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人员的激励体系

时间:2020-10-08 10:36:55 会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论会计人员的激励体系

论会计人员的激励体系  摘要:激励形式通常是以经营业绩为依据的,客观真实的经营业绩是激励有效性的基础。如何才能保证业绩的真实性?本文构建了会计人员的激励体系。

  关键词:激励 物质激励 精神激励

  一、问题的切入

  自出现两权分离以来,所有者如何正确引导代理人行为朝着预期目标迈进,一直是现代代理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对激励问题的研究正是这一背景的产物。激励就是力图解决代理人长短期利益的结合问题,即通过改变经营者收益的时间分布组合,促使经营者更加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常见的激励形式主要有工资、奖金、年薪、利润分享及股票期权等。工资是在过去的业绩基础上确定的,满足员工的基本生活需要。奖金、年薪与利润分享是基于当年业绩水平确定的,实现了当期报酬与业绩的直接挂钩。以上几种激励形式其报酬与短期业绩有高度的依赖性,存在的共同缺陷是促使经营者过多地关注短期业绩,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在这种背景下,股票期权得到了大力推广,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将经营者收益延伸至未来一段时期,且收益的大小取决于未来的经营业绩,实现了历史、现在、未来三者的和谐统一,有效避免了代理人“短视”问题。但股票期权真的`能彻底解决代理人的“短视”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股票期权是通过赋予代理人在未来期限内以固定价格购买股票的权利来达到激励的目的。对于代理人而言,购买价格是已知的,他的收益取决于未来的股价变动,获取的是价差收益。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上,股价的变动与公司的业绩是完全的正相关性。因此,代理人会想方设法地提高经营业绩。在接近行权期限时,如果股价不尽如人意,代理人往往会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人为调高股价,以此达到提高收益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股价既不能反映经营业绩,也不代表代理人的人力贡献。由此可以看出以上几种激励形式的共同缺陷:不能将报酬完全建立在真实的业绩水平上。

  如何提高经营业绩的真实性,这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即对会计人员的激励。

  二、会计人员的激励体系

  会计人员是企业的特殊员工群体,他们的工作与经营业绩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其基本职能就是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除此之外,还有监督、评价等职能。目前多数企业的会计人员是经营者直接聘任的,在他们的管辖范围之下。这为经营者人为控制业绩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在这种环境下,会计人员的职能也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本文提出企业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人员激励体系。对此问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1.相关因素的分析

  在建立激励体系时,首先我们要考虑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及个人报酬的相关因素。

  (1)激励主体的定位。会计人员的激励主体应当能够代表所有者的利益,追求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与长远发展。合适的主体定位是董事会下设的薪酬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企业整体的薪酬制度设计,会计人员也不例外。薪酬委员会对企业内部各类员工的工作内容、性质、相互依赖性及利益冲突有最清楚的了解。同时,由于直属董事会,它的独立性与客观性都很强,能够很好地把握不同员工的需求,以一方之长扬它方之短。

  (2)会计人员的选聘。目前,多数企业的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对会计人员进行激励只会适得其反,给他们提供与业绩不相称的过多报酬,使激励失去了公平的理论基础。因此,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会计人员队伍是激励的前提。对于会计人员的选聘,企业要重视以下3方面的工作:

  ①选聘主体的确定。选聘主体必须能够真正代表所有者的利益,真心实意为企业着想,且不受经营者的控制。最佳的选聘主体是董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