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7-26 12:12:37 会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对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有关问题的探讨(通用7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对企业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对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有关问题的探讨(通用7篇)

  对企业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 篇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成本会计方法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核算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1.企业的管理特点决定其企业成本核算的现状

  企业因数量众多而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员创办新兴的科技企业将呈不断增长趋势,其中将有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由于由于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完整,不系统,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我国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成本核算的现状:

  1.1企业成本核算账册设置不全

  企业的成本核算,是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管理要求、工艺流程而确定的,分别设置原材料、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库存商品等会计科目,按照原材料的购进、生产的组织、产品的销售,以及相关费用的摊销或预提等分别进行核算,根据权责发生制和成本与收入相配比的原则正确归集产品成本、确定期间成本、结转当期销售成本,等等。

  1.2企业采用综合成本法结转产品成本

  这类企业一般没有在产品,采用综合成本法结转产品成本,年末库存商品的余额较小,本期完工产品成本通过估算得出,依据不可靠,理由不充分,随意性也很大,即使本期完工产品的成本根据账面记录得到,而企业往往将在产品的成本挤占到本期完工产品成本中去,导致本期结转的完工产品成本增大。在成本结转的计算过程中,有时还会出现只反映金额,不反映数量或只反映数量,不反映金额的现象,到了年末,企业根据当期开票数量及库存实际数量进行倒轧账,来调整当年库存商品的余额和结转的商品销售成本,这种做法不仅掩盖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非常损耗,而且将成本进行提前结转,直接减少了当期的会计利润。

  1.3企业成本核算混乱

  企业财务核算是进行税收日常管理与税务稽查的基础。混乱的成本核算,使税务机关无法了解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活动情况,很难觉察到企业的账外销售行为。企业成本构成的相关数据难以在同行业之间进行对比分析,使一些税收违法行为更具隐蔽性,税务机关无法对所得税实施有效监管;税务稽查时,数据无从查证,难以对成本资料实施查验,甚至出现尽量回避检查成本核算资料的现象,影响了税务机关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2. 现行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2.1成本核算程序不科学

  按照现行成本核算程序,辅助生产部门将其发生的费用分配给某种产品要经过两次分配,采用两个不同的分配标准(先按一定标准分给基本生产部门,再按另一标准分结各产品),这必然使各产品所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与各该产品的实际受益多少发生严重背离。

  2.2成本计算对象不规范

  从企业看,为使将来生产销售产品的耗费能够计量,从而与其收入相配比,必须正确地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这对任何一个生产有形产品的企业都是必要的。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就是为了解决计算什么成本,费用由谁来承担的问题。但有些企业对这个问题看得并不重要,它们在成本核算中,不管生产产品的品种和规格有多少,统统地按一个成本计算对象来核算成本,结果必然是不管各产品所耗工费料费的差别有多大,计算出的单位产品成本却都相同,但由于各种产品的销售价格并不一样,因此计算出的损益就不真实。

  2.3费用分配标准不适当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于耗费的共同费用,应选用适当的标准进行分配,合理地计入按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的成本计算单中。但有些小型生产企业不管分配什么费用,一律用工人工资作为标准,而实际上这些共同费用并不都与工人工资有关。

  2.4产品成本计算不准确

  有些企业,不管在产品有多少,一律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当期所有的生产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月末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无所谓。这样必然会造成当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的时候,当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产成品成本就会虚增。而当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少的时候,由于完工产品数量大,产成品成本又会很低,人为造成成本不实。

  3. 规范企业成本核算的改进对策

  3.1具备条件的企业引入作业成本计算方法

  现行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不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各产品的成本水平,因此必须加以改进。改进方法有二:其一是区分各种不同的制造费用,分别采用不同的分配标难。这种方法只能冶标不能治本,因为各项标准可能会因时因地不断变化。其二是从根本上改变现行的分配方法,对具备条件的企业引入作业成本核算。作业成本计算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依据不同成本动因核算各个作业所耗的生产资源,计算出各个作业的成本,然后按各最终产品所耗用的作业数量将各作业的成本分配计人各最终产品,从而计算出各种最终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种成本核算方法。由于作业成本是从成本动因上寻找各项费用的分配标准,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分配标准不科学的弊端,实现材料资源的节约。

  3.2建立以责任成本为中心的成本核算体系

  为了解决当今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使企业成本核算符合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防止成本核算混乱局面的出现,建立责任成本制度是有效的方法之一。责任成本制度是在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组织系统中确定成本责任层次,建立责任成本中心,按责任成本指针控制成本耗费,传递、考核、报告成本信息,从而把经济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各层组织和执行人,按照经营决策所规定的目标,进行事前指针分解、事中行为控制和事后成效考核的一种内部经济责任制度。责任成本就是按责任归属,归集成本资料,计算责任者的成本。

  3.3实现会计电算化、加强审计和社会监督的作用。

  成本核算的工作量很大,涉及到材料的收发存核算、人工费的统计与分摊、间接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摊、中间产品的成本核算等等,有些基础数据的形成甚至需要几个部门的共同认定,实现会计电算化,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和沟通系统可以及时、全面、正确地提供企业成本信息,并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沟通。

