手法复位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25例

【关键词】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 手法复位; 掌屈尺偏

 我院1998年5月~2009年1月共收治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25例,采用手法复位,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中,男22例,女3例;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8岁。均为摔跌伤所致闭合性骨折脱位,其腕掌部均有皮损,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正中神经损伤。其中右侧18例,左侧7例;伴有桡骨茎突骨折3例,伴有尺骨茎突骨折7例。X线检查示均为舟状骨骨折,骨折远端随月骨周围腕骨完全背侧脱位并桡偏,病程30 min~7 d。临床诊断为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

  1.2 治疗方法 先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必须充分。复位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前臂和腕部置于旋前位,助手握前臂近肘部,术者握腕掌部先行对抗拔伸牵引,五指分别理筋手法,“欲合先离”,将腕部背屈,以加大腕骨间掌侧间隙,术者双手环扣腕部的同时以食、中指顶住月骨,再屈腕并尺偏,另一助手以双手掌对挤夹扣腕部掌、背部,摇晃几下,以使骨折和腕骨间脱位充分对位吻合,牵引贯穿整个复位过程。固定方法:保持复位后之屈腕约30°,尺偏约10°,前臂之旋前位,石膏托外固定。远至掌指关节,其中拇指至指间关节,近至肘下前臂近端。注意观察末梢血运和感觉,配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扩血管和营养神经之药物口服,并行主动屈指活动。

  1.3 治疗结果 全组病例复位后X线复查,腕骨序列恢复正常,各骨折均达解剖复位。其中24例石膏固定一个半月,再改用超腕关节夹板固定一个半月。1例舟状骨延迟愈合,夹板延迟固定至6个月。经随访8~10个月,腕关节功能均恢复正常,腕骨间关节序列关系正常,舟状骨和桡骨茎突骨折均愈合,7例尺骨茎突骨折中有5例不愈合,但未影响关节功能。正中神经损伤均于1周~3月后症状消失。未发现有创伤性腕关节不稳和舟状骨不愈合者。

  2 体会

  全组病例经询问病史均为摔伤时手掌撑地所致,体检亦见其腕掌根部均有不同程度的皮损,说明此病的损伤机理为前臂旋前、手掌着地、腕关节背伸、桡偏,舟骨被桡骨茎突及关节面的背侧作用力冲击而发生骨折;月骨因其解剖形状为掌侧大、背侧小,以致月骨自身易向掌侧脱位或其周围腕骨向其背侧脱位;尺骨茎突骨折为纤维软骨盘及尺侧副韧带随脱位之腕骨向桡背侧移位的牵拉所致。了解了损伤机理和创伤解剖后对如何实施手法复位至关重要,手法复位的一般规律是逆创伤机制而施行手法,亦即“掌屈尺偏法”,并在此位置固定。否则手法复位不易成功,或者固定不当,易致创伤性腕关节不稳[1]和舟状骨不愈合。

  掌屈尺偏位的固定不仅利于脱位复位后的腕关节的稳定,亦利于舟状骨骨折的愈合。因腕关节掌屈30°时,舟骨纵轴与桡骨关节面呈垂直,利于骨折愈合。舟骨骨折后发生不愈合的现象,除了血运障碍外,还有骨折端的异常活动,尤其是桡偏,受到桡骨茎突的影响,骨折线遭到剪式应力的作用而产生不愈合[2]。因此,当腕关节掌屈30°、尺偏10°时,是固定舟骨骨折的最佳位置。另外,在本组中伴有尺骨茎突骨折之7例,正位片示尺骨茎突之骨折块均随脱位之腕骨向桡侧移位明显,采用此法复位和固定后,尺骨茎突骨折均对位良好,进一步说明,不仅要掌屈,尚需尺偏。因此对于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固定,应当掌屈尺偏位。

  通过治疗,笔者体会,采用充分麻醉后复位效果好,尤其对于就诊晚者,麻醉后患者肌肉放松,痛苦少,降低了复位难度。应尽量避免盲目无序和反复的复位,因为这样会改变原始创伤解剖关系,增加复位难度。

  本组病例中1例舟骨延迟愈合,考虑其就诊较晚为一因素(由基层医院转来,已7天),尽早诊断和治疗,可以挽救血运,促进愈合。

  总之,手法复位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疗效满意,方法简便、经济、安全,且可避免创伤性腕关节不稳和舟骨不愈合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亦璁,孟继懋,郭子恒.骨与关节损伤[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457.

  [2] 王澍寰.手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4.

【手法复位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25例】相关文章:

浅论经说·经传·经变05-29

《红楼梦》中预言叙事手法的运用06-10

浅析王建中钢琴作品的和声手法05-29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干预06-12

孔子乐正“诗三百”的经化效应05-28

试论文学作品中“陌生化”手法的价值和实现途径05-29

浅谈“陌生化”手法在文学翻译中的再现-以标记性主位句为例05-09

杜预的“经承旧史”说及其影响—《春秋》性质讨论05-29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36例05-29

论规范铁路多经企业的会计工作秩序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