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价值观

时间:2020-10-28 09:09:53 会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论会计价值观

论证与文化关系的八个参数(注) 已风靡于整个会计界,但对这一课题的核心-会计价值观念本身的研究却探讨甚少,这对会计文化研究的深入无异是一缺憾,本文拟就此作一讨。  一、会计价值观的含义与特征  一提起“价值”,立刻就会使人想起“产品中凝结的人类一般劳动”这一马克思的著名论断。其实这只是马克思的学的价值范畴,是普遍的“价值”一般概念的一种具体化的特殊形式。而真正的“价值”一般概念,乃属范畴,因为价值是指物对人的意义,是反映主体(人) 与客体(事物) 关系实质的哲学概念,在主客体关系中,客体是否按照主体的目的满足主体的需要和对主体的具有肯定作用,这种作用或关系的表现就是价值。因此,价值是指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对事物是否适合自己目的的断定, 其根源和依赖于人们的评价选择活动,如没有选择评价活动,亦就不存在价值问题。  而所谓的价值观就是指指导实践主体有目的地选择某种行为或活动去实现客体对主体的满足,并去判断该种行为或活动的好坏、优劣,从而确定其价值有无、正负、大小的总体看法和根本的观点。由于价值观一般是从作为文化背景主要组成部分的哲学中衍生出来的,亦即渊源于文化结构中的精神文化的哲学观层次,是一定文化环境下的人们在作出选择和解决争端时作为依据的一种习得的规则体系,因而价值观不是普遍的,而是后天习得的,且会因文化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能使同一文化环境中的成员知道好坏、是非、真假、善恶、美丑,甚至积极与消极,规范着实践主体的处世态度和行为趋向,而且通过家庭、学校和文化能将其独特的价值观从一代传到另一代,从而保持了文化的相对永久性。所以价值观是文化的主要变量,是精神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  在明确了以上价值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则对会计价值观的含义与特征就有了一定的把握。会计价值观就是指指导会计实践主体包括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有目的地选择某种会计行为或会计活动去实现会计客体(对象) 对会计主体的满足,并去判断该种会计行为或会计活动的好坏、优劣,从而确定其会计价值有无、正负、大小的一种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由于会计价值观既不是一个实体范畴,亦不是一个属性范畴,其既不是会计客体之外的第三种独立存在物,亦不是任何存在物生而有之的固然属性, 而仅仅只是存在于具体的会计主客体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是会计主体和会计客体相互关系作用所产生的一种无形的观念形态,属意识形态会计文化范畴,故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目的性。会计价值观首先是一种指导会计主体有目的'地选择会计行为以实现自己目的而利用会计客体的观念,这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因动物虽能适应环境,但不能利用环境走向自己的目的。  2. 客观性。会计价值观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会计主体的一种主观意识,但实际上却产生于会计主客体的一种相互客观存在的统一状态之中,会计主体只所以能在和会计客体的关系中形成价值观念,主要是因为会计主体的客观社会存在即会计主体的需要、活动和实践体验的客观性以及会计客体及其属性的客观存在。  3. 独特性。会计价值观由于只为人类所独有, 而不为界所共有,加之会计主体结构和条件的特殊性尤其是会计人员之间的需要、利益、地位、能力和习德上的个性差异,必然会在会计价值观上表现出各自的独特性。  4. 限度性。任何一个会计主体的需要都有一定限度的,都要受制于文化背景即会计环境,有什么样的会计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会计主体的需求,同时, 会计客体本身的结构和规定性亦是有一定的质和量的限度的,超出这个限度,会计客体就很难实现对会计主体的满足。  5. 多维性。虽然任何一个层次的会计主体对外都作为一个整体而出现,但在其内部的结构和规定性却又是多种的、立体的、复杂的,尤其是会计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性、情感等都有自己的不同角度需要,因而形成了与会计客体的多维的价值关系和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