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所引发的思考

时间:2020-09-09 16:56:41 会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论新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所引发的思考

毕业论文

  1、公允价值的定义 

  FASB(1996)在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25号(FAS125)《金融资产的转让和服务以及负债清偿的会计处理》中指出,“1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是自愿的双方在当前交易(而不是被迫交易或清算销售)中据以购买(或承担)或销售(或清偿)资产(或负债)的金额。”我国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解释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2、引入公允价值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大多数股东仅以证券市场为媒介与企业间接沟通。大量分散的股东1般不再关注自己持有股份所代表的资产份额,更重视股份带来的利得,更想了解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和未来经济前景的信息。会计信息也是1种商品,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必须以信息的需求方的需要作为目标,真正实现信息决策有用性。会计的侧重点转向了这些会计信息的需求者。 

  在现实中公允价值并非特指1种计量属性,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如:现行市价、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公允价值将极大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使会计信息反映金融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有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时至今日,国际会计准则中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准则已有10几个之多,公允价值会计在各国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中显示出蓬勃生机。 

  3、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1.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按旧准则,债务人与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时,如果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权人则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债务人则按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与用于抵债的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转账,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或“营业外支出”。如果是将债权转为股权债权人应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股权的入账价值债务人则将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和对方放弃债权所取得的股本之间的差额作为“资本公积”。所以,在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中,无论是债权人还是债务人,都很少涉及公允价值也不确认债务重组收益。 

  新准则第5条规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新准则第6条规定,将债务转为资本的,债务人应当将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股份的面值总额确认为股本(或者实有资本),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或者实有资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新准则改变了旧准则1刀切的规定,将原来因债权人让步导致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偿还负债获得的收益全部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由于新准则与旧准则最大的差异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并将产生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进行债务重组,将增加债务人的利润。1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1旦获得债务重组,其重组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可能会极大地提升其每股收益水平。所以,那些负债金额较高又有可能获得债务重组的公司,值得投资者关注。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在原准则下,非货币性交易的双方,均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只有收到补价时,才可以用公允价值计算换入资产入账价值并确认收益。新准则第3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由此看来,新准则对满足1定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以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入账计价基础,对损益的确认规定也不同。产生的结果是,这1交换将产生利润,如果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与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差距大,则差额对当期损益的影响也大,对当期资产结构、所得税费用、净利润及净资产均会产生很大影响。 

  3.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新准则第10条和第11条规定,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按照原制度,房地产属于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应计提折旧或摊销。执行新准则后,满足1定条件按照公允价值计价时,不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将使费用减少,利润增加。此外,将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在房地产升值的情况下,也将增加利润。 

  4、非同1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1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它分为两种类型:1是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1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1控制下的企业合并;2是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1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为非同1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新准则颁布前,企业合并业务主要根据1996年8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兼并有关会计问题暂行规定》以及1998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有关长期投资的规定执行。对企业兼并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类似购买法,并没有涉及权益结合法。从目前我国集团公司的控股结构来看,金字塔式的控股结构已成为我国集团公司的主要控股模式,这1控股模式不可避免地导致同1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大量出现,中国的企业合并大部分是同1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对同1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进行规范越来越迫切。新准则第12条规定,非同1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根据原制度,按账面价值计量,不产生损益。在新准则下,非同1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由于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很可能产生商誉。负商誉复核后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正商誉应按照资产减值准则的规定,期末进行减值测试,不允许摊销。这样执行新准则后将使资产增加。 

  5、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1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分基础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新准则规定,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同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对按照本准则规定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但以前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企业应当在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改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与套期保值有关外,按下列规定处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其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除上述方面之外,公允价值还在很多业务中被作为计量标准,例如融资租赁业务,在租赁开始日,对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的认定引入了公允价值概念。在经营租赁售后租回业务中,有确凿证据表明售后租回交易是按照公允价值达成的,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损益,这将对发生该项业务的企业当期利润有1定影响。对商品销售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新准则也要求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此规定会使部分企业短期内推迟确认收入的时间,特别是采用分期收款方式的企业,由于收款期较长,对收入必须采用现值计量,从而减少了当期权益。 

  综上所述,由于公允价值的应用,将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1定的影响。在我国市场经济有待于进1步完善的情况下,更应当慎用公允价值。  

论新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所引发的思考

【论新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所引发的思考】相关文章:

1.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分析论文

2.小议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的运用论文

3.论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计量

4.如何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分析论文

5.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论文

6.从国际会计准则看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

7.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思考

8.基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企业价值评估

9.浅析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