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会计的经济实质和理论条件

时间:2020-08-09 16:10:30 会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资产减值会计的经济实质和理论条件

【摘要】 笔者采用规范性研究方法,结合我国现行资产减值会计准则,较为系统地探讨了资产减值会计的经济实质和理论条件。
  【关键词】 资产减值会计;未来经济利益观;理论条件
  
  2008年是中国经济变幻莫测的一年,上证指数、BDI指数、大宗商品价格、油价无不以离奇的走势骇人线人,跌幅乃百年未遇。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尤其是企业资产所面临的减值风险在不断加大。企业的存货特别是大宗商品存货的价值首当其冲地受市场价格因素大幅下跌的影响而贬值,企业的应收款项也由于债务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成为坏账,房地产市场大量商品房闲置和烂尾楼工程造成的固定资产减值、在建工程减值题目也日益突出。面对这样的客观经济现实,信息使用者要求会计做出反映,以增强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因此,资产减值会计题目的研究日益引起多方关注。
  
  一、资产定义及资产减值会计的经济实质
  
  会计要素的定义是对要素经济实质的表述,而要素的经济实质则体现着经济环境的影响和会计目标的要求。
  (一)资产定义
  资产是会计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自20世纪以来,很多会计学家和主要会计文献都试图对资产加以定义或诠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人类对资产的经济实质、特征、存在形态的熟悉也在不断地深刻和完善。关于资产的定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
  1. 未消逝本钱观。1940年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佩顿(W.A.Paton)和利特尔顿(A.C.Littleton)在《公司会计准则导论》中明确将资产定义为“未消逝本钱”。他们以为:“存货和工厂设备不是‘价值’,而是处于尚待转化为用度的累计本钱,本钱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中已经消耗的本钱为用度,未耗用的本钱为资产……。”这种观点侧重从会计计量角度来定义资产,它夸大资产的经济实质是收进和本钱用度的配比过程。在这种观点下,资产负债表面目全非,沦为本钱摊销余额表,无法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和真实的财务状况,更不能提供对投资者决策有利的信息。未消逝本钱观是对资产经济实质的早期描述。
  2. 经济资源观。1957年,美国会计学会发表的《公司财务报表所依恃的会计和报表准则》中明确指出:“资产是一个特定会计主体从事经营所需的经济资源,是可以用于或有益于未来经营的服务潜能总量。”这种观点第一次将资产与经济资源相联系。 1970年,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第4号公告中提出:“资产是按照公认会计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企业经济资源。”这一定义明确了资产的经济实质是经济资源的新熟悉,经济资源观是对资产经济实质颇具影响的一种观点。
  3. 未来经济利益观。1962年,穆尼茨(Moonitaz)与斯普劳斯(R.T.Sprouse)在《会计研究论丛》第3号《企业普遍适用的会计准则》中明确提出:“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已经过企业通过现在或过往的交易获得。”FASB在1985年《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6号“财务报表要素”中提出:“资产是指某一特定主体由于过往的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未来经济利益观科学地揭示、概括了资产的经济实质,符合企业持有资产的目的。资源的有用性在于它有未来经济利益,假如未来经济利益已经被企业所享有,或因不可抗拒的'原因而丧失,则该资源即丧失了作为资产的资格。
  (二)资产减值会计的经济实质
  未来经济利益观从资产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发挥的功能和资产在企业周转中的动态表现出发考察资产的经济实质,它以为资产的经济实质在于其蕴躲着未来经济利益。按照FASB观点,资产的基本标志是看它能否有助于企业在未来期间内获得或实现经济利益,而不是其他什么标准。
  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未来经济利益也就具有了不确定性。当资产被定义为未来经济利益时,资产的价值就存在了变化的条件,减值的发生也就变得理所当然。在未来经济利益观下,历史本钱只是在发生的那个时点人们对未来经济利益的“最佳估计。当依据历史本钱对未来经济利益的估计高于根据现时情况(包括现时市场状况、现时资产状态、治理当局的意图和对风险的态度等)所作出的最佳估计时,其差额所能获取的未来经济利益就会为零或负值,这时就应该对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以符合未来经济利益观对资产要素的要求,这就是资产减值会计的经济实质。资产减值的经济实质是由经济环境决定的。经济环境的变化使资产价值发生了减损,信息使用者要求会计对这样的经济现实作出反映,资产减值会计就承担起了这个使命。当资产价值发生了减损时,资产减值会计能够客观地反映资产价值的减少,全面公允地反映企业资产的现时价值,避免了因资产价值虚增而导致的企业利润虚增。通过计提资产减值预备,可以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予以充分的估计,降低或转移潜伏的风险,同时还可以使企业在当期获得纳税上的收益,从而增加其自身积累,进步其抵御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