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刍议

时间:2020-08-03 17:18:44 会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刍议

[摘要]面对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现状,为了推动此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理清会计电算化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其发展历程中取得的成绩及出现的诸多题目予以相应阐述,希冀通过对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的相关题目的论述,能够引起有关人士的关注,为研究并实践会计电算化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角。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系统; 知识经济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已走过20多个年龄,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也出现诸多的题目。面对现状,我们所能做的有效工作更多的是反思,寻找新的发展契机。这就需要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审阅这项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工作,对会计电算化进行全面而深进的熟悉,在结合实际情况的条件下,做好与之相关的每一项工作,以确保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整个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为推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奉献出全部气力。
  对此,首先我们应该对会计电算化的内涵有一个清醒的熟悉。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就是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数据处理工具和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治理工作中,以进步财会治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与此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会计电算化系统,会计电算化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用系统思想分析、设计和建立的用于处理会计核算业务,提供财会信息,帮助治理职员进行财会决策的现代会计系统。会计及电算化系统是研究分析如何用计算机辅助进行会计业务的核算处理,从而进一步研究如何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治理、会计监视和控制,进行财务猜测、决策的一门科学。由此可见,我们对会计电算化的熟悉尽不可以只停留在感性熟悉层面,而要上升至理性熟悉,从理论层面来对其进行全面的把握,只有将这一项条件工作做好,我们才有可能有效地处理好之后的各项工作。
  此外,我们还应对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历程有清楚的熟悉,这样,我们才能在反思历史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新的工作计划。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基本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缓慢的自发发展阶段”和80年代末至今的“有组织的稳步发展阶段”。1979年财政部给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拨款500万元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工作。1981年正式提出会计电算化这一概念,但当时缺乏计算机方面人才,没有相应设备,致使我国会计电算化固然起步了,但发展缓慢。1988年国务院成立了电子振兴领导小组,推动全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使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迅速推广,但由于技术经验等方面不足,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1994年,财政部颁布了《会计电算化治理办法》,根据文件精神,各级财政部分开拓创新,积极工作,有序引导,使会计电算化在我国逐步普及。1999年以后治理型会计软件迅速发展,标志着我国会计制度的成熟并进一步朝着治理型、网络化发展。多年来,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全国有近30%的单位开展了会计电算化,应用会计电算化的大中型企业在90%以上。在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已达70%以上。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减轻了会计职员的劳动强度,进步了工作效率和会计核算质量,加强了信息流通,本钱核算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了。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会计软件产业,通过国家级评审的会计软件已达30多个,通过省级评审的会计软件已达200多个,据1992年底财政部调查,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单位约占被调查单位的20%左右,但地区、部分行业之间发展很不均衡,有的地区和部分已达50%以上,可有的才刚刚开始会计电算化工作。在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中,大部分单位开发和应用的是部分会计核算子系统,其中尤以工资、账务、报表子系统为主,单机应用为主,只有很少的单位全部会计核算工作实现电算化并彻底甩掉手工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