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QFII对激活我国证券市场的再思考

时间:2020-10-26 17:11:19 金融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引入QFII对激活我国证券市场的再思考

【摘 要】近一段时期,针对QFII的种种利好消息相继出台,审批加速、资金扩容,市场对QFII关注再一次升温。然而,豪赌封转开、爆炒权证、股改弃权等等市场投机行为也或多或少夹杂着QFII的身影,QFII会不会偏离监管当局的初衷,如何保障这一制度的实施,文章试图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QFII;证券市场;制度保障
   
  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即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是一种有限度地引进外资、开放资本市场的过渡性制度,指允许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一定条件限制下汇入一定额度的外汇资金,并转换为当地货币,通过严格监管的专门账户投资当地证券市场,其资本利得、股息等经审核可转为外汇汇出的一种市场开放模式。
  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着特殊性,特殊的股权结构、市场分割等问题长期困扰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证券市场持续低迷,融资功能几乎丧失殆尽,即便监管当局出台了不少利好政策,市场也依然难见起色。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证券市场,重新定位走出困境,需要根本性的变革和制度创新。股权分置改革——作为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由融资功能为主向资源配置功能转型的关键举措,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QFII制度的引入为我国国内证券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接轨带来了希望。监管当局冀望于国外机构投资者的进入能够优化市场投资者结构,激活这“一潭死水”,愿望能否实现,效果如何,能否产生预期的积极影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我国实施QFII的现状
  
  (一)QFII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重要一员
  QFII制度的引入表明中国证券市场已经开始了对外开放的进程,自2002 年12月1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实施以来,我国QFII 制度进展平稳。2003年5月23日瑞士银行获得了我国第一张QFII批准证,7月9日瑞行首次以QFII的身份买入4家内地A股公司股票,为QFII在中国股票市场投下了第一单。此后,QFII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四处出击,先后投资了股票、债券、基金等法律所允许的金融工具,成为中国低迷的证券市场中最具活力的一股力量。
  首期40亿美元投资额度至2005年8月已瓜分一空,监管部门于9月底新增投资额度60亿美元;而仅11月份国家外汇管理局就陆续新批资金14.45亿美元,加上9月份恒生银行增持的5000万美元,截至2005年11月底,我国已经获得批准的QFII总共有32家,其中29家机构已经获得了投资额度,投资额度已经达到了54.95亿美元。另据中国证券报报道,目前有600亿美元正在排队申请进入中国股市。要满足现有QFII的新增资金需求,恐怕再增加200亿美元的额度都不够。日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兼投资总裁比尔·威尔德表示,若按在A股市场占一定比例来计算,QFII应该有600亿美元的额度。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太首席经济学家陶冬也表示,QFII额度应提高到500亿美元。
  国内证券监管部门的认可,国外机构投资者的空前热情,无疑是目前QFII热潮的大力推动者。于是乎,人们惊喜地发现在我国证券市场低迷的时候,以QFII所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如一股新军活跃在我国的证券市场。关注公司价值、注重业绩研究、长期持股等美誉毫无吝啬地给予了他们。QFII试点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监管当局、投资者。QFII证券买卖业务取得的差价收入免征营业税,QFII外汇资金的锁定期有可能从1年降为3个月等等利好消息相继出台。勿质疑,QFII不仅为国内证券市场带来了大量的海外增量资金,同时其投资理念和操作策略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国内投资者观念的转变和证券市场格局的变化,推动市场更为理性化发展,提高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开放度,最终达到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
  
  (二)当前我国实施QFII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QFII给我国证券市场带来一缕清风的时候,也许我们仅仅是看到事物好的一面。正是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低迷孕育着巨大投资价值,吸引了众多国外机构投资者的纷至踏来。我们绝不能指望QFII成为救世主,资本的逐利性注定了他们低位进入沪深股市的目的也许很简单,就是尽量多赚钱。我们不难想象,目前QFII投资中国股市,其利润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投资证券市场的价值低估股票,从分红或股价上涨中分享股改及今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而另一方面,境外机构对人民币升值普遍有着较高的预期,进入中国就可以合法地将美元换成人民币资产,一旦人民币升值再换回美元,从中套利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