  总之,加强企业的成本核算十分重要,必须从源头上实施税收征纳的管理和控制。通过我国企业自身的努力和税务机关有力的监管,我国企业成本核算混乱的状况将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改善,我国的税收征纳工作一定会取得明显成效。

  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是成本会计和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成本核算与管理规范的制定与实施,相信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会有较大幅度地提升,企业效益也会进一步提高,从而增加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和企业的整体实力,使更多的企业走出当前的困境,跨入先进企业的行列,为企业、为国家的发展尽自己应有的努力。

  对企业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 篇2

  摘要:

  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新环境背景下的物流企业如何快速稳定发展倍受社会各界关注。在这其中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是提高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目前物流企业成本内容出发,探讨了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弊端,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更好地促进物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

  关键词:

  物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

  一、物流企业成本构成内容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物流作为一个朝阳行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物流企业通常是指从事储存、包装、运输、配送等基本物流活动并能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而在物流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保证其稳定长远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若成本控制得当,则会极大地降低企业成本,从而提高企业利润。然而,在物流企业大量野蛮生长甚至出现运力过剩的现象,行业洗牌不可避免,谁把成本控制的好谁就可能走得更长远,因此如何做好成本核算、如何提供经营决策者真正需要的成本信息成为物流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目前,物流企业的成本主要由经营性成本与非经营性成本构成。其中,经营性成本包括企业购买的材料费用、聘用的员工花费以及间接的经营费用,主要侧重于物流企业的运输成本;非经营性成本包括企业的管理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等。此外,按照成本的具体内容划分,物流成本包括由包装成本、物流信息成本等构成的物流功能成本和由存货风险成本、存货担保成本等构成的存货相关成本。但是,现阶段我国物流企业尚未规定统一的核算对象及核算标准,大多企业按照自身方法及手段进行核算,致使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信息上存在与实际不符、信息脱节等严重问题。

  二、物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问题分析

  1.物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内容繁杂且体系混乱

  物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往往涉及到整个物流企业的产品包装成本、物流信息成本、运输成本等多个环节多个步骤的会计核算,因此物流企业成本的会计核算涉及到的内容较为繁杂,致使多数物流企业存在成本核算内容混乱、会计核算工作失真性严重等问题。同时,目前大多数物流企业并没有明确统一的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也没有形成独立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机制。这一问题就往往会导致企业会计账目不清晰、会计核算流程不明确、会计核算范围混乱等不利于物流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弊端,从而严重影响物流企业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和成本优势。

  2.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会计核算人才稀缺

  在物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过程中,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素质及会计核算人才的数量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物流企业的工作性质较为复杂,特别是成本会计核算相关工作更为繁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会计核算能力、娴熟的物流知识及会计专业知识等综合性素质。但是,在现有的物流行业中,大多数企业并未高度重视从业人员的素质,且缺乏专业性较强的会计核算人才,往往忽略了人才培养在整个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出现了物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效率较低、会计核算准确率不高、成本信息外泄等严重问题,进一步影响到物流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

  3.营改增背景下物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特点与问题

  物流企业经营活动包含了储存、运送、搬运等多环节,这决定了成本会计核算势必也分布在每一环节。伴随着物流企业的不断发展,成本会计核算方面也呈现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如下:首先,我国没有一套规范、完善的物流成本计算准则,成本核算层次不齐,各类物流成本的数据也充斥在生产费用及财务费用中。其次,由于我国对物流行业的研究起步较晚,现有的物流企业会计制度并不完善,会计核算体系不系统,直接导致成本费用的增加与效率低下。最后,会计核算方法不适当,我国物流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成熟,许多科目并未单独列示,影响了物流企业的发展。

  三、物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改进对策

  1.建立完善的物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体制

  为进一步完善物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促进物流企业稳定快速发展,当地政府部门和单位应该加大对物流企业的宏观指导,协助物流企业办理好成本亏及核算的相关工作。其中,政府部门应该结合国内外物流企业发展历程及当地物流企业的发展特点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物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体制,以及规定相应的成本会计核算标准和衡量尺度,从而进一步使物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规范化、合理化。此外,作为行政主管部门,当地政府应该定期检查各物流企业的成本数据,咨询物流企业存在的疑惑并尽全力进行解决。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整个地区物流企业的发展水平。

  2.加强物流企业从业人员培训,引进高水平会计核算人才

  员工素质和人才培养是企业得以稳定持续发展的软实力,员工素质的高低及专业人才的数量往往对整个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在物流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必须高度重视员工素质的提高和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针对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物流企业应建立全面全方位的培训机制,聘用高校教师或企业领军人物给员工进行培训,或召集企业员工前往杰出相关企业进行观摩学习等,通过这种方式使员工加强对物流企业的认识以及物流企业成本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而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培养员工的成本控制观念。同时,物流企业在进行招聘会计核算人员时,应从专业性、实操性等角度出发进行人才引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人才运用到合适之处,从而调动企业全员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合理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物流企业的成本竞争力。

