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切口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的探讨

时间:2020-08-27 16:06:46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微创切口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的探讨

【摘要】  目的 分析微创胆囊切除术并发症,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对1997—2009年本院胆囊切除术(LC、MC)中1510例出现并发症的21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其中胆道损伤、胆漏15例,出血3例,残余结石2例,肺栓塞1例。15例胆道损伤、胆漏,2例术中发现及时处理,术后出现黄疸1例发现胆道损伤,行二次手术胆总管空肠吻合,1例LC术后行二次手术胆管修补T管引流后好转后出院,1例术后拔除负压球出现腹痛低热,予以B超定位下穿刺引流后痊愈。其余10例保守治疗后带负压球出院1个月后拔管痊愈(最迟1例6个月后拔管)。2例出血病例经保守治疗好转,1例出血病例二次手术止血后痊愈。2例胆道残余结石术后均经B超和MRCP确诊,其中1例行ERCP,1例开腹手术。1例病例术后并发肺栓塞(出院后1周死亡)。结论 胆道损伤、胆漏、出血是微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常见并发症,解剖不清,操作不当,局部炎症粘连及个体差异是主要原因。适时中转开腹,适当延长切口,重视Calot三角解剖及胆管变异是主要预防手段。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预防

我院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510例,21例出现并发症,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1510例,男697例,女813例,平均年龄54.9岁。本组择期手术1102例,急诊手术408例,合并高血压病793例,糖尿病 123例。所有病例均随机选择行LC或MC,切口LC均为3孔,MC均3.5~5.0cm。其中术中出现1例胆道损伤,术中发现行端端吻合+T管引流;术中出现1例胆道小损伤,术中发现直接羊肠线修补;术后出现黄疸1例,MRCP证实胆道损伤,行二次手术胆总管空肠吻合;1例LC术后出现间歇性剧烈腹痛行二次手术胆管修补T管引流后好转后出院;另外1例术后1周拔除负压球,出现剧烈腹痛(后B超定位穿刺证实为胆漏),予以B超定位引流出胆汁后痊愈;术后出现负压球引流出胆汁10例,10例中1例是术后4天拔除负压球有低热伴间歇性腹痛,引流出大量(超过1000ml)浅白色液体1例(考虑为胆汁刺激致大量渗液或淋巴瘘),后带负压球引流,低脂饮食1个月后逐渐好转拔除引流管。其余9例均带引流管出院于术后1~6个月成功拔管痊愈。术后出现负压球引流出血液3例,其中2例出血病例经保守好转,1例出血病例二次手术止血后痊愈。残余结石2例,均经B超和MRCP确诊,其中1例行ERCP,1例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1例胆囊术后痊愈出院,出院1周后死亡(肺栓塞)。

  2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胆囊结石症病例逐年增多,成为基层医院的常见疾病。而外科手术治疗往往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小切口开腹胆囊切除术(M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发生率最低,但费用最高。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切口较长(8.0~15.0cm),对生活质量高、注重美观的现代人往往不适应故逐渐淘汰。而小切口开腹胆囊切除术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深受广大基层医院病人的欢迎。微创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发生率有报道约在0.1%~0.5%[1],国外文献报道胆囊切除术出现严重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为0.3%~0.55%[2],故术前选择及术中及时判断是否延长切口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1 MC与LC比较并发症基本互存 (1)胆管损伤型胆漏。胆道解剖关系原本复杂,变异较多,临床经验尤其重要。本组资料1例即是副肝管直接开口胆囊上,将其误认为胆囊管切断后发现,胆囊管绕过胆总管左侧。1例副肝管损伤术中胆漏探查胆总管有左右肝管开口故予结扎副肝管。1例LC钛夹脱落致胆漏。本资料中12例均在术后4~7天出现腹痛,剧烈或阵发性,伴或不伴发热。及时处理(通畅引流)、准确用药(抗生素及抑酸抑制胰腺分泌药物)是关键。症状无好转及时二次手术。(2)毛细胆管漏。急性期胆囊三角粘连致胆囊解剖不清,往往是主要原因。手术及麻醉中由于动脉断流等因素致毛细胆管不分泌胆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