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制中财务题目的处理

时间:2020-10-21 15:49:45 金融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国企改制中有关财务题目的处理

国有资本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十五届四中全会的重要精神。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果断、有序、逐步、安全地退出亦已形成共叫,其退出的主要途径,一是通过的增量资本由非国有资本参与,变原来国有独资为多元结构,相应减少国有资本在总资本中的份额(间接退出);二是通过对原国有企业的存量资本进行置换(直接退出)。本文主要就原国有企业存量资本置换中所碰到的一些财务作一些,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供。  一、企业资产评估前必须进行清产核资  很多改制企业未经清产核资就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对评估前的资产胸中无数。有的企业由于受利益驱动,在申报评估资产时少报、漏报;有时企业由于财务基础工作薄弱经常发生错误申报。加上中介机构可以采用不同的对资产进行评估,使评估值具有一定的弹性。因而,企业改制在资产评估前进行清产核资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且最好由上一级资产治理部分直接参与。对在清产核资中发现的虚资产,应按规定进行财务处理。事实上,清产核资是资产评估前企业的财务清理、资产核实、全面审计的过程。  二、企业改制必须进进资产评估  有的企业图省事,直接以货币资金注册新设,绕过资产评估、资产置换等程序。由于新设企业只要资金到位即可验资注册,而企业改制一般须经职代会通过,主管局或控股公司批准,原资产的处置须经资产治理部分同意,负资产或零资产须经产权交易所以零资产转让,有净资产的或进行置换,或作为国有股权投进。如是,不少企业为了追求改制速度,以新设之名行改制之实,待新公司成立后,再对原企业的资产、负债以内部协商价进行购买。这种非规范交易的`背后存在着很多诸如暗箱操纵、无谓讨价还价,尤其是应收应付、存货的随意处置等一系列题目。其中当然不乏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为避免此类事情发生,改制企业应严格按改制程序规范操纵,进行资产评估。  三、评估日至改制日的损益回谁所有  按照江苏的改制程序,一般国有小型企业改制的时间最短也得3个月,而职员较多、资产较复杂的,则一般在半年以上。这就引申出资产评估日至正式改制日期间所产生的损益回谁所有的题目。当然一般不过乎由改制后企业承接或由原企业承接两种情况。在此我们主要是对其公道性进行分析。为便于分析,我们不妨把改制分为独立法人整体改制和非法人部分改制两种形式:  (一)独立法人企业整体改制。此类企业在改制中,资产评估日至改制日的损益通常由改制后企业承接。但这里面包含了一些不公道的因素:若改制过程短,企业在改制期间所产生的损益较小,对改制后企业的还比较小;若改制过程较长(按有关规定评估报告有效期为一年),且企业在改制期间的损益较大,则对改制后企业的影响就比较大。由于企业在改制期间的性质未变,这时所产生的损益仍属国有,按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应相应调整资产评估报告中反映的净资产。根据多数改制企业效益较差的实际情况,笔者以为,盈利企业以评估日为界,以后所产生的损益由改制后企业承接;而对亏损企业,则可对其核定一个亏数额,以增强经营者的责任心。  (二)非法人企业部分改制。由于它是一级法人企业的组成部分,故改制期间的损益当属一级法人所有。但为加强改制期间的经营责任制,可对这一期间实行较彻底的短期承包制,盈亏全额兑现。  四、企业改制中的呆帐、不良存货及虚资产的财务  (一)呆帐。呆帐应经有权部分批准,按规定可在企业净资产中剥离,但应帐销案存。独立法人改制的,应将呆帐的收帐权转交上一级授权的控股公司;非法人企业改制的,应将其收帐权转交至一级法人企业总部。原企业应协助做好追讨工作。  (二)不良存货。不良存货主要包括存货的跌价、短缺、过期、霉变、损坏等。在处理这些存货时,除了考虑帐面价值外,还必须同时考虑其进项税。但在改制中,很多未考虑此因素。按国税部分的有关规定,存货核销部分应作进项税转出处理。税务部分不会因企业改制而不追溯原企业应转出的进项税。当改制企业在办理新企业的税务登记时,税务部分必定要求其退出已核销存货的进项税。这种由改制后企业承担改制前企业的这部分损失显然是不公道的。  (三)虚资产。对于以待摊用度、递延资产形式出现的虚资产人们已经引起足够的留意,而对于以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透支等形式出现的虚资产人们却重视不够。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出于避税。超过计税工资或工效挂钩基数部分的工资总额和多计提福利费的部分必须作纲税调整缴纳所得税;二是为了体现业绩。现有国企的考核体系仍然把帐面利润作为主要考核指标之一,经营者为体现业绩而虚列资产使利润不实。解决的办法一是通过严格审计及时纠正;二是改变国有企业考核办法;三是加强职员的工作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