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安徽省耕水机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效果及经验

时间:2020-10-16 19:09:56 理工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探安徽省耕水机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效果及经验

摘要:介绍了安徽省耕水机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背景、实施情况,总结了其实施效果和取得的经验,以期为耕水机的推广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耕水机示范推广项目;实施背景;效果;经验;安徽省
  
  耕水机是通过物理的方法,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能量——风能、太阳能及被激活的水底生物能,把被污染的水体净化、重建水体生态系统的机械装置。该机器通过改善水体环境,增加溶氧量、减少有害物质,创造适宜鱼类生活的环境,从而达到增产、减少污染的效果[1-2]。2009年,安徽省在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的统一部署指导下,实施了耕水机示范推广项目。
  
  1实施背景
  
  近年来,安徽省渔业取得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省可养殖淡水面积48.6万hm2,2008年池塘养殖15.11万hm2。水产品总产量178.4万t,养殖产量147万t,其中鱼类产量为120.5万t(常规鱼类产量为105.3万t,名优鱼类15.2万t),甲壳动物19.4万t,其他水生动物3.6万t,渔业总产值已经达到314.3亿元。渔业经济全面持续稳定发展,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与全国渔业发展水平和周边省份比,差距很大。单产水平底,生产方式落后,科技成果转化低是制约安徽省渔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些养殖品种的产量和单位效益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统计分析,安徽省水产养殖平均产量2 295 kg/hm2、平均收益19 620元/hm2,而同期全国平均(与内陆地区淡水养殖相比)是3 345 kg/hm2和31 530元/hm2,邻省江西是3 660 kg/hm2和32 265元/hm2、江苏是3 585 kg/hm2和53 505元/hm2、湖北是3 915 kg/hm2和26 640元/hm2。随着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及相应的机械增氧技术的广泛应用,高密度养殖模式所产生的高浓度有机污染,早已超出产地水流域的环境承载能力,产生对水生态、水资源和环境的破坏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已刻不容缓。
  
  2实施情况
  
  选择6个示范点,分别安排在滁州市、肥东县、庐江县、宁国市、宿松县、颍上县有代表性的水产养殖大户,示范池塘面积共15.27 hm2,以及一定面积的对照池塘,共投放示范样机33台。2009年6月中旬示范样机全部安装完毕,正式投入运行。按实施计划各地农机推广站联系当地水产部门,利用检测工具对运行后的效果进行数据检测。检测数据包括:水温、溶氧、pH值、透明度、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等,能够充分反映机具使用后对水体环境的影响。检测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分阶段进行。1个养殖周期后,对试验池塘进行测产。
  
  3实施效果
  
  3.1节能减排,改善水体环境,生态效益显著
  一是节能效果明显。池塘养殖目前使用的的机具多是水泵、增氧机、投饵机、池塘清淤机械等,鉴于现阶段市场没有耕水机同类产品,只能与其在同一消费区格中的传统产品——增氧机作一简单对比。例:一般5 333.33 m2水面只用1台60 W的耕水机,而同一块水面至少要用1台3 kW的增氧机。正常情况下,耕水机1 d只需开10 h,用电600 W;增氧机一般至少要开3 h,用电9 kW,是耕水机的15倍,耕水机节能效果非常显著。二是水体环境明显改善[3]。观察使用耕水机的池塘,水质较清澈、色嫩绿、呈中性,透明度在30 mm左右,池塘底质无色无味,水质优于对照池塘。经过检测数据对比分析,试验池和对照池溶氧量在夏季均呈下降趋势,但试验刚开始时耕水机池底部溶氧增加比较明显,而对照池始终呈下降趋势,秋季以后,又逐渐回升。总体来说,试验池塘溶氧比对照池塘有所增加,增加量为10%。试验池塘中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物的含量比对照池塘的含量低。据全年水温测量结果分析,试验塘水温明显降低,平均比对照塘低1~2 ℃。耕水机利用充足的自然资源,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遏制水体污染,改善养殖产品的生长环境,促进水体生态重建,生态效益显著。
 3.2产量高、质量好,经济效益显著
  水体中含氧量增加,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减少,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无噪音污染,避免了震动波对鱼虾等苗体保护膜的损伤和易造成疲惫、厌食的养殖弊端;水质好,群体食欲增加,增加了体质,提高了抵抗病害的能力,增加体重,从而使产量提高。因水体环境的改善,促进有益藻类和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使天然饵料增加,减少了人工饲料的投入量;鱼虾抵抗力增加,减少了化学药品的投入量,实现健康、绿色、无公害的养殖目标,提升了养殖品种的品质。根据周期测产数据显示,大部分试验池塘比对照池塘增产10%以上,增产效果明显;使用耕水机的水产品个头大、成色好、口感好,无土腥味,受到消费者青睐,经济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