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反假票据能力积极防范支付结算风险

时间:2020-10-19 14:56:27 金融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提高反假票据能力积极防范支付结算风险

随着票据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程度的日益提高,随之而来的各种犯罪分子通过各种手段伪造、变造票据进行诈骗的案件不断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威胁着企事业单位和银行的资金安全,扰乱秩序。因而,如何提高票据反假防假能力,防范支付结算风险便成为摆在金融系统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本文就假票诈骗的形式、特点、成因及防范措施进行粗略的探讨。  一、假票诈骗的形式  (一)伪造票据。伪造票据是指无权限的人假冒他人或以虚构人名义所进行的票据行为,包托票据的伪造和票据上签章的伪造两种情况。伪造银行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是犯罪分子的一贯手法,发案较多,而且作案手法越来越高明,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1、根据真实的票据造假,然后以假行骗,我们俗称“克隆”票据,即诈骗分子以真实票据为蓝本,按照真票的规格、尺寸、防伪标识仿制假票据,然后再将真票上的各项票面丝豪不差地照搬到假票上,凭以向单位或银行行骗,真假并存,以假乱真,甚至一份真票,会出现几份“克隆”的假票。  2?以合法手段骗取银行签发真实的票据,据真造假后,再退真用假,进行诈骗。这种造假,尤以银行汇票为多。先是填制合规的汇票委托书,骗取真实有效的银行汇票并据以仿制假票以后,将真票向银行办理“未用退回”手续,收回资金,然后再持假票去骗取他人财物。  3?伪造预留银行印鉴。犯罪分子利用高手段伪造印鉴,进行行骗。一般是犯罪分子伪造信用社在商业银行的预留银行印鉴后,假借农村信用社的名义委托商业银行签发真实、合法的银行汇票,然后持往异地支领现金,骗取钱财,给银行造成巨大资金损失。  (二)变造票据。变造票据是指无权更改票据内容的人,对票据上签章以外的记载事项加以变更的行为,是假票诈骗的又一手法。主要使用技术涂改票据上的金额或其他内容来作案行骗。某地曾发生过一件案例:犯罪分子利用银行对客户所购支票在使用时不进行号码控制的漏洞,对手持的某行某营业机构的空白支票右上角的开户行名称和企业账号进行涂改,变造成该行另一营业机构的支票,并加盖事先伪造好的在本行开户单位的印鉴进行诈骗。还有一例是,收款人拿到支票以后,利用出票人在小写金额前未加人民币符号的漏洞,加大支票金额,通过变造支票金额来骗取资金。  (三)对根据正常商品交易签发出的合法有效票据,办理止付手续,骗取销货方货物或银行资金。某地一客户向银行申请签发一份银行汇票以后,随即以“该汇票丢失”为由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法院遂向出票行出具了止付通知。很显然,如果止付成功,则受损失的是销货方;如果止付不成功有极大可能是代理付款行收不到止付通知,则受损失的是银行。  (四)捡到票据的不法分子利用出票行和代理付款行的相互分离,骗取银行资金。某银行汇票的收款人将汇票丢失以后,向当地法院办理了相关止付手续。由于法院的止付通知未发到异地代理付款行,致使拾票者捡到汇票后作了假背书转让,使其成为形式上的合法持票人,使汇票得以顺利解付,成功地骗取了银行资金。  二、假票据诈骗的特点  一范围大。假票据诈骗不仅包括了远期的商业汇票和即期的支票、本票、银行汇票等所有票据,而且还覆盖了不同区域,涉及到各种各样的企业和单位。二金额大。假票据的金额少则几十万,多则数百万。1999年,我们在辖内发现了27张假票据,总计金额5621万元。其中达500万元以上的4张,200万元以上的11张,面额在50万元以下的仅6张。  (三)隐蔽性大。因为各种票据从出票到持票人收款入账,都或长或短地要经过一段时间,特别是商业汇票,从出票到收款最长可持续6个月之久,期间若发生假票诈骗行为,很难及时发现。四危害性大。作为企业单位,一旦收受了假票据,则意味着货款的损失;作为银行,一旦收受了假票据,则意味着直接的资金损失。同时,还会扰乱企业的正常生产和银行的正常经营活动,破坏金融、秩序。  (五)内外勾结作案多。诈骗成功的案例多属此类。极少数银行工作人员与犯罪分子相互勾结,通过提供空白票据或印模,为其行骗创造条件,并因此加大了有关各方辨别真假的难度,使诈骗更容易得手。  (六)假票诈骗在向基层的中小金融机构。这是假票诈骗发展的一个新趋向。一般来说,中小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小,人员素质相对较低,防诈骗能力较低,犯罪分子据此将矛头指向基层机构,致使原来很少发生假票案件的县及以下地区频繁发生假票诈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