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

时间:2020-08-10 13:00:50 计算机网络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关于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


  论文摘要:基础课的教学不同于现代化体系中的那些传统的课教学,它的教学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过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恰好提供了一种与传统的教学理论不同的学习理论;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计算机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我认为是现代化计算机教学的一个改革的方向。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传统教学;建构主义;意义建构;协作学习

  0、引言

  随着计算机科技遵循”摩尔定律”飞速发展的事实,以及全球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网络的进步.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计算机文化素质的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能的理解和自学的能力.以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来大大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现今,计算机己成为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一个不可缺少的生存工具因此寻求一个对教者和学者双方都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就非常重要并且势在必行了。通过我多年在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fconstmctJv~sm1也译作结构主义,是由瑞士学家皮亚杰于1966年提出的建构主义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它是对传统学习理论的批判和发展。它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情境皆准的教条。它们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而且在不同情境中,它们需要被重新建构: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建构主义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教学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

  2、传统教学模式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偏差

  2.1“讲授——接受”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大多数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是积极地发展智能,教师的任务只是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任务则是理解和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教师在教学过程展开之前就已事先确定。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不利于创造型人材的成长。
  建构主义学习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习者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通过与外部信息的相互作用而生成理解、发展智能,建构自己的“经验现实”。学习不是知识经验由外向内的”输入”.而是学习者的经验体系在一定中自内而外的”生长”。与这一倾向相适应.在教学中出现了一系列具体变化: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从关注学习结果到同时关注学习过程.从关注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学习到关注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从关注外部到关注学习者的自我引导式学习、自我调节性学习等。

  2.2孤立、脱离情境式的学习
  由于传统的教学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法,每个学生之间没有交流的机会.彼此孤立的吸收知识。而知识又是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来成为概括性、抽象性的知识。从而使学习往往无法灵活适应具体情境的变化,学习者常常难以用学校获得的知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这使得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不易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学习知识很枯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把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相交互.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采用情境式的教学,如实际案例教学等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这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