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需求的金融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时间:2020-10-18 12:48:38 金融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基于社会需求的金融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金融业的快速发展,给高校金融专业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我国高校金融专业教学存在着培养目标偏离、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探索金融专业教学改革,对培养我国优秀的金融人才,推动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基于社会需求的金融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关键词:社会需求;金融专业;教学改革

  一、金融专业教学改革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金融人才的要求

  1、金融教学改革可以培养学生将来从业后具有良好服务意识2、金融教学改革可以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3、金融教学改革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4、通过教学改革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将来在实践中金融创新的潜质.

  二、当前金融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随着现代金融业的发展,社会对金融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注重实际能力,要求其懂得金融市场运作、掌握现代金融技能。西方各国高校的金融学专业十分注重在培养学生宽广而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特别是面向实际工作的能力,强调本人学识和能力的增加与对经济和社会做贡献两者的结合。然而国内大部分高校的金融人才培养目标通常都强调宏观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微观实践技能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较差,有的甚至在实践中的操作能力都显得不够,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金融企业对金融专业人才的要求。

  2、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相比滞后现代金融业的发展给金融从业人员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各高校大多都对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但这种调整与实践的要求相比还存在滞后现象。主要表现在:理论课程设置较多,应用类课程设置较少;理论课时较多,实践课时较少;重宏观经济理论学习,轻微观领域公司金融、产品开发和资产定价的学习;专业课程设置单一,忽视与法学、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多门学科的交叉融合,知识缺乏系统性;数理基础比较薄弱,大部分学生在金融工程、衍生金融工具、期权定价理论等课程的学习中面临很大困难,更不用说去设计和开发新型金融工具。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习实践明显滞后,致使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差,掌握知识过于死板,很难满足用人单位要求。

  3、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和前提。而受传统的金融教学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金融专业教学多以课堂讲授为主,“满堂灌”仍是当前金融教学的主要形式,过于重视对知识点的应试型的简单记忆,很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欠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依赖性的.学习习惯突出,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种方式不适合金融学这种应用性学科的学习。根据很多用人单位的反馈,学生到工作岗位以后,业务知识大多都从零开始,这反映了学校教育与实际工作的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