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会计分期基本前提之辨析

时间:2020-10-15 09:16:05 会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变革会计分期基本前提之辨析

【摘要】在当前与未来快速经济(如网络经济)环境下,对会计分期的认识产生了分歧,质疑会计分期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会计分期何去何从?答案是会计分期未必要但有益,出路在于变革会计分期。本文提出“会计分期并非会计前提,只是会计约定,但会长期存在。”旨在为奠定新的会计理论基石“增砖添瓦”。这一理论基石论点是对当今会计工作处理经济活动业务的客观反映,并将适应未来信息经济技术环境的变化。
【关键词】网络经济环境会计分期变革会计约定


  167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签署《商业条令》,规定商人必须每两年编制财产目录,标志着会计分期思想的逐步形成。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功,工厂逐渐采用机器设备等长期资产,经济活动的重心也告别了合伙冒险的商业活动,过渡到生产经营的工业活动。为了便于对企业连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核算,计算损益、编制报告,人们对生产经营活动日期进行划分,划分成一个个起讫日期,这一个个起讫日期就是会计分期。会计分期从本质上来说,并不要求企业持续经营,断断续续经营或不经营,则经营成果较少或者没有而已;但并不影响会计进行核算、计算损益、编制报告。后来将会计分期设定成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前提,成了四大会计基本前提之一,一直沿用至今。当今经济技术环境的变迁,特别是快速经济(如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发展,对会计分期产生了冲击,其合理性、必要性受到质疑。鉴于此,笔者对会计分期基本前提进行了大变革,将会计分期设定为会计约定(新的会计理论基石之一),使其内涵更为准确,从而适应当今会计所处的经济技术客观环境。

一会计分期之冲击

  会计分期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例如,快速经济中财务报告的缩短致使用作财务报告期的会计分期自然就得缩短,又网络经济中业务或交易的短暂性亦使会计分期必须变短,这些都冲击着会计分期基本前提;于是有人开始质疑会计分期的合理性、必要性。
1.缩短财务报告期对会计分期的冲击
  现在的财务报告期一般是一年、半年,最短也是一月,相对当今经济快速发展来说确实太长,已经与实际需要很不相适应,需要大大缩短。
⑴投资者及时了解企业经营情况而需缩短财务报告期。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们往往需要迅速、及时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以便对股票价值的快速变化及时做出反应。而以往的每年各一次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已逐渐不能满足投资者对信息的需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巨减,从而股票投资者毋需等待半年甚至一年从中报或年报中获悉有关信息,可以及时地从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中每月、每旬、每周,甚至每日获得相关信息,更准确地预测未来的投资收益。这样就需增加财务报告次数,缩短报告期,自然会计分期随之变短,传统会计分期基本前提即受到冲击。
⑵管理者监控企业风险需要财务报告期变短。管理者对企业经营风险的监控,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未来的收益是否大于成本。在手工会计下,报告提供越频繁,信息成本越高。在工业社会中,有形资产是企业的主要财富,有形资产的主体构成是自然资源,企业只要占据了一定的自然资源,便不会面临太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同较低的经营风险水平相比,花费较高的信息成本进行频繁的监控,是不经济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而到了信息社会,专有技术、专利权、研究与开发事项等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的主要财富;企业未来的竞争将主要依赖于人的智力和创意的竞争;这些都使企业处于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中,以致经营风险大大增加。因此,企业需要缩短报告期提供财务信息,加强对经营风险的控制。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报告的信息成本大幅度下降,从而缩短财务报告期提供会计信息成为了现实,致使相关的会计分期受到冲击。
⑶新出现的“实时财务报告系统”可在任何时点上提供财务报告,突破了会计分期基本前提。实时报告系统也被称为“同步财务报告系统”或“全天候财务报告系统”,从原始数据的录入到数据处理直至生成财务报告都是通过互联网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完成。企业所发生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在发生时即可以记录、处理和报告,并将其存储在可供使用者查阅的数据库中。用户可随时获得实时报告信息,不必再等到已成为历史信息的报告。这样可使财务信息在满足使用者的.信息需要上,真正实现“多、快、好、省”。实时财务报告系统的出现与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传统财务报告的生成与传播方式,也直接冲击着会计分期基本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