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股权分置时代的国有上市公司治理分析

时间:2020-10-19 12:09:59 金融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后股权分置时代的国有上市公司治理分析

摘 要: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使得大股东和小股东有了共同的利益基础,这对于完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有重要意义。建立和完善企业外部治理机制。稳步推进股权分置改革,解决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问题,促进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充分发挥公司控制权市场“用脚投票”机制和并购机制对公司董事会成员及高级经理人员的约束作用。此外,还应加强行政、法律、中介组织的约束,形成完善的外部治理体系。   关键词:后股权分置时代;国有上市公司;公司治理?
  
  一、股权分置改革后对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1.理顺了股价定价机制,为完善公司治理体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股权分置状况下,在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并存的情况下,流通股的价格主要由证券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决定,非流通的价格,由于不能上市流通,只能以资产净值估算。股价形成机制的错位是证券市场及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根源,是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罪魁祸首。而在全流通条件下,股价将主要根据公司业绩的优劣而确定。大股东要确保自己的利益势必通过加强公司治理提高股价。此利益驱动将产生良好的外部效用,使公司治理结构变得良好,中小股东也将从证券市场获得较好收益而加强信心,而一大批治理结构良好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和股东的信心将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的持续发展。?
  2.调整了股权结构,逐步改变国有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状况?
  从已经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股权构成状况看来看,股东之间的持股比例发生了变化,原非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国有股获得了流通权。通过国有股的减持,逐步降低国有股权比例同时引进其他大股东,国有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其他大股东由于持股比例的上升,将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的经营运作,部分解决了由于国有股权虚位而产生所有者缺位问题,在公司治理结构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制衡关系,有利于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
  3.完善外部控制权市场,约束管理层?
  随着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力,兼并收购机制的功能将得到显著加强,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争夺将会产生效力。这种预期的收购激励与约束机制为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组合创造了条件。对经营者而言,这一机制将对其产生重大的压力,因为一旦其管理松懈,公司业绩下滑,便会导致公司股票下跌,市值缩水,被别的公司收购的可能性增大,而一旦公司被收购,新的控股股东将对不称职的管理层进行更换,从而迫使经营者不得不从股东的利益出发,以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己任,由此形成对管理层有效的约束。?
  4.形成了市场化的绩效考核方式和标准?
  长期以来,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当中,一直没有形成评估和考核经营者业绩的有效制度和方法。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大部分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和监督者并不是国有企业的真正所有者,只要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和主管领导不发生违法乱纪行为,正常的晋升都会进行。在股权分置改革结束后,国有企业的股票实现全流通,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股票价格,和企业经营的相关信息联系更充分,更有效、合理地反应出市场对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的评估,从而为考核和评估经营者的业绩提供客观公开的依据?
  5.有利于建立有效的管理层激励机制?
  年薪制和期权制是建立经营者激励机制、保障所有者权益的重要手段。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使得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有了市场化的考核指标,那就是股票的市场价格。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会逐渐形成上市公司业绩与公司股价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出管理层的管理绩效,以此为依据管理层将在兼顾企业社会责任的前提下,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这一变化也增强了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股权、期权激励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改变国有上市公司的薪酬结构单一的状况。?