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乡村发展道路的理论解释

时间:2020-10-16 18:47:14 理工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百年乡村发展道路的理论解释

百年乡村发展道路的理论解释
【 作 者 】郭建如
【作者简介】作者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
【编 者 按】时至本日,国人仍然要面对这样一种生存处境:农村是中国社会稳定的关
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人口的大多数,他们的命运将在很大程度上约束着
我们选择未来道路时的可能性。本文可能对于农业和农村发展战略研究有所帮助。
【 正 文 】
在一定意义上,从乡村社会进进以城市为主要人口聚集区的社会,是近代以来所发
生的主要变化。《白鹿原》等小说以文学语言揭示了近代村庄的历史,而学者的探索则
有助于我们更加细致地把握那些在历史和现实中似乎都寡言少语的农民。
经济:“吃饱饭了吗?”
吃饭一直是生产粮食的农民的大题目。而吃饭题目又显然不只是“种植、收割、脱
粒、磨面、做成食品”这种简单的工序。这里有着多个题目:地要怎么分?谁不种田?
谁吃的多一点?
黄宗智:中国的小农经济
他以为中国的乡村经济与西方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西方的发展模式假定了一个发
展链条,即商品化会促使小农变化,促使资本主义模式发展,并产生为积累而积累的资
本主义企业。黄宗智在华北的研究发现实在并不是这么回事。他发现,商品化促进了经
营式农场的出现,但同时也使这种追求利润的农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如100亩到200亩)
便不能再发展下往。商品化带来小农家庭的更加充分的完善和强化,农村中妇女儿童加
进农业生产,使得农村生产家庭化;商品化会使小农的生产出现一种无发展的增长,即
固然就总产出和总产值的尽对值来讲,该地区的农村经济确实出现了相当快的增长,但
这种增长是以单位工作日的报酬递减为代价来实现的,因而劳动生产率并没有进步。中
国的小农经济具有极为顽强的生命力,它战胜或者阻碍了以追求利润为动力的经营式农
场的发展,使商品化无法过渡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中往。
为什么那么大的人口压力,盈利性的农场却没有占上风呢?是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
体制使得农村与农村之外的社会之间隔着一堵无法突破的墙。农村要发展,就是要推倒
这堵墙,将人口压力开释到农业外的领域。黄宗智对于改革之后农村的研究表明,中国
未来的出路可能要寄托于乡村产业了,而这是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也不同于传统社
会主义的道路,它是一种在学者看来布满惊诧的道路。然而却可能是可行的。
施坚雅:经济解释一切
他根据自然条件将中国分为九大区和若干子区。他以为这些区域的发展并不与其它
区同步。他还提出了城市等级体系和行政等级体系等概念,并发现在晚清还没有形成一
种一体化的城市体系。他早期的研究单位是市场体系,或称为市场共同体,而不是村庄
。也就是说是将村庄连在一起的一个更大的经济、行政、社会编织的网络。施坚雅模式
在国外汉学界影响很大,结果使国外很多学者都以为中国农民是围绕着市场共同体生活
的。后来有很多研究学者对他的经济决定论——将市场共同体即是交往圈提出了批评。
以为这些区域的形成并非经济因素所决定,而是由多种因素混合作用的结果。
费孝通:两条思路可以融合
黄、施二人所明确的或隐含的为中国社会发展规划的路子是不同的,在黄那儿是要
解决人口压力,即乡村产业化;而在施那儿可能就是各具规模的城乡连续体如何合成结
构一体的题目。在读费先生的著作中,我发现这两条思想意都在费老那里得到了同一。
费老很早的时候就指出人口压力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发展乡村产业,在乡村产业发展
后要发展小城镇,各地的情况不同,可以闯出不同的城乡发展模式。从各种模式的探讨
中,费老进一步根据经济发展规律提出要区域发展与区域间的协调发展相结合,终极实
现全国一盘棋的想法。由乡村产业的流通题目便想到要发展小城镇等一系列主张,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