  3.优化物流企业内部成本会计核算的理念与模式

  物流企业作为一个拥有复杂生产链的企业,往往在进行内部成本会计核算时更需谨慎小心,一旦企业忽略了其成本会计核算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问题,就会导致整个成本会计核算出现失误。但是,由于每个物流企业的发展背景和发展历程各有差异,其成本会计核算的方法和手段也均不一致。因此,每个具体的物流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不断优化本企业内部的成本会计核算模式,在顺应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及时更新本企业内部成本会计核算的发展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本企业得到良好的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物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是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针对现有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该建立完善的物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体制、加强物流企业从业人员培训等措施,以期有效地促进物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

  参考文献:

  [1]杨宏.物流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商贸,2014(34):112-114.

  [2]方桂萍.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及改进探讨[J].中国商贸,2012(11):163-164.

  对企业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 篇3

  一、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存在问题

  (一)各种制度对生产成本核算方法规定不具体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根据本企业生产的特点,选择适合于本企业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及成本计算方法”。《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小企业应当根据本企业生产的特点,选择适合于本企业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及成本计算方法”。《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以正常生产能力水平为基础,按照资源耗费方式确定合理的分配标准”。这些规定使企业在生产成本核算方法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在实际工作中,具体的工作人员如果对本企业的生产工艺不了解,缺少经验和常识,又对生产成本核算的内涵、精髓未理解透彻,似懂非懂,致使各种产品成本核算方法混用,随意性大,同时也会形成不同的成本会计算出的产品成本不同的现象,影响企业成本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多产品生产企业成本转移现象较为普遍

  成本转移是由于成本计算方法的原因,使某些产品成本被低估,另一些产品成本被高估。例如:煤制天然气企业,天然气的主要成份甲烷是从净煤气中提取出来的,生产过程中还会产出氢气、一氧化碳和其它气体,成本核算中,这三种气体就要分摊净煤气生产所耗用的煤、水、电、材料等成本,如果将净煤气成本按三种气体量的比例进行分配,则会低估甲烷成本,高估其它气体的成本。假设焦炉煤气净煤气单位成本为1.5元/立方米,按气量比例进行分配,每种气体的单位成本仍为1.5元/立方米,三种产品作为中间产品,很难估计其合理售价,但从市场价格来看,天然气(主要成份甲烷)的售价明显要高于氢气和一氧化碳,很明显,哪种气体的热值越高,售价就会越高,可见按气量比例平均分配净煤气的成本,显失合理,同时也会给管理层提供错误信息,使管理者认为生产天然气的利润空间较大。

  二、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规范措施

  (一)提高成本核算会计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无论是从产品成本的归集、还是从生产成本核算方法的确定,成本核算会计的业务能力都尤为重要。所以,成本会计核算人员不能仅仅熟悉纯粹的会计知识,还应深入到生产一线,了解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准确核算产品成本。企业应加强对成本核算会计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熟练掌握会计专业和本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等方面的知识,对相关会计制度能够融会贯通,使多产品生产模式下的各产品单位生产成本基本趋于科学合理。

  (二)加强成本测算合理确定各产品单位成本

  工业企业的总成本金额一般较大,产品成本分配比率的轻微变化,就会使各产品单位生产成本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造成管理当局认为生产某种产品暴利,而生产另一种产品亏损的现象,使管理者做出错误的生产模式,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确定成本分配方法之前应进行两种及以上方法的产品成本测算,得出结果应和每种产品的市场售价进行对比,使产品的单位成本科学合理。就本文1.2例子中,成本转移比较严重,而各气体的热值对售价又有较大影响。依据《燃气燃烧与应用》中一氧化碳、甲烷及氢气的高热值标准,热值分别为12644KJ/NM3、39842KJ/NM3、12753KJ/NM3,各气体热值比为1:3.15:1.01,如果按照“谁受益多,谁多承担成本”的原则对产品成本进行分配,显然甲烷的热值最高,不论是从天然气的售价角度,还是从产品受益对象的角度来说,将各气体热值和量结合,作为依据分配一氧化碳、甲烷及氢气应承担的净煤气成本,分配出的各气体单位成本则更为合理。这样就会避免高估某一产品成本,低估另一产品成本的现象。

