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会计毕业论文

时间:2020-10-13 19:41:08 会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会计毕业论文

  篇一:

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会计毕业论文

  一、学生在成本会计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费用种类多,记忆复杂

  按照课本章节讲解,涉及的费用归为六大类:各项要素费用、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以及期间费用。而要素费用又简单划分为材料费用(例如原材料费用、燃料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费等)、外购动力费用、职工薪酬、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利息费用、税金以及其他费用(例如运输费、办公费、保险费、差旅费、水电费等)。课本中接触的费用种类已经很多,而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扎实理解各种费用定义并将各种费用正确归类是一个学习难点,需要牢固掌握,灵活变通。

  1.2费用分配方法多,单纯的课堂教学只能浅意义的理解,还是靠死记硬背为主

  不同的费用依据的分配原则不同,最终计入的科目也不同;不同的费用其归集和分配方法也不相同。例如:材料费用的分配就有定额消耗量比例、系数比例、产品产量比例、重量比例、体积比例等分配标准;常用分配方法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和材料定额费用比例法两种,熟练地掌握各种方法能为企业带来利润空间。但学生阶段学习的难点就是缺乏实践锻炼能力,单纯的课本很容易混淆各种方法,也没有想到合适的方式和想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1.3实践经验少,对各种方法不能熟练地理解掌握

  各种计算方法适用的成本对象不同,具体的计算细节与过程也不相同,而且正对完工产品与半成品成本的计算也是有差异的。如何熟练地掌握与应运这些方法,正确恰当地计算企业产品的成本是要掌握的重点,但如何能够灵活地掌握记忆并结合案例正确地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是学习的关键。除却实践这一环节,当前大学本科生的现状就是课上可能还认真听讲,但下课没有老师监督,大学老师又极少布置课后作业,很多学生就基本上不看课本,只等着考前老师划重点突击复习,对各种方法不能熟练地理解掌握。例如一个工厂搬迁到新厂房,厂房的折旧就是一笔巨大的成本,在老厂子里生产由于厂房折旧早已计提完了,计算出的产品成本很低,盈利就大,但新厂房的折旧会大幅度提高产品成本,工厂不能因为搬迁就无盈利,这中间就需要会计人员有规划地计算出合理的成本。

  1.4各种会计课程的融会贯通是难题

  如今的成本会计不是单纯的核算问题,它还包括成本预测、决策、控制等,这就与企业战略管理等学科相联系;最基本的成本核算要从原始凭证出发,依据会计学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入账。成本的高低也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因此它与财务管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如何从宏观上把握知识框架,在细节上追求精益求精,是应该不断探索求解的问题。

  二、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成本会计教学体系设计

  2.1建立学习型组织

  鉴于高校教学的自身特点,“团队学习”是高校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关键所在,旨在激发教师和学生知识共享和群体创新能力的活力,通过组织教学和科研项目团队的方式,树立整个组织的共同愿景。首先,应参照企业实践过程中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应用型教学特点,制定教学计划,编写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指导书,选编课程教材。其次,在教学知识管理中,对有价值的显性与隐性教学信息进行识别与采集,进而组织与整序、压缩与提炼,最终形成组织层面的教学知识。学习型组织强调学习的可持续性,让学生懂得各门会计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与通用性,不能仅局限于课本知识,需要融会贯通。

  2.2注重隐性知识的转化,加强互动,推进优质知识资源的储存、交流和共享

  在互动性方面,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具体的知识型个体,通过定期举行集体的交流活动,互相交换知识,可以使整个班级成为一个规模型知识库。例如针对不同行业或不同地区的成本管理特点和要求,由学生自行组织成学习小组,分别研究各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选择最优成本核算及管理方法。

  2.3由传授知识向注重培养能力转化

  学生学完成本会计课程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实践能力,包括认知性实践能力和拓展性实践能力。认知性实践是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以辅助间接经验学习的活动,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知道该知识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这一环节可以通过课堂讲授和指定任务实践传递给学生。例如在成本费用核算或管理过程中,由学生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分别核算,按照事先制定的核算方法,模拟进行实务操作。拓展性实践则要求提高一个层次,教师只需要提出该项实践需要达到的目标及要求,具体实践的设计、内容和方案可以交给学生自己选择和判断,最后由大家一起对比出哪种方法更适合当时的经济环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承担的是辅助者或顾问的角色,在分析和对比所有实践结果后,给出总体分析并指出存在问题,以达到引导学生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目的。

