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融舆情与金融业稳健发展的论文

时间:2020-12-07 08:56:26 金融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析金融舆情与金融业稳健发展的论文

  融舆情主要指社会公众对某一金融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或者对宏观经济金融运行态势所发表的观点、意见和情绪。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社会大众不再只是金融舆情的受众,有相当多的网民加入到金融舆情信息的传播者队伍中,成为金融舆情信息的传播主体。

浅析金融舆情与金融业稳健发展的论文

  一、金融舆情的新特征发生频率更高,传播速度更快

  相对于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每日或者每周甚或每月一报,金融舆情依托移动网络,通过微博、博客、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传播速度远超传统媒体。金融舆情信息的发布者可以在某一金融事件突发时,通过照片、录音、录像、文字等第一时间现场直播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进程,金融舆情瞬间形成。而网友在看到直播后,可以直接转帖,或通过论坛跟帖、微信和微博回复等进行互动,金融舆情的传播速度因此更快,更表现出群体性和互动性。

  演化路径突破倒U字型,易出现反复现象。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主要针对金融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报道评论,初期可能是单个或几个媒体的报道,之后随着媒体的跟风报道评论,舆论热点上升,但一旦有新的金融热点问题出现,传统媒体一般会转变报道主题,不会一直持续就一个金融问题反复“炒冷饭”,因此,金融舆情在后期会逐步消退,呈现出倒U字型特征。而网络媒体,特别是自媒体的舆情发布成本极低,金融舆情演化可能出现反复,在阶段性平息后,极可能风波又起,金融舆情演化表现出随机化特征。部分呈现出情绪化、随意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在“全民皆是记者”的时代,相对于专业的财经媒体记者和金融人士,代表基层和社会大众的“草根”网民在发表观点和表达意见时,容易呈现出非理性、情绪化和随意性的特点,尤其是关于涉及自身利益的金融舆情,如银行服务效率低、收费偏高等。

  二、金融舆情对金融业运行的影响

  金融舆情信息的出现、发展和变化会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甚至整个金融业的运行产生影响。金融系统运行过程中某一特定事件发生时,包括监管部门金融政策的调整、经济金融数据的发布、金融机构突发状况等,都可能引发广泛的社会舆论,改变大众普遍的消费和投资预期,进而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运行产生影响。在严重的情况下,金融舆情的发展演化可能会动摇社会大众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信心。信用是微观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乃至宏观经济金融稳定运行的根基和保障,且信用风险具有传染性,单个银行机构的信用危机如果没能及时控制,则可能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甚至危害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根据金融舆情对金融业运行的影响效果,可以将金融舆情分为积极舆情和消极舆情。积极舆情是对金融机构、金融政策、某一金融事件或金融信息所做的'正面报道,或者是积极评论。积极舆情一般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信誉,可以进一步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和行业竞争力,从而有助于金融业整体的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2009年3月中旬,花旗银行、美国银行、JP摩根相继发布金融信息,称第一季度可能出现盈利。社会舆论对此解读为美国银行业就此复苏,美国次贷危机也可能比预期的要更早结束,美国银行股随后出现飙升。消极舆情是对金融机构、金融政策、某一金融事件或者金融信息所做的不实、负面报道,或者是不良消极评论,包括不实的传闻,或者是针对某一金融信息,在进行逻辑推理过程中,通过运用以偏概全、断章取义、偷换概念等手段,最终得出偏激的、负面的观点。

  负面舆情会给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信誉带来损害,如果没有及时予以监测和应对,单个金融机构风险可能会蔓延至整个金融业,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从而对宏观经济整体运行带来负面影响。如2014年3月24日中午,一则“射阳农村商业银行将要倒闭”的谣言传出。根据公开报道,24日下午,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设在盐城环保产业园的一个网点,遭遇近千群众挤兑现金,并迅速从单一银行网点向整家银行蔓延。随后其他银行的一些网点也遭遇了集中取款的危机。后来在多方的共同协助下,射阳农村商业银行的挤兑风波逐渐平息,没有形成区域性的银行挤兑危机。

  三、监测应对金融舆情的难点和问题

  目前,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金融机构在监测应对金融舆情信息方面,较难做到及时、全面监测应对。一方面,网络舆情信息瞬息万变、层出不穷,针对某一特定主题的金融舆情第一时间进行监测犹如大海捞针,通常会存在一定的时滞。另一方面,微博、博客、微信等自媒体与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互动,加快金融舆情的升温速度。纵观以往的金融舆情,很多都是先由论坛、微博、博客等网络媒体和自媒体披露曝光,在引发广大网民的关注和跟帖后,传统媒体再进一步参与,对原本散乱的观点进行汇集、放大和传导,使舆情主题正式化,并对舆情进行全面深入的挖掘,舆论影响由此广泛扩大。而网民也会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渠道了解金融舆情信息,再通过论坛、微博、博客等网络平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态度。在网络媒体、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互作用下,金融舆情的升温速度更快,舆情应对处置的难度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加。

  四、积极运用金融舆情信息促进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

  实行调查、监测、分析、应对四步走举措。一是事先调查。在金融政策调整、金融数据发布或信息发布前,通过专业网站、发放问卷等方式进行舆情调查,了解社会公众的意见,掌握民众对现有形势的舆论和预期,必要时针对性地为金融舆情信息的发布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二是及时监测。在金融舆情信息发布后,组织人员及时全面监测,第一时间获取掌握社会大众的观点、意见和态度。金融舆情的监测对象重点是主流财经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意见领袖,监测范围包括文字、图片以及影像,监测手段包括使用搜索引擎、利用专门的智能分析软件系统、舆情信息集成等技术。三是科学分析。在获取大量的舆情材料后,还需要对材料分时间点和时间段进行定量、定性的准确分析,对公众舆论观点进行分类,统计每类观点的数量和占比,分析影响舆情演化的重要因素,研判预警舆论走向。四是积极应对。这主要是针对消极金融舆情。在监测分析到负面、敏感金融舆情后,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处置措施,将消极金融舆情对金融系统的不良影响尽力控制在小范围内,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基于事实引导社会舆论向积极方向发展。

【浅析金融舆情与金融业稳健发展的论文】相关文章:

1.个人发展金融业务的创新

2.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论文

3.浅析金融业的风险因素及其监管措施

4.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背景下我国金融业发展走向论文

5.基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下我国金融业发展研究论文

6.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

7.金融业均衡发展促进经济长效可持续增长的论文

8.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论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