  (三)加强成本计算信息化健设搭建数据处理平台

  一般工业企业根据自己的生产特点及工艺流程,都有一套独一无二的成本计算表,而相对其他行业的成本核算来说,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量又非常大,其范围涉及直接人工的统计与分摊、直接材料出库分配、中间产品及副产品成本核算、制造费用、期间费用的分摊与归集等等。因此,工业企业要加快自身成本计算表电算化的建设工作,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特点,制定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间接费用统一的分配表格,各产品单位成本、产品总成本等消耗物料的明细表格。每个工业企业的成本计算过程比较繁琐,包括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直接成本分配表、产品成本分配表及各单位成本计算表等等,若非专业会计人员和对本厂的生产工艺不了解的人员,短时间内很难弄懂成本计算表内容。很多企业内部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都会采用轮岗制度,若在成本会计新旧人员交替时,新接任成本会计核算人员还要对整个成本计算表和全厂工艺流程进行熟悉和了解,不可避免会影响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所以,建议每个工业企业编制自己的成本计算表使用说明书,内容应包含:本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图及概述,主要从工艺流程的角度介绍每个生产车间自身耗用的物料及自身产出的产品,便于分配每个车间应承担的成本费用;本企业组织结构情况说明,应分清辅助生产车间和基本生产车间,便于制造费用的分配;规定决策成本核算方法的级次,即那种会计核算方法应通过管理层、治理层,还是董事会等决策层的决定,会计核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并简要说明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材料的计价方法、产品成本核算方法、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等等;成本会计核算人员应对成本计算表中每张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批注,注明其数据来源;如果企业工艺流程有较大变化时,现行成本计算表不能满足核算需要的,应有编制变更依据及说明,并在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定时开展成本分析,对成本计算表中不合理、不适用部分定时改进。这样不仅使会计人员还是非会计人员,不仅是老成本会计还是新成本会计都会对本企业的成本计算表有初步的了解,减少重复工作,不会出现见到成本计算表就束手无策的局面,也为本企业建立一个良好、高效的信息沟通和处理平台,打下良好的基础,并能及时、准确、全面的为企业提供需要的成本信息。

  (四)加强监督机制确保核算数据真实可靠

  工业企业应制定《成本核算监督制度》,对营业收入的实现、各项生产费用支出和各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各项期间费用的发生和归集过程、企业利润的实现等过程进行会计监督。在实际的成本会计核算过程中,每个工业企业基本都没有严格的、行之有效的监督手段和方法,使得管理当局,为追求某一特定期间的利益最大化,搪塞、推诿会计核算人员,影响企业内部成本核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综上所述,任何一种成本核算方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各工业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找到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现状的成本核算方法,不可盲从,以免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企业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核算制度和体系,使成本会计核算体制更加科学、合理和高效,从而不断的促进和推动工业企业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

  [2]论文联盟《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现状及其应对策略分析》.

  对企业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 篇4

  一、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重要性

  自物流管理在美国兴起以后,我国也逐渐开始了对物流管理的研宄,从现在物流的发展情况来看,物流在满足企业的采购、生产和销售部门需求的同时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因此许多企业为了向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开始重视企业物流的发展。在企业物流中,物流成本核算是企业利用已知数据来表现该企业物流管理水平高低的一种方法,物流成本的核算同时也是使物流在发展中更为合理化的基础。对此,我们可以将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归结为以下两点:

  第一,通过对企业物流成本会计的核算,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的核算过程中,发现一些没有必要的、不合理的物流活动,这些无效的物流活动不仅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而且还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而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就可以通过对成本的分析,消除这些无效的物流活动,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第二,通过对企业物流成本会计的核算,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正确合理的核算方式不但可以使货物的运输、搬运、装卸以及储存等工作合理有序的进行,还可以协调企业各部门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终做到以最小的消耗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物流成本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在企业物流成本核算问题的解决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由于物流成本核算的不合理而使得物流成本偏高,这样一来产品的价格也就相应的提高了许多,影响了人们的正常消费。此外,由于我国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重视度不高,所以企业也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系统的统计方法,只是粗略的对货物量和货运周转量进行简单的统计,这不能满足企业对物流成本信息的`需求,也影响了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顺利进行。除了上面的这些问题以外,现阶段我国的企业在物流成本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内容不全

  对于企业的生产来说,其物流主要包括采购、生产、销售、退货以及废弃物流等物流活动,而要想使得到的物流成本更加的准确合理,对于物流成本来说就要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将这些物流活动全都算进去。但是,有许多企业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只是将采购物流活动和销售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成本进行简单的核算,并没有注意到其他物流活动所消耗的成本。此外,还有一些企业由于对物流成本的内容缺乏准确的认识,从而造成了他们只把对外运输的费用、货物的保管费用以及装卸费用等纳入到成本的核算中去,并没有将自己用车运输货物、搬运和保管货物,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维修费、燃料费等费用纳入到物流成本中去或是直接忽略的现象。这样就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利于企业管理者获得准确的物流成本信息。

  2.企业内部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机制不完善

  目前来说我国的物流产业发展还不够成熟,面对这样的情况,尽管有许多的企业在物力管理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但是在企业内部还存在着物流成本核算机制不完善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在制定会计核算制度的过程中,并没有将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作为核算的对象,这就使得物流活动的不同环节所消耗的成本被分散到企业其他的成本会计核算账户中去。如将物流成本混合在保管费用、财物费用等项目中,使得企业不能对其中一部分物流费用进行单独的计算与控制。企业内部没有一个完善的机制对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进行指导和制约,物流成本的信息也就很难全面的反映出来了,企业管理者也就无法对物流成本实施有效的控制。