  2.4集成教学实验工具

  目前适合成本会计教学及管理的软件较多,包括教学型的和应用型的,基本可以涵盖企业的绝大部分工作流程,满足大部分成本费用核算及管理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实践经常是根据某一个静态环境下的情景,进行模拟操作,教学内容相对单一、简单,与实际工作中企业所面对的复杂多变市场环境不尽相同,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在实验中设置不同参数,模拟变化的市场环境,使系统处于动态的环境中,演绎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也就是将教学和应用集成到一个实践环境中。

  2.5将混合式学习方法运用于成本会计教学当中

  混合式学习是课堂教学和课下自学结合在一起的学习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添加大量书本以外信息,特别是会增加一些实务操作的内容,讲授企业实践的实际情况,但是根据学生的反应,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因为在没有培养课堂教学和课下自学这样的混合式学习习惯下,让学生在短时间里接受超量的知识,并不符合学习规律。因此,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课件时,有意识地突出重点,给学生指出课下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并将授课讲义或补充材料上传网络平台,供学生课后浏览,帮助学生复习。将课上和课下时间综合利用起来,会使整个教学事半功倍。

  三、结论

  将知识管理理念应用于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建立学习型组织环境,促进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充分流通与传播,有助于学生积极调用一切有利的学习资源,深入理解和掌握成本费用核算及管理理论与方法,实现知识的创新性学习。

  篇二:

  一、启发学生在成本概念上进行比较

  在成本会计课程中,涵义占了整本书的一半以上。为使学生对涵义全盘掌握,以前我们可能更注重的是“说”,但现在我们可以运用比较的手段来“看”。例如在新授“分步法”这一涵义时,学生普遍反映该涵义太长,且不好记,很难一字一句把它背下来。笔者就把这个涵义和品种法的涵义进行比较。两种方法都是属于成本计算中的综合分配方法。在上课的时候,我先在黑板上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文字写出这两个涵义,在涵义下方用其他颜色标出重点词,和学生一起讨论它们的'异同。通过比较,大部分学生都能用自己的话把涵义的要点完整地说出来,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通过运用生本教学的教育手段,使学生能把冗长的涵义抓重点记下来,既提高了效率,又加深了印象,学生们都反映很欢迎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引导学生在成本计算公式上进行比较

  在单招成本会计的教学中,计算题的分数在整个综合卷中占了绝大部分。学生在做计算题的时候,往往会觉得很难。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教师讲,学生学”,学生只能凭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来了解计算的步骤,难以深入掌握计算题的应用。如果通过生本教学中的比较教学手段,其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例如,在讲解成本计算的定额比例法的时候,如果引导学生与刚刚学过的约当产量法来比较,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这两种方法同属于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间分配的方法,所以它们的计算公式中有相同之处。特别是在计算分配率的公式中,我引导学生自己来总结。公式中的分母都是分配的标准,所不同的是,定额比例法的分母是定额,而约当产量法的分母是产量。而它们的分子都是要分配的成本。这样一比较,学生就能比较直观地记住这两个计算公式了。

  三、带领学生在归纳知识点时进行比较

  在以前的成本会计教学中,归纳知识点都是教师的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说什么就记什么。这样,难以达到全员参与的课堂效果。笔者采用生本教学,巩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学生在生本教学环境中感受全面、动态的业务流程,有效地解决了学过、做过和做得好的问题,因此,不出校门就积累了会计“实际工作经验”,这就为学生就业增强了信心。成本会计生本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只有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能力“最近发展区”上的“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才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才能最大程度产生共鸣;只有把学生当作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教师由教的“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共同体”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才能实现;只有当教师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眼中有学生”,能及时捕捉到学习进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时,课堂教学才能是有效的。

【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会计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1.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2.微课中成本会计教学应用论文

3.案例教学在工程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4.案例教学在成本会计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5.成本会计的理论探讨与应用会计毕业论文

6.分析教学法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应用论文

7.项目导向教学法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8.CBE模式在在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