  3.物流费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许多企业在物流成本的计算上只关注对外运输和货物的保管等物流活动中所产生的成本,很少将物流管理成本算到物流成本中去。如在运输的过程中,产品有了损坏,这应该算到企业物流成本中去,但是有一些企业在核算的时候将其归入到企业营业外支出中去。正是因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成本核算范围不同,使得各企业之间的物流费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而造成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物流成本的不可比性。

  三、优化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措施

  1.完善企业内部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机制

  面对企业内部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企业首先要在不打破原有财物会计核算机制的基础上,完善对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机制的建设。如可以在管理费用、财物费用等费用的项目下增设一个物流成本的二级账户,在二级账户中再设置采购、销售、搬运和废弃物物流成本等三级账户。此外,企业还要明确采购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搬运物流成本以及废弃物物流成本所包含的内容,并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和需求对这些层级的物流成本进行细分和统计。此外,对企业内部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机制的完善还可以从优化账务处理技术入手,如财务人员在进行编制记账凭证的时候,对其进行细化分类后再对有关账户进行登记。这样不仅操作简单,还可以有效的将分散的物流成本归集在一起,为物流管理者提供准确全面的物流成本信息,以便管理者更好的控制物流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创新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

  企业在进行对物流成本的核算过程中,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统计和计算方法,要积极地创新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来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如我们在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可以利用作业成本法来进行核算,所谓作业成本法就是将物流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成本分解成几个容易操作的基本作业,并将每一项物流活动的成本费用按照作业来进行分配和汇集,从而准确的将各物流活动的成本计算出来。这样做在得到准确数据的基础上还可以节约企业的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总结

  对于目前我国的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来说,不仅仅是简单的统计和计算物流成本,而是要在了解企业物流成本的基础上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和控制,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节约资源,最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对企业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 篇5

  目前,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制度和模式在我国企管中尚未完善成形,存在着方法、操作性和规范性等很多方面的不足。因此,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仍有待发展。面向物流企业,为研究其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本文将从物流企业成本范围及核算对象入手,再分析隐性物流成本的核算和企业成本的会计核算模式,从而建构隐性物流成本和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会计核算体系。

  一、物流企业的会计核算范围和对象

  1、会计核算范围。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范围包括企业发生的,与其服务产品直接关联的支出。主要成本来源有:系统研发、运输及仓储、库存持有及包装、订单处理及加工等。而与其物流业务运作没有关联的,比如滞纳金、违约金和非常损失等不能算作物流成本,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2、会计核算对象。现代物流企业生产的是“服务”这种无形产品,所以其会计核算是以客户订单或物流服务合同为对象的。目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是通过和客户签订物流服务合同的方式实现。因为每个产品购买者提出的服务内容都有所不同,所有企业和客户签订的每份服务合同基本也都是不一样的,即每份合同都具有唯一性。因此,物流企业接受的每一份物流业务都可以作为物流企业成本核算对象。细分成本核算对象时可采用订单法,具体做法可比照分批法。当然,为达到不同的成本管理目的会有不同的会计核算对象分类方法,因此物流企业中某一部门或者某一区域甚至企业物流活动总和都可能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二、隐性物流成本的定义和核算

  1、隐性物流成本的定义。物流成本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在物流业务方面消耗的显性和隐性物流成本之和。这当中,隐性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所以实际中并不一定发生。根据规定,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实际发生且能用货币计量的所有耗费。所以,是否实际发生是确认成本费用的基本前提之一。并且我国现有会计核算体系进行成本核算所利用的两个主要财务报表企业一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分别反映的是一个企业在特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时期内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收入及费用成本。这两个报表反映的是实际发生过的成本费用,机会成本因为不一定实际发生而得不到确认。综上,隐性物流成本是指那些不一定实际发生且两大会计报表中无法反映的,但在企业进行物流管理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机会成本。

  2、隐性物流成本的核算。隐性物流成本具有机会成本特性,并且其分离核算方法十分复杂。所以核算隐性物流成本可以采用调查和估算结合的方法。

  (1)库存隐性物流成本的核算。库存隐性物流成本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库存资金占用成本、货币贬值成本、库存呆滞产品成本和库存积压降价处理成本。这其中,库存积压降价处理成本和货币贬值成本只存在于当年市场有通货膨胀和库存积压降价处理的情况下,并不一定发生。核算库存呆滞产品成本,一般用单位产品的储存成本和呆滞时间的乘积计算核算货币贬值成本,只需将库存占用资金乘以通货膨胀率(发生通货膨胀那年的通胀率)即可。而库存占用资金成本包括购买原材料所用的流动资金的本金和利息,其利息计算可直接用存货占用资金数额乘以一定时期内的商业贷款利率。由于物流企业没有存货购销业务,其在受托物流业务中垫付的押金和备用金即可作为库存占用资金。

  (2)缺货损失成本的核算。缺货损失成本指失去销售而造成的损失或由于内外部供应短缺从而最终导致的延期付货。缺货对企业影响甚大,可能导致企业失去重要销售机会和客户,或者不得不采取延期发货、紧急送货、异地调货等方法。缺货损失成本的主要来源包括紧急送货成本、异地调货成本、商誉和销售利润损失成本。由于这些缺货损失成本的特殊性,无法采用有效方法对其单独进行核算、计量。所以,对于缺货损失成本目前仍没有明确的会计核算公式。

  (3)启返程空载成本和退货损失成本的核算。在隐性成本中,启返程空载成本和退货损失成本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实际运输组织中经常有对空车的调运需要。从而使因为货源计划不周详或调运不当形成的“空驶”这种隐性成本产生。物流企业核算每次启返程的空载隐性成本时可以根据运输的距离、环节、工具、费用和时间来确定。退货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这些原因:偷盗、运输短少、重复运输、缺少产品部件、定单输入出错、产品质量未达标和产品过期等。而退货损失成本通常包括产品正常销售利润损失、运输成本和货物在运输途中的损坏等。

  (4)物流成本的核算。一些物流费用,如企业办公费、人工费等不能直接作为物流成本计算。这些费用大多情况下是用于物流活动,因无法直接计入物流成本而成为类隐性物流成本的一种。核算这类隐性成本最好的方法就是作业成本法。因为这些费用相对物流活动属于间接费用,而作业成本法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成本动因作为分配间接费用的标准,所以作业成本法非常适用于间接物流成本的核算。但要注意,在分配过程中首要必须考虑各个成本动因的关联程度,再选择最合适的成本动因作为分配标准。

  三、物流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模式设置

  选择物流成本会计模式时,企业要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还要注意企业已有会计核算模式和会计基础工作水平、电算化程度对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模式产生的影响。具体来说,对于物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选择,本文主张采用单轨制和作业成本法相结合的模式。

  1、科目设置。进行物流企业成本会计科目设置前要先明确其物流成本项目。按照属性划分,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可分成物流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两类。将作为物流业务成本的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后就是物流成本项目。具体来说,根据物流企业经营特点,再结合其产生的费用的用途。物流成本可分类为客户服务费、运输费、装卸费、仓储费和订单处理费等成本项目。根据生产服务产品涉及的业务种类特点,物流企业可以调整相应成本项目的设置。

  根据单轨制和作业成本法相结合的特点,以及对于物流企业成本项目的简析,物流企业可设置如下会计科目用以核算物流业务成本:一级科目设置为“物流成本”,用来核算物流企业经营物流业务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再来,可以依照成本核算对象设置二级科目。并且,为配合作业成本制度的实施,设置会计科目时要求对其加以更加详细的分类。可以按照成本项目设置三级科目,如运输作业成本、装卸作业成本、仓储作业成本、系统开发作业成本、订单处理作业成本和包装作业成本等,用以核算各个作业耗费的资源数量。物流企业可以按照自身经营特点和范围设置、调整相应会计科目,或进一步细化会计科目。

  2、账户设置。总分类账作为建立作业成本制度的成本分配流程的开始,在对作业成本制度进行设计时也要对其做适当调整和细化。其中包括将分解资源成本至各个部门层次、调整与经济事实不符的项目。例如把作业层次分类法作为基础,因为作业一般可分为“和产品的批数同比例变动的批别水准作业”、“和产品的品种同比例变动的产品水准作业”、“和产出数量同比例变动的单位水准作业”和“以维持企业持续经营为目的发生的维持水准作业”四个层次。针对这四个层次可以设置相应的四个作业账户:“批别作业账户”、“产品作业账户”、“单元作业账户”和“支持作业账户”。并且根据核算和管理的需要,各个作业账户还可以再细分。作业账户不但可以满足核算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需要,还可为作业化管理方式提供依据,对作业成本的有效控制、管理和监督有重要作用。

  对企业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 篇6

  摘要

  在当下的经营环境中,企业的经营更加困难,开展卓有成效的成本管理成为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工作。但在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中,由于传统思维的影响,使得工作的效果并不理想。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介绍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传统成本管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成本会计;传统模式;改进措施

  一、成本会计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在国内的众多行业中都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同时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再有随着社会发展的推进,人工成本不断攀升,这些因素的出现导致企业的利润不断降低。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如何有效控制企业的总成本,使企业的产品与服务达到较高的性价比,成为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关节因素。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成本会计应当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工作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我国当下的成本管理工作存在不多不足。这一问题导致企业的成本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在国际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中,成本会计的职责突破了传统观念的局限,基于价值链体系与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其工作范围已经得到了大幅的拓展。这样的成本管理理念,为我国企业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二、传统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方式中的问题

  (一)管理观念较为落后

  在我国的传统企业中,成本管理的观念仍然比较落后。首先在部分家族企业中,任人唯亲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这些企业中,对于财务人员的选择往往更重视忠诚度与血缘的关联,而对于财务专业能力却不够重视,这样的用人方式将严重限制企业的人才选拔范围,使得企业难以开展优质的成本财务管理。其次在我国的部分企业中,对于成本会计的管理职责限制较大,主要的成本管理工作通常由企业负责人亲自制定,企业管理者由于缺乏专业且先进的成本管理知识,使得其难以制定出合理的成本目标。再有我国的成本会计通常更加注重账目的审核,对于细节的监管往往缺乏关注。

  (二)信息化建设不足

  在我国的传统企业中,信息化建设明显不足。许多企业中,各部门之间的数据难以有效地互联互通,表格格式各有不同,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企业的信息出现了孤岛现象难以有效汇总,以致企业的成本会计无法及时了解企业的实时数据,从而降低了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性。再有在众多的传统企业中,对于纸质票据过于依赖,对纸质票据的审核与统计,增大了财务工作的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使得成本核算耗费了更多的人力成本。还有在传统的生产企业中,对于大数据工具的应用并不广泛,在采购与流通等诸多环节上仍然依靠个人经验制定推测相关数据,使得企业的资金难以科学准确的使用,如果个人经验出现重大偏差,将为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三)缺乏整体财务观念

  在我国当下的成本财务管理工作中,成本管理的工作范围仍然停留在对企业账目的核算上,这样的管理方式过于被动,由于其管理效应体现在成本实际发生之后,使得许多环节的成本管理无法开展。首先企业的投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财务风险,这些风险往往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但在实际工作中,成本会计通常无法参与企业的投资工作。其次在采购与销售等环节往往存在灰色空间,这一问题的存在会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本,使得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还有在生产运输等环节通常存在浪费的问题,但成本会计对于这一问题通常缺乏管理权,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企业的资源被无谓地浪费,使得企业的成本难以有效降低。最后在企业的库存环节,由于缺乏成本管理人员的有效参与,使得库存数量难以保持科学合理,这样的结果将极大地占用企业的资金,随着产品价值的变化积压产品将为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

  (四)缺乏对企业资产的有效管理

  在我国的众多生产型企业中,资产的规模通常比较庞大。一般包括土地及土地附着物,生产设备及车辆,现金与证券等。这些资产通常占用企业较大资金,且常常未得到有效利用,同时企业需要支付较高的维护成本与税务支出,并且这些资产的价值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也为企业资产的保值带来了不确定因素。

  (五)缺乏必要的成本管理宣传

  在传统的成本管理工作中,成本会计的角色定位过于保守。在成本管理过程中,通常以监督者的视角审核企业的成本情况,这样的角色定位会使得成本会计与企业职工形成对立关系,企业职工也难以主动参与到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当中。这样的情况同时会降低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效率,并破坏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再有由于缺乏必要的宣传,企业员工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与具体方式往往不够了解,使得企业员工难以有效配合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从而导致企业的成本目标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三、改善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方式的对策

  (一)提升管理方式

  在我国的传统企业中,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落后,使得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难以有效开展。针对这一问题,企业的经营者应当转变传统的用人观念,积极探索并寻找专业的成本管理经理人。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首先应当转变用人观念,职业经理人通常具备极强的专业能力,这样的能力会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同时职业经理人拥有极高的职业操守,与企业之间会建立真诚的劳资关系,职业经理人概念的出现,将会解决家族企业在用人中的困惑。同时企业的管理者应对职业经理人充分放权,使其可以在更广泛的空间发挥自身才能,从而使企业的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

  (二)增强信息化建设

  在部分传统企业中,由于信息化程度较低,使得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遇到了较多阻碍。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应当将强信息化建设使得成本控制工作可以有效开展。首先企业可建立成本信息池,将各部门所发生的数据及时汇总在信息平台当中,使成本管理人员可实施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再有企业应当增强网络办公系统,减少纸质票据的使用,使财务审核工作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三)建立整体成本管理机制

  在传统的企业中,成本会计的职能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使得企业成本的调控空间较小。针对这一问题企业管理者应当赋予成本会计更多的管理权限,首先在企业的投资过程中,应当充分咨询成本核算人员的意见,利用其专业知识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再有在采购、销售与仓储等环节中,成本会计应当充分运用大数据工具,通过对潜在用户的追踪和过往数据的比对,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市场评估,并以评估数据为核心,推到出相应的销售、采购与仓储数据,使企业的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避免因人为判断失误对企业造成的损失。

  (四)增强对企业资产的有效管理

  在传统的生产型企业中,通常拥有较为庞大的资产,由于这些资产占用较多的使用资金,如果未被有效利用将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企业的成本会计应当积极参与到企业闲置资产的管理中来,使企业的盈利空间得到扩展,成本相应下降。针对企业的空闲场地,管理人员应当做出有效评估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租赁。针对使用较少的设备与车辆,管理人员应当运用共享经济的观念,寻找合适的合作企业使设备得到合理利用。再有对于企业的利润,管理人员可发挥自身的金融专长,通过金融投资使企业获得更高的收益。

  四、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形势下企业对于成本的控制更加重视,但在传统的成本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观念的落后使得专业人才难以发挥专长,信息化建设的不足使得成本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成本管理的覆盖范围不够完整以及缺乏必要的宣传工作,使得企业成本难以有效控制。在此背景下,企业应当积极创新,运用新型财务观念建设必要的信息化办公系统,并拓展成本管理的职权范围,使企业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沈航.关于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的应用探究[J].中国外资,2011,(08):63.

  [2]赵成.论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经贸实践,2017,(11):36-37.

  [3]胡大安.现代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5,(16):221.

  对企业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 篇7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成本会计的内容不断更新,核算的范畴围也越来越广泛,只有正确的理解和运用成本会计的核算与管理,企业才能更好的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成本会计的核算与管理已成为工业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

  经济新常态下,工业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是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保证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关键就在于成本的管理,怎样控制成本是每个企业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因而企业成本的核算与管理方法的完善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加强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核算与管理。

  一、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内容

  (一)成本会计核算的对象

  1.行政管理部门

  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绩效最重要的考核尺度就是经济效益的高低。行政管理部门必须掌握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的金额大小,掌握其组成结构和发展趋势,提出考核改进措施,继而强化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生产管理部门

  生产管理部门属于生产组织协调、管理控制的第一线,又是最重要的成本核算部门。企业中70%的成本费用来自生产所需材料费用以及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因此生产部门是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重心,加强生产部门的管理、精确控制成本是企业发展必须采取的手段。

  3.基层生产班组

  基层生产班组是生产费用最直接的生产地。班组核算的主要内容就是提供精准的成本资料,同时其班组成本也是企业考核班组绩效的重要指标。

  4.员工

  对于员工来讲,企业的经济责任制度完成情况与员工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也能够促使员工作为责任主体中的一员对成本状况进行密切的关注。

  5.其他

  对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存在的在成品、以及半产品等等成本会计都会整理出相应的会计数据和依据,然后做出具体分析提供给财务部门等。因此,成本会计则要为以上部门和对象提供相应的会计数据,并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

  (二)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之间的联系

  工业企业成本的核算与管理之间是一种互相辅助的关系,只有把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的完善准确,成本会计的管理才能顺利高效实施。而企业成本会计管理中的有序进行也能促进成本核算的高效开展。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有一套完备的会计数据为后期的管理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对管理决策进行辅助,使管理更加高效合理。同时通过核算出的数据也能发现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使管理方法不断的改善,更好的将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落到实处。

  二、工业企业成本会计进行核算与管理的方法措施

  (一)创新管理模式降低成本

  成本控制的核心在于对成本管理模式的创新,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推陈出新,将以往模式的优点继续传承,不足的地方则要剔除改正,从而提出新的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推进降低生产成本的进程。比如利用内部市场进行模拟的方法用以减少生产成本的支出。主要的方法是在指定的具体的生产部门实施,主导是市场,然后用行业内业绩优秀的单位或部门进行参考,其中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单位价格为核算的主要依据,得出产品的市场价格及成本。然后将企业内部的相关生产部门组织成买卖的关系,最后通过内部的价格和成本计算出产品的大概利润,进而做出相应的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案。此外企业还可以将客户的订单数据作为生产的参考依据,按照客户需求进行生产,达到生产成交量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以客户的需求为核心,把握市场动向,这样进行生产才能够保证产品的销量,减少库存和挤压损坏。将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紧密的结合,详细记录有效的参考数据和资料,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产品的挤压,以及原材料的浪费,从而促使了企业的库存成本减少。另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传统的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过程中,通过理念的创新改革,对实现成本降低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建立责任制度降低成本

  通过新型的成本核算与管理的方案实施,可以将企业生产内部的订单数量进行市场分析,进而能够形成很多个有专人负责的的分类订单信息。应收账款所属的分类订单也会有会计部门进行专业的调配和负责。利用责任制制度不仅提高了大部分员工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促使工作有效的开展,责任明确,分工明确,从而使得成本核算与管理的任务顺利实施开展,也促使收款的速度和成功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一些实力较强的工业也能够通过责任制度的实施来消除应收账款。工业企业也可以在完善企业形象的同时,建立一个具有象征性的品牌,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达到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就收回应收款项。与此同时,对于实力较强的工业企业可通过进行负营运的模式,就是在获得订单但没有把产品销售出去的时候获得的预收账款,这也可以助使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

  三、结束语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核算与管理过程中所联系到的范围非常广泛,相关的一些核算方法以及管理模式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因此只要工业企业成本会计能够把握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关键,就能把会计的核算与管理工作做的很好。因此成本会计的核算与管理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发展且共同提高的,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促进成本会计的核算与管理。

  参考文献:

  [1]曲志刚.论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J].当代会计,2015(2):63-64.

  [2]朱利清.加强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264-264.

  [3]周凌云.环境成本核算中的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2.

  [4]卢予北.钻探技术研究与实践[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0.

【对企业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相关文章:

对企业出口业务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08-29

对企业集团成本管理问题的探讨04-24

探讨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若干问题10-08

试论企业环境成本的会计核算与应注意的问题04-12

关于成本会计核算的探讨09-27

对电力经济运行下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探讨03-05

供电企业成本核算问题探讨论文07-31

物业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对策探讨论文05-10

从新角度探讨铁路施工企业成本控